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管沉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01773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斜管沉淀装置,包括絮凝反应区、斜管区、斜管沉淀区和清水区,所述斜管沉淀区底部设有倒锥台状的集泥斗,所述集泥斗底部设有排泥口,所述斜管区位于所述斜管沉淀区上方,所述斜管区内设有斜管支架,所述斜管支架上设有六角蜂窝状斜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区位于所述斜管区上方,在所述清水出水口处设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上设有若干布水孔;所述斜管区上部设有横向贯穿的槽钢及贯穿所述清水区和所述斜管区的纵向加强筋,用于加固所述斜管组件;所述斜管沉淀区内设有连通所述絮凝反应区的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斜管沉淀装置沉淀时间短,处理效率高,适应性强,抗冲击负荷大,去污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斜管沉淀装置
技术介绍
斜管沉淀器是根据浅池沉淀理论设计出的一种高效组合式沉淀器,也统称为浅池沉淀器。在沉降区域设置许多密集的斜管或斜板,使水中悬浮杂质在斜管中进行沉淀,水沿斜管上升流动,分离出的泥渣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管滑至池底,再集中排出。而目前的斜管沉淀器还存在一些不足:①沉淀时间长,处理效率低;②斜管抗冲击负荷小;③上清液与悬浮物不易分离流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沉淀时间短,处理效率高,适应性强,抗冲击负荷大,去污效果好的斜管沉淀装置。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斜管沉淀装置,包括絮凝反应区、斜管区、斜管沉淀区和清水区,所述絮凝反应区设有污水进水口,所述清水区设有清水出水口,所述斜管沉淀区底部设有倒锥台状的集泥斗,所述集泥斗底部设有排泥口,所述斜管区位于所述斜管沉淀区上方,所述斜管区内设有斜管支架,所述斜管支架上设有六角蜂窝状斜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区位于所述斜管区上方,在所述清水出水口处设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上设有若干布水孔;所述斜管区上部设有横向贯穿的槽钢及贯穿所述清水区和所述斜管区的纵向加强筋,用于加固所述斜管组件;所述斜管沉淀区内设有连通所述絮凝反应区的水管。进一步地,所述六角蜂窝状斜管组件包括若干个平行排列的斜管,所述斜管长度为一米,其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50?60°。进一步地,所述斜管采用聚丙烯或玻璃钢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设备结构简单无易损件,经久耐用,运行稳定,易操作;2.适应性强,抗冲击负荷大,能适应不同水质的处理工艺;3.沉淀时间短,处理效率高,去污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所示的斜管沉淀装置,包括絮凝反应区1、斜管区2、斜管沉淀区3和清水区4。絮凝反应区I设有污水进水口 5。清水区4位于斜管区2上方,清水区4设有清水出水口 6,清水出水口 6处设有布水管10,布水管10上设有若干布水孔。斜管沉淀区3底部设有倒锥台状的集泥斗7,集泥斗7底部设有排泥口 8,斜管沉淀区3与絮凝反应区I通过水管13连通。斜管区2位于斜管沉淀区3上方,斜管区2内设有斜管支架9,斜管支架9上设有六角蜂窝状斜管组件。六角蜂窝状斜管组件包括若干个平行排列的斜管,斜管长度为一米,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50?60°,斜管可采用聚丙烯或玻璃钢材质制成。斜管区2上部设有横向贯穿的槽钢11及贯穿清水区4和斜管区2的纵向加强筋12,用于加固斜管组件,提高了斜管的抗冲击负荷。工作原理:污水经进水口5进入絮凝反应区I,絮凝反应区I内投加絮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固体物絮凝形成絮体矾花,经水管进入斜管沉淀区3内;在斜管区安装倾斜角50?60°的斜管组件,混合污水经斜管沉淀区3上升到斜管区2,絮体矾花在斜管底部侧表面积集聚成薄泥层,依靠重力作用快速沉入集泥斗7内,由排泥口 8彻底排出;上清液逐渐上升经布水孔进入布水管10,使絮凝沉淀分离后的清水与上浮物快速分离,清水均匀稳定地由清水出水口 6排出。以上所述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斜管沉淀装置,包括絮凝反应区(I)、斜管区(2)、斜管沉淀区(3)和清水区(4),所述絮凝反应区(I)设有污水进水口(5),所述清水区(4)设有清水出水口(6),所述斜管沉淀区(3)底部设有倒锥台状的集泥斗(7),所述集泥斗(7)底部设有排泥口(8),所述斜管区(2)位于所述斜管沉淀区(3)上方,所述斜管区(2)内设有斜管支架(9),所述斜管支架(9)上设有六角蜂窝状斜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区(4)位于所述斜管区(2)上方,在所述清水出水口( 6)处设有布水管(10),所述布水管(1)上设有若干布水孔;所述斜管区(2)上部设有横向贯穿的槽钢(11)及贯穿所述清水区(4)和所述斜管区(2)的纵向加强筋(12),用于加固所述斜管组件;所述斜管沉淀区(3)内设有连通所述絮凝反应区(I)的水管(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管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角蜂窝状斜管组件包括若干个平行排列的斜管,所述斜管长度为一米,其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50?6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管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采用聚丙烯或玻璃钢材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斜管沉淀装置,包括絮凝反应区、斜管区、斜管沉淀区和清水区,所述斜管沉淀区底部设有倒锥台状的集泥斗,所述集泥斗底部设有排泥口,所述斜管区位于所述斜管沉淀区上方,所述斜管区内设有斜管支架,所述斜管支架上设有六角蜂窝状斜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区位于所述斜管区上方,在所述清水出水口处设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上设有若干布水孔;所述斜管区上部设有横向贯穿的槽钢及贯穿所述清水区和所述斜管区的纵向加强筋,用于加固所述斜管组件;所述斜管沉淀区内设有连通所述絮凝反应区的水管。本技术斜管沉淀装置沉淀时间短,处理效率高,适应性强,抗冲击负荷大,去污效果好。【IPC分类】C02F1/52【公开号】CN205367840【申请号】CN201620098815【专利技术人】李言森, 李振 【申请人】山东尚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7月6日【申请日】2016年1月2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斜管沉淀装置,包括絮凝反应区(1)、斜管区(2)、斜管沉淀区(3)和清水区(4),所述絮凝反应区(1)设有污水进水口(5),所述清水区(4)设有清水出水口(6),所述斜管沉淀区(3)底部设有倒锥台状的集泥斗(7),所述集泥斗(7)底部设有排泥口(8),所述斜管区(2)位于所述斜管沉淀区(3)上方,所述斜管区(2)内设有斜管支架(9),所述斜管支架(9)上设有六角蜂窝状斜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区(4)位于所述斜管区(2)上方,在所述清水出水口(6)处设有布水管(10),所述布水管(10)上设有若干布水孔;所述斜管区(2)上部设有横向贯穿的槽钢(11)及贯穿所述清水区(4)和所述斜管区(2)的纵向加强筋(12),用于加固所述斜管组件;所述斜管沉淀区(3)内设有连通所述絮凝反应区(1)的水管(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言森李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尚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