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高樟专利>正文

安全静脉留置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9986 阅读:3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安全静脉留置针,包括外壳、金属针头、塑胶针头及外套,外壳内套入可滑动的金属针头,并使金属针头伸出及缩入时均可定位。借按压及拉动金属针头顶部上弹片的压块,即可使金属针头整个收入外壳内,并以其下弹片的凸块被卡槽卡住,而不致脱出,以确保医护人员使用时的健康及生命安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射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不易使金属针头刺到医护人员或清洁工人的安全静脉留置针。如图6所示,是现有用于静脉注射的留置针,其是在金属针头81的外部套上一可曲折的塑胶针头82,将金属针头81连同塑胶针头82插入静脉后,即将金属针头81抽出,再在塑胶针头82接上药液导管,即开始进行静脉注射。但是,金属针头81抽出后,必须套上外套83,以免造成污染或剌伤别人造成疾病的传染(如B型肝炎、AIDS……等)。可是医护人员在将金属针头81抽出后,须立即将金属针头81套入外套83内,否则血管内血液会快速的由塑胶针头82流出。而往往在紧急的情况下,金属针头81会刺到医护人员的手指,使医护人员的健康、生命受到威胁。另外,外套83在搬运过程中常因碰撞、挤压,而会发生脱落,如此,亦会使金属针头81裸露出来,对于清洁、搬运医疗废弃物的工人的健康、生命,仍有极大的危险性。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安全静脉留置针,借按压及拉动金属针头顶部上弹片的压块,即可使整个金属针头收入外壳内,并以其下弹片的凸块被卡槽卡住,而不致脱出,以确保医护人员使用时的健康及生命的安全。本专利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确保清洁、搬运医疗废弃物的工人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安全静脉留置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安全静脉留置针,包括有一外套、一金属针头、一塑胶针头,其改进之处在于设有一外壳,为一中空壳体,该外壳的顶面上具有一沿其轴向延伸且贯穿至内部的滑槽,该滑槽与外壳的一端部之间具有一通孔,且外壳的该端面是通空状,而外壳的另一端为封闭状;另外,该外壳底面接近封闭端处具有一贯穿至其内部的卡槽;所述的金属针头,其具有一套接部以套合于外壳内,该套接部的一端结合一金属制成的硬针,该硬针可凸伸于外壳外侧,且该硬针与套接部之间具有一概呈圆锥状的结合部,该套接部顶面具有一上弹片,该上弹片的一端一体连结于套接部,上述上弹片具有一可在外壳的滑槽中移动且向上凸出于滑槽的压块,该压块的一侧且于上弹片上具有一可卡入通孔的凸点,该套接部的底部具有一下弹片,该下弹片的一端连接于套接部,且该下弹片具有一可被卡槽卡住的凸块;所述的塑胶针头,其具有一结合管以套设于金属针头的结合部,上述结合管的一端具有一套设于硬针外且以塑胶制成的软针,该软针的长度略短于硬针;所述的外套,是套于金属针头外,并使金属针头的硬针位于外套内而不裸露。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方向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金属针头收入后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压块受到按压时的示意图。图6是习用静脉留置针的分解立体示意图。请参阅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包括有一外壳1,为一横断面呈半圆形的中空壳体,外壳1的顶面为一平部11,而该外壳1的底面为一圆弧部12,该平部11上具有一沿外壳1轴向延伸且贯穿至外壳1内部的滑槽13,滑槽13与外壳1的一端缘之间具有一圆形的通孔14,外壳1在该端面是通空状,而外壳1的另一端为封闭状。另外,上述圆弧部12在接近外壳1的封闭端处具有一贯穿至其内部的卡槽15。一金属针头2,其具有一套接部21以套合于外壳1内,该套接部21为断面呈半圆形的壳体,套接部21的一端结合一金属制成的硬针22,该硬针22可凸伸于外壳1外侧,且硬针22与套接部21之间具有一概呈圆锥状的结合部28。该套接部21顶面具有一上弹片23,上弹片23的一端连接于套接部21,而二侧与套接部21形成分离状态。该上弹片23上具有一可在外壳1的滑槽13中移动且向上凸出于滑槽13外侧的压块24,该压块24的一侧具有一可卡入通孔14的凸点25,该凸点25具有阻止金属针头2缩入外壳1内的功能。