体腔热灌注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05191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00:09
体腔热灌注循环装置,包括储液袋;过滤器;加热器;出水主管道,其一端通过第一导管连通加热器的出液口、另一端形成一出水口,第一导管上设置有第一导管夹;进水主管道,其一端通过第二导管连通于储液袋的内腔、另一端形成一进水口,第二导管上设置有第二导管夹;出水辅管道,其一端连通于出水主管道和第一导管的衔接处、另一端与进水主管道连通;进水辅管道,其一端连通于进水主管道和第二导管的衔接处、另一端与出水主管道连通;开关组件;连通管,其一端连通于第一导管位于第一导管夹和加热器之间的位置、另一端连通于第二导管位于第二导管夹和储液袋之间的位置,连通管上设置有第三导管夹。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人体组织堵塞管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体腔热灌注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中晚期恶性肿瘤通常会引起胸、腹积水,令患者痛苦不堪,热灌注技术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其通过建立体腔液体循环系统,借助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热敏感性差异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因此,适合的热灌注治疗管道系统是热灌注治疗中必不可少的医疗器械。
授权公告号为CN201664460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体腔热灌注治疗所用的导管装置,其中包括了存储液袋、过滤器、热交换机、测温接口和若干导管及其联接组件,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未完全剥落的人体组织块会堵塞导管,导致引流不畅,甚至治疗被迫停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体腔热灌注循环装置,其能够解决人体组织堵塞管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体腔热灌注循环装置,包括:
储液袋,该储液袋外部设置有与储液袋内腔连通的插瓶针;
过滤器,其输入端通过管路连通于储液袋的内腔;
加热器,其进液口通过管路连通于过滤器的输出端;
出水主管道,其一端通过一第一导管连通加热器的出液口、另一端形成一出水口,第一导管上设置有控制第一导管通断的第一导管夹;
进水主管道,其一端通过一第二导管连通于储液袋的内腔、另一端形成一进水口,第二导管上设置有控制第二导管通断的第二导管夹;
出水辅管道,其一端连通于出水主管道和第一导管的衔接处、另一端与进水主管道连通;
进水辅管道,其一端连通于进水主管道和第二导管的衔接处、另一端与出水主管道连通;
开关组件,该开关组件包括四个分别用于控制出水主管道、进水主管道、出水辅管道、进水辅管道通断的夹持单元;
连通管,连通管的一端连通于第一导管位于第一导管夹和加热器之间的位置、另一端连通于第二导管位于第二导管夹和储液袋之间的位置,连通管上设置有控制连通管通断的第三导管夹。
加热器为呈螺旋状的红外加热管;第一导管上设置有出水测温接口,第二导管上设置有进水测温接口。
储液袋内设置有位于插瓶针末端以及第二导管末端的粗滤网。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在治疗进行之前,可对药液进行加热,确保药液能够达到治疗要求的温度,同时,通过控制管路通断,以切换工作状态,利用反冲洗的方式解决管路堵塞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储液袋;2、粗滤网;3、过滤器;4、加热器;5、进水测温接口;6、出水测温接口;7、第三导管夹;8、第一导管夹;9、第二导管夹;10、进水主管道;11、进水辅管道;12、出水辅管道;13、出水主管道;14、开关组件;15、出水口;16、进水口;17、插瓶针;18、第一导管;19、第二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体腔热灌注循环装置,其包括储液袋1、过滤器3、加热器4、出水主管道13、进水主管道10、出水辅管道12、进水辅管道11,开关组件14以及连通管;其中,储液袋1外部设置有与储液袋1内腔连通的插瓶针17,过滤器3的输入端通过管路连通于储液袋1的内腔,加热器4的进液口通过管路连通于过滤器3的输出端,出水主管道13