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线路智能开关控制器操作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0658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电线路智能开关控制器操作杆,主要由基座、传感器座、传感器槽、磁体座、转轴、第一支架、第一支架槽、第二支架、第二支架槽、第二支架、扇形滑轮、手柄和电机组成;基座的上端面平行设置有第一支架槽和第二支架槽,第一支架槽的一侧垂直设置有传感器槽,传感器座固定设置在传感器槽中,磁体座设置在传感器座上端,第一支架设置在第一支架槽中,第二支架设置在第二支架槽中,扇形滑轮活动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转轴依次穿过磁体座、第一支架、扇形滑轮和第二支架,电机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端,手柄固定连接在扇形滑轮上。该装置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系数高、提高智能开关控制器的控制效率,保证人员的操作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开关控制器的
,尤其是一种配电线路智能开关控制器操作杆
技术介绍
智能开关是指利用控制板和电子元器件的组合及编程,以实现电路智能开关控制的单元。智能开关控制器是对其实施控制的元件。在智能开关控制器中,智能开关控制器的操作杆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件之一。传统的操作杆在操作过程中比较费力,操作起来不方便,给操作人员也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综上所述,设计出一种操作方便、安全系数高的智能开关控制器的操作手柄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配电线路智能开关控制器操作杆,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系数高、提高智能开关控制器的控制效率,保证人员的操作安全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配电线路智能开关控制器操作杆,主要由基座、传感器座、传感器槽、磁体座、转轴、第一支架、第一支架槽、第二支架、第二支架槽、第二支架、扇形滑轮、手柄和电机组成;所述基座的上端面平行设置有第一支架槽和第二支架槽,所述第一支架槽的一侧垂直设置有传感器槽,所述传感器座固定设置在传感器槽中,所述磁体座设置在传感器座的上端,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在第一支架槽中,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第二支架槽中,所述扇形滑轮活动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所述转轴依次穿过磁体座、第一支架、扇形滑轮和第二支架,所述电机设置在第二支架的上端,所述手柄固定连接在扇形滑轮上。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轴与第一支架的连接处还设置有滚动轴承。这样的设计是更了提高整体传动机构的平稳性。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轴与第二支架的连接处还设置有滚动轴承。这样的设计是更了提高整体传动机构的平稳性。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手柄的中部设置有开孔。这样的设计可以方便使用人员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操作杆操作的便利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配电线路智能开关控制器操作杆,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系数高、提高智能开关控制器的控制效率,保证人员的操作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号为:1、基座,2、传感器座,3、传感器槽,4、磁体座,5、转轴,6、第一支架,7、第一支架槽,8、第二支架槽,9、第二支架,10、扇形滑轮,11、手柄,12、电机,13、滚动轴承,14、开孔。【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配电线路智能开关控制器操作杆,主要由基座1、传感器座2、传感器槽3、磁体座4、转轴5、第一支架6、第一支架槽7、第二支架8、第二支架槽9、扇形滑轮10、手柄11和电机12组成;基座I的上端面平行设置有第一支架槽7和第二支架槽9,第一支架槽7的一侧垂直设置有传感器槽3,传感器座2固定设置在传感器槽3中,磁体座4设置在传感器座2的上端,第一支架6设置在第一支架槽7中,第二支架8设置在第二支架槽9中,扇形滑轮10活动设置在第一支架6和第二支架8之间,转轴5依次穿过磁体座4、第一支架6、扇形滑轮10和第二支架8,电机12设置在第二支架8的上端,手柄11固定连接在扇形滑轮10上。其中,转轴5与第一支架6的连接处还设置有滚动轴承13,这样的设计是更了提高整体传动机构的平稳性。转轴5与第二支架8的连接处还设置有滚动轴承13,这样的设计是更了提高整体传动机构的平稳性。手柄11的中部设置有开孔14,这样的设计可以方便使用人员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操作杆操作的便利性。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主权项】1.一种配电线路智能开关控制器操作杆,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基座(I)、传感器座(2)、传感器槽(3)、磁体座(4)、转轴(5)、第一支架(6)、第一支架槽(7)、第二支架(8)、第二支架槽(9)、扇形滑轮(10)、手柄(11)和电机(12)组成;所述基座(I)的上端面平行设置有第一支架槽(7)和第二支架槽(9),所述第一支架槽(7)的一侧垂直设置有传感器槽(3),所述传感器座(2)固定设置在传感器槽(3)中,所述磁体座(4)设置在传感器座(2)的上端,所述第一支架(6)设置在第一支架槽(7)中,所述第二支架(8)设置在第二支架槽(9)中,所述扇形滑轮(10)活动设置在第一支架(6)和第二支架(8)之间,所述转轴(5)依次穿过磁体座(4)、第一支架(6)、扇形滑轮(10)和第二支架(8),所述电机(12)设置在第二支架(8)的上端,所述手柄(I I)固定连接在扇形滑轮(1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线路智能开关控制器操作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与第一支架(6)的连接处还设置有滚动轴承(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线路智能开关控制器操作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与第二支架(8)的连接处还设置有滚动轴承(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线路智能开关控制器操作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1)的中部设置有开孔(14)。【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配电线路智能开关控制器操作杆,主要由基座、传感器座、传感器槽、磁体座、转轴、第一支架、第一支架槽、第二支架、第二支架槽、第二支架、扇形滑轮、手柄和电机组成;基座的上端面平行设置有第一支架槽和第二支架槽,第一支架槽的一侧垂直设置有传感器槽,传感器座固定设置在传感器槽中,磁体座设置在传感器座上端,第一支架设置在第一支架槽中,第二支架设置在第二支架槽中,扇形滑轮活动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转轴依次穿过磁体座、第一支架、扇形滑轮和第二支架,电机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端,手柄固定连接在扇形滑轮上。该装置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系数高、提高智能开关控制器的控制效率,保证人员的操作安全性。【IPC分类】H01H3/02【公开号】CN205376321【申请号】CN201620120633【专利技术人】吴斌, 刘永明, 李新坤, 马东华, 闫以军, 李勇, 王翠英, 姚国强, 黄金清, 翟艳梅, 王旭, 李海荣, 张雁芹, 莫晨阳, 李淼, 姚元金, 欧成西 【申请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巨野县供电公司【公开日】2016年7月6日【申请日】2016年2月1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电线路智能开关控制器操作杆,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基座(1)、传感器座(2)、传感器槽(3)、磁体座(4)、转轴(5)、第一支架(6)、第一支架槽(7)、第二支架(8)、第二支架槽(9)、扇形滑轮(10)、手柄(11)和电机(12)组成;所述基座(1)的上端面平行设置有第一支架槽(7)和第二支架槽(9),所述第一支架槽(7)的一侧垂直设置有传感器槽(3),所述传感器座(2)固定设置在传感器槽(3)中,所述磁体座(4)设置在传感器座(2)的上端,所述第一支架(6)设置在第一支架槽(7)中,所述第二支架(8)设置在第二支架槽(9)中,所述扇形滑轮(10)活动设置在第一支架(6)和第二支架(8)之间,所述转轴(5)依次穿过磁体座(4)、第一支架(6)、扇形滑轮(10)和第二支架(8),所述电机(12)设置在第二支架(8)的上端,所述手柄(11)固定连接在扇形滑轮(10)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斌刘永明李新坤马东华闫以军李勇王翠英姚国强黄金清翟艳梅王旭李海荣张雁芹莫晨阳李淼姚元金欧成西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巨野县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