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制动用制动主缸,包括主缸阀体,从动活塞与主缸阀体的第一端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弹簧组件,从动活塞与增压活塞之间设有第二弹簧组件;主缸阀体的第二端端口与助力器阀体的第一端端口与密封对接,增压活塞的第二端伸入助力器阀体的阀腔中,增压活塞的第二端与顶杆的第一端连接,顶杆穿过导向活塞的导向轴孔,导向活塞与推动活塞之间设有第三弹簧组件,推动活塞的第二端连接有踏板顶杆,导向活塞的第二端与推动活塞的第一端之间设有踏感模拟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踏感模拟腔模拟制动踏感,并隔绝由主泵升压导致的异常油压反馈至制动踏板,从而避免制动踏板异常抖动,提高制动时的驾驶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制动用液压助力器。
技术介绍
在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车型中,设计有电控液压助力系统,采用液压源替代真空源作为动力源,实施行车助力动作。现有的电控液压助力系统,制动踏板不能产生制动踏感,而且制动踏板会产生异常抖动,制动时的驾驶舒适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汽车制动用制动主缸,制动踏板可以模拟产生制动踏感,避免制动踏板异常抖动,提高制动时的驾驶舒适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制动用制动主缸,包括主缸阀体,在主缸阀体的阀腔中设有从动活塞和增压活塞,从动活塞与主缸阀体的第一端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弹簧组件,从动活塞与增压活塞之间设有第二弹簧组件;主缸阀体的第二端端口与助力器阀体的第一端端口与密封对接,助力器阀体的阀腔中设有顶杆、导向活塞和推动活塞,增压活塞的第二端伸入助力器阀体的阀腔中,增压活塞的第二端与顶杆的第一端连接,顶杆穿过导向活塞的导向轴孔,导向活塞与推动活塞之间设有第三弹簧组件,推动活塞的第二端连接有踏板顶杆,导向活塞的第二端与推动活塞的第一端之间设有踏感模拟腔,踏感模拟腔设有油压进油阀口,推动活塞外环壁与助力器阀体的阀腔内壁间设有油液补偿腔,油液补偿腔设有补偿油孔,补偿油孔通过油管连通油液存储腔。作为优选,所述助力器阀体的第一端端口内壁设有第三挡圈和定位台阶,所述导向活塞的第一端由第三挡圈限位,所述导向活塞的第二端由定位台阶限位。作为优选,所述推动活塞的第二端设有踏板顶杆安装孔,所述踏板顶杆安装孔内设有顶杆座,所述踏板顶杆的第一端与顶杆座连接,所述顶杆座为圆筒形结构,所述顶杆座的口部设有向外环侧凸出的卡凸,踏板顶杆安装孔的孔壁对应所述卡凸设有卡槽,所述卡凸卡入卡槽。作为优选,所述顶杆座的内孔底部为锥形结构,所述顶杆座的内孔壁设有卡环,所述顶杆的第一端设有球形头,所述球形头压入顶杆座的内孔,所述卡环限制球形头脱出。本技术通过液压助力器实现汽车制动,可以取消新能源汽车繁琐的制动助力系统,具有制动安全舒适和减少能量损耗的优点。另外,通过踏感模拟腔模拟制动踏感,并隔绝由主栗升压导致的异常油压反馈至制动踏板,从而避免制动踏板异常抖动,提高制动时的驾驶舒适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液压助力机构1、制动主缸Π、低压蓄能器m、油壶1、密封垫圈2、主缸阀体3、第一弹簧座4、第一压缩弹簧5、第一导向柱6、第一支撑座7、从动活塞8、第二弹簧座9、第二压缩弹簧10、第二导向柱11、第二支撑座12、增压活塞13、第一密封圈14、蓄能器阀体15、第二密封圈16、第一挡圈17、第二挡圈18、第三密封圈19、蓄能弹簧20、蓄能活塞21、蓄能器外壳22、第四密封圈23、密封活塞24、单向阀门25、回位弹簧26、顶杆27、第三挡圈28、第四挡圈29、第五密封圈30、第六密封圈31、导向活塞32、第三压缩弹簧33、磁铁封装座34、第一磁铁35、推动活塞36、第三弹簧座37、钢球38、第二磁铁39、第七密封圈40、踏板顶杆41、顶杆座42、助力器阀体43、助力腔A、踏感模拟腔B、油液补偿腔C、低压蓄能腔D、油液存储腔E。【具体实施方式】在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车型中,安装有电控液压助力系统,采用液压源替代真空源作为动力源,实施行车助力动作。在该系统中,包含液压助力器、液压调控模块。液压调控模块为该系统压力调节部件,包括电子控制单元、增减压电磁阀、液压传感器、电机、油栗、高压蓄能器、单向阀等。其作用为接受整车CAN信号及制动信号,对制动车况做出判断,并依据相应逻辑算法,控制增减压阀动作,将高压蓄能器内油压释放,并进入相应制动回路。最终作用于液压助力器,产生制动力。