的一端通过一第一导管18连通加热器4的出液口、另一端形成一出水口15,第一导管18上设置有控制第一导管18通断的第一导管夹8;进水主管道10一端通过一第二导管19连通于储液袋1的内腔、另一端形成一进水口16,第二导管19上设置有控制第二导管19通断的第二导管夹9;出水辅管道12一端连通于出水主管道13和第一导管18的衔接处、另一端与进水主管道10连通;进水辅管道11一端连通于进水主管道10和第二导管19的衔接处、另一端与出水主管13道连通;该开关组件14包括四个分别用于控制出水主管道、进水主管道、出水辅管道、进水辅管道通断的夹持单元;连通管的一端连通于第一导管18位于第一导管夹8和加热器4之间的位置、另一端连通于第二导管19位于第二导管夹9和储液袋1之间的位置,连通管上设置有控制连通管通断的第三导管夹7。
本专利技术在治疗开始前,关闭第一导管夹8、第二导管夹9,第三导管夹7处于开启状态,药液通过插瓶针17进入到储液袋1中,在液体压力的驱动下,在储液袋1、过滤器3、加热器4、第一导管18、第二导管19形成的闭合回路中循环流动,过滤器3对药液进行过滤后,再由加热器4对药液进行加热,调整加热器4的输出功率,药液被加热到适合的温度。正常治疗时,开启第一导管夹8、第二导管夹9,关闭第三导管夹7,同时,开关组件14控制进水辅管道11和出水辅管道12关闭,进水主管道10和出水主管道13导通,从体腔流出的液体通过进水口16进入进水主管道10,继而通过第二导管19进入到储液袋1中,在液体压力驱动下,储液袋1内的液体依次经过过滤器3、加热器4、第一导管18、出水主管道13,从出水口15进入到体腔中。当进水口16被人体组织堵塞时,通过调整开关组件14,使进水主管道10和出水主管道13关闭,进水辅管道11和出水辅管道12导通,则液体从储液袋1流出的液体经由出水辅管道12流向进水口16,通过反向流体的冲力,将进水口16处的堵塞物从开,从而解决堵塞的问题,当进水口16被疏通后,调整开关组件14,切换至正常治疗的状态即可。
本专利技术中,在治疗进行之前,可对药液进行加热,确保药液能够达到治疗要求的温度,同时,通过控制管路通断,以切换工作状态,利用反冲洗的方式解决管路堵塞的问题。
为了提高加热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加热器4为呈螺旋状的红外加热管;第一导管18上设置有出水测温接口6,第二导管19上设置有进水测温接口5,在工作时可实时的对液体温度进行检测,并且通过检测到的温度控制红外加热管的输出功率,从而确保内部液体处于恒温状态。
储液袋1内设置有位于插瓶针17末端以及第二导管末端19的粗滤网2,利用粗滤网2对进入储液袋1内的液体进行初步过滤。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体腔热灌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袋,该储液袋外部设置有与储液袋内腔连通的插瓶针;过滤器,其输入端通过管路连通于储液袋的内腔;加热器,其进液口通过管路连通于过滤器的输出端;出水主管道,其一端通过一第一导管连通加热器的出液口、另一端形成一出水口,第一导管上设置有控制第一导管通断的第一导管夹;进水主管道,其一端通过一第二导管连通于储液袋的内腔、另一端形成一进水口,第二导管上设置有控制第二导管通断的第二导管夹;出水辅管道,其一端连通于出水主管道和第一导管的衔接处、另一端与进水主管道连通;进水辅管道,其一端连通于进水主管道和第二导管的衔接处、另一端与出水主管道连通;开关组件,该开关组件包括四个分别用于控制出水主管道、进水主管道、出水辅管道、进水辅管道通断的夹持单元;连通管,连通管的一端连通于第一导管位于第一导管夹和加热器之间的位置、另一端连通于第二导管位于第二导管夹和储液袋之间的位置,连通管上设置有控制连通管通断的第三导管夹。

【技术特征摘要】
1.体腔热灌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液袋,该储液袋外部设置有与储液袋内腔连通的插瓶针;
过滤器,其输入端通过管路连通于储液袋的内腔;
加热器,其进液口通过管路连通于过滤器的输出端;
出水主管道,其一端通过一第一导管连通加热器的出液口、另一端形成一出水口,第一导管上设置有控制第一导管通断的第一导管夹;
进水主管道,其一端通过一第二导管连通于储液袋的内腔、另一端形成一进水口,第二导管上设置有控制第二导管通断的第二导管夹;
出水辅管道,其一端连通于出水主管道和第一导管的衔接处、另一端与进水主管道连通;
进水辅管道,其一端连通于进水主管道和第二导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吴少如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迈地海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