上述套接部21的底面具有一下弹片26,下弹片26的一端连接于套接部21,该下弹片26具有一可被卡槽15卡住的凸块27,且该凸块27的高度略小于卡槽15的深度。一塑胶针头3,具有一结合管31以套设于金属针头2的结合部28,上述结合管31的一端具有一套设于硬针22外且用塑胶制成的软针32,软针32的长度略短于硬针22。一外套4,是套于金属针头2外,并使金属针头2的硬针22不致裸露。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使用本专利技术时,医护人员将外套4与金属针头2分离后,即可使硬针22连同软针32剌入皮肤内,并以一手5压住软针32,再以握住外壳1的手5的姆指51下压压块24,使上弹片23可向下弯曲,并使凸点25可下陷至外壳1内,再将压块24往后推动,该金属针头2即整个跟随的进入外壳1内,并与塑胶针头3分离。待下弹片26到达卡槽15处,凸块27即借下弹片26的弹性回复力卡入卡槽15内。由于上述凸块27的高度小于卡槽15的深度,所以凸块27不易受到由外向内的按压,故可确保金属针头2不会再度伸到外壳1外。再由于金属针头2已经没有裸露在外,所以不会有剌伤医护人员手5的危险,医护人员的健康、生命可以得到应有的保障。而且金属针头2可以很快的收入外壳1内,所以医护人员即有很充分的时间将药液导管(图中未示)插入塑胶针头3之中,可使血液流出量不会太多。另外,上述金属针头2收藏于外壳1内后,由于该凸块27不易受到碰撞或挤压,故不会使金属针头2伸出外壳1,如此,更可确保搬运工人的健康,生命的安全。由上述可知,本专利技术不但可确保医护人员在使用此等静脉留置针时,有较大安全性,更可确保清洁、搬运医疗废弃物工人的安全。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静脉留置针,包括有一外套、一金属针头、一塑胶针头,其特征在于设有一外壳,为一中空壳体,该外壳的顶面上具有一沿其轴向延伸且贯穿至内部的滑槽,该滑槽与外壳的一端部之间具有一通孔,且外壳的该端面是通空状,而外壳的另一端为封闭状;另外,该外壳底面接近封闭端处具有一贯穿至其内部的卡槽;所述的金属针头,其具有一套接部以套合于外壳内,该套接部的一端结合一金属制成的硬针,该硬针可凸伸于外壳外侧,且该硬针与套接部之间具有一概呈圆锥状的结合部,该套接部顶面具有一上弹片,该上弹片的一端一体连结于套接部,上述上弹片具有一可在外壳的滑槽中移动且向上凸出于滑槽的压块,该压块的一侧且于上弹片上具有一可卡入通孔的凸点,该套接部的底部具有一下弹片,该下弹片的一端连接于套接部,且该下弹片具有一可被卡槽卡住的凸块;所述的塑胶针头,其具有一结合管以套设于金属针头的结合部,上述结合管的一端具有一套设于硬针外且以塑胶制成的软针,该软针的长度略短于硬针;所述的外套,是套于金属针头外,并使金属针头的硬针位于外套内而不裸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的横断面呈半圆形,且该外壳的顶面为一平部,而该外壳的底面为一圆弧部,另,上述套接部的横断面亦为半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弹片的凸块高度略小于外壳的卡槽深度。全文摘要一种安全静脉留置针,包括外壳、金属针头、塑胶针头及外套,外壳内套入可滑动的金属针头,并使金属针头伸出及缩入时均可定位。借按压及拉动金属针头顶部上弹片的压块,即可使金属针头整个收入外壳内,并以其下弹片的凸块被卡槽卡住,而不致脱出,以确保医护人员使用时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文档编号A61M25/06GK124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静脉留置针,包括有:一外套、一金属针头、一塑胶针头,其特征在于:设有一外壳,为一中空壳体,该外壳的顶面上具有一沿其轴向延伸且贯穿至内部的滑槽,该滑槽与外壳的一端部之间具有一通孔,且外壳的该端面是通空状,而外壳的另一端为封闭状;另 外,该外壳底面接近封闭端处具有一贯穿至其内部的卡槽;所述的金属针头,其具有一套接部以套合于外壳内,该套接部的一端结合一金属制成的硬针,该硬针可凸伸于外壳外侧,且该硬针与套接部之间具有一概呈圆锥状的结合部,该套接部顶面具有一上弹片,该上弹 片的一端一体连结于套接部,上述上弹片具有一可在外壳的滑槽中移动且向上凸出于滑槽的压块,该压块的一侧且于上弹片上具有一可卡入通孔的凸点,该套接部的底部具有一下弹片,该下弹片的一端连接于套接部,且该下弹片具有一可被卡槽卡住的凸块;所述的塑胶 针头,其具有一结合管以套设于金属针头的结合部,上述结合管的一端具有一套设于硬针外且以塑胶制成的软针,该软针的长度略短于硬针;所述的外套,是套于金属针头外,并使金属针头的硬针位于外套内而不裸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高樟
申请(专利权)人:黄高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