其电机,油栗为油液栗回装置,受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动作,实现该系统油液循环。液压助力器为该系统助力、制动执行部件。其作用为接受液压调控模块的油压,并作用于液压助力器内助力活塞,产生制动推力,帮助实施制动,并由此作用于制动主缸进而产生制动油压,实施制动。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汽车制动用液压助力器包括液压助力机构1、制动主缸Π、低压蓄能器m,其中液压助力机构为实施助力执行部件,其主要作用包括传递制动踏板的作用力,并接受来自电控调压模块的油压,使该油压分别作用于增压腔及踏感模拟腔,实现制动助力及产生制动踏感。制动主缸π为制动执行部件,其主要作用为受液压助力机构制动传导,建立制动油压。低压蓄能器m为储能装置,其作用为在液压制动过程中存储油压,并在解除制动时作为油压源帮助管路油压释放。如图2所示,制动主缸Π包括主缸阀体3,在主缸阀体3的阀腔中设有从动活塞8和增压活塞13,从动活塞8与主缸阀体3的第一端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弹簧组件,从动活塞8与增压活塞13之间设有第二弹簧组件。其中,第一弹簧组件包括第一弹簧座4、第一压缩弹簧5、第一导向柱6、第一支撑座7,主缸阀体3的第一端内壁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一弹簧座设有突出部,该突出部设于第一固定孔内,第一压缩弹簧5位于第一弹簧座4与第一支撑座7之间,同时第一导向柱6与第一弹簧座4刚性连接,并挂扣在第一支撑座7上,从而形成第一压缩弹簧5的压缩导向,从动活塞8的第一端内孔内设有第一弹簧支撑座腔,第一弹簧支撑座腔底部设有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座7为圆筒形结构,第一支撑座7的口部胀开并固定在第一支撑柱上。第二弹簧组件包括第二弹簧座9、第二压缩弹簧10、第二导向柱11、第二支撑座12,第一支撑座7的第二端开设弹簧座孔,第二弹簧座9设有第二突出部,第二突出部设于该弹簧座孔内使得第二弹簧座9落座与此。第二压缩弹簧10位于第二弹簧座9与第二支撑座12之间,同时第二导向柱11与第二弹簧座9刚性连接,并挂扣在第二支撑座12上,从而形成第二压缩弹簧10的压缩导向。增压活塞13的第一端内孔内设有第二弹簧支撑座腔,第二弹簧支撑座腔底部设有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座12为圆筒形结构,第二支撑座12的口部胀开并固定在第二支撑柱上。在主缸阀体3上安装一油壶I,油壶I的底部设有连接柱,主缸阀体3上设有连接槽,连接柱设于连接槽内,连接柱通过密封垫圈2与连接槽密封固定。液压助力机构I包括助力器阀体43,助力器阀体43的阀腔中设有顶杆27、导向活塞32和推动活塞36,助力器阀体43的第一端端口外套在主缸阀体3的第二端端口外环侧并通过第一密封圈14密封对接,增压活塞13的第二端伸入助力器阀体43的阀腔中,增压活塞13的第二端与顶杆27的第一端连接,顶杆27穿过导向活塞32中心的导向轴孔,导向活塞32与推动活塞36之间设有第三弹簧组件,推动活塞36的第二端连接有踏板顶杆41,顶杆41与助力器阀体43内腔口部之间通过第七密封圈40密封。助力器阀体43的第一端端口内壁设有第三挡圈28和定位台阶,导向活塞32的第二端落座于该定位台阶上,导向活塞32的第一端由第三挡圈28轴向限位。导向活塞32中心的导向轴孔允许顶杆27在导向活塞32内轴向滑动,导向活塞外环壁与助力器阀体43的阀腔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五密封圈30,作为导向活塞32的密封部件,防止漏油,顶杆27外环壁上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制动用制动主缸,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缸阀体,在主缸阀体的阀腔中设有从动活塞和增压活塞,从动活塞与主缸阀体的第一端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弹簧组件,从动活塞与增压活塞之间设有第二弹簧组件;主缸阀体的第二端端口与助力器阀体的第一端端口与密封对接,助力器阀体的阀腔中设有顶杆、导向活塞和推动活塞,增压活塞的第二端伸入助力器阀体的阀腔中,增压活塞的第二端与顶杆的第一端连接,顶杆穿过导向活塞的导向轴孔,导向活塞与推动活塞之间设有第三弹簧组件,推动活塞的第二端连接有踏板顶杆,导向活塞的第二端与推动活塞的第一端之间设有踏感模拟腔,踏感模拟腔设有油压进油阀口,推动活塞外环壁与助力器阀体的阀腔内壁间设有油液补偿腔,油液补偿腔设有补偿油孔,补偿油孔通过油管连通油液存储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焕祥,苑庆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