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普通平车运输18米长钢轨装载装置及装载方案,所述装载装置包括联挂的2N+3辆平车,N为正整数,首部平车和尾部平车为游车,顺序号为偶数的平车上安装钢垫梁形成低承载平车,相邻两低承载平车之间的平车上安装钢托架形成高承载平车,所述钢托架的承载面高度大于所述钢垫梁的承载面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普通平车运输18米长钢轨装载装置不仅通过低承载平车装载18米长钢轨,而且还通过高承载平车装载18米长钢轨,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游车数量,提高了平均每辆平车的装载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普通平车运输18米长钢轨装载装置及装载方案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货物运输
,特别涉及一种普通平车运输18米长钢轨装载装置及装载方案。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所产18米长钢轨主要用于出口,从钢厂到港口需通过铁路方式运输。由于现阶段我国常用普通平车长度约为13米至16米之间,因此18米长钢轨运输需加挂游车进行运输。18米长钢轨原有铁路运输方式采用2N+3辆平车联挂的运输方式,N为正整数,其中在顺序号为偶数的平车上设置垫木并装载18米长钢轨形成重车,每层钢轨之间设置隔木,再将钢轨整体进行捆绑加固。这种钢轨运输方式,采用的垫木为一次性使用材料,使用成本高。另外,顺序号为偶数的平车为承重车,顺序号为奇数的平车为游车,游车上的空间存在一定的浪费,平均每辆平车的装载量很低,运输成本偏高。同时,现有的运输方案使得铁路运输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发挥,给托运人和铁路运输部门都造成了一定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普通平车运输18米长钢轨装载装置及装载方案,在不更换原有普通平车并且不大幅增加装置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平均每辆平车的装载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普通平车运输18米长钢轨装载装置,它包括联挂的2N+3辆平车,N为正整数,首部平车和尾部平车为游车,其特征在于:顺序号为偶数的平车上设置钢垫梁形成低承载平车,相邻两低承载平车之间的平车上设置钢托架形成高承载平车,所述钢托架的承载面高度大于所述钢垫梁的承载面高度。所述钢托架的承载面与所述钢垫梁的承载面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所述低承载平车欲装钢轨的装载高度。所述钢垫梁包括横梁、位于横梁顶面两端的端挡、固定在横梁顶面的橡胶板和设置在横梁两端的竖直向下的柱插。每辆低承载平车上的钢垫梁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位于自低承载平车两端数第一个支柱槽和第三个支柱槽处,每个钢垫梁的柱插与相应的支柱槽相插接。每辆高承载平车上的钢托架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钢托架分别设于自高承载平车两端数第一个支柱槽和第二个支柱槽之间,该两个钢托架上固定连接有与对应的第一个支柱槽相插接的偏柱插;另外两个钢托架分别设在自高承载平车两端数第三个支柱槽处,该两个钢托架上固定连接有与对应的第三个支柱槽相插接的中心柱插。所述钢托架由两个侧立柱、两个中部立柱、一个支撑横梁、一个底横梁、两根斜撑梁和三对斜支撑连接而成,所述支撑横梁的顶面设有橡胶垫板,所述钢托架的两端顶部分别设有一个拉牵环,两所述侧立柱的底端外侧分别设有一竖直向下的挡板。一种普通平车运输18米长钢轨装载装置的装载方案,在低承载平车的钢垫梁上装载两至三层18米长钢轨,每层钢轨正反扣缝摆放、相互密贴,相邻两层钢轨之间设置隔木;在高承载平车上的钢托架上装载两至三层18米长钢轨,每层钢轨正反扣缝摆放、相互密贴,相邻两层钢轨之间设置隔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普通平车运输18米长钢轨装载装置,其中低承载平车通过钢垫梁装载钢轨,钢垫梁可以重复使用,与现有技术中一次性使用的垫木相比,使用成本低。2、本专利技术普通平车运输18米长钢轨装载装置,不仅通过低承载平车装载18米长钢轨,而且还通过高承载平车装载18米长钢轨,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游车数量,提高了平均每辆平车的装载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普通平车运输18米长钢轨装载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钢垫梁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的钢托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的钢托架与偏柱插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的钢托架与中心柱插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钢垫梁;2-低承载平车;3-钢托架;4-高承载平车;5-游车;6-横梁;7-端挡;8-橡胶板;9-柱插;10-偏柱插;11-中心柱插;12-侧立柱;13-中部立柱;14-支撑横梁;15-底横梁;16-斜支撑;17-橡胶垫板;18-拉牵环;19-挡板;20-钢轨;21-斜撑梁。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普通平车运输18米长钢轨装载装置,它包括联挂的2N+3辆平车,N为正整数,首部平车和尾部平车为游车5,顺序号为偶数的平车上设置钢垫梁1形成低承载平车2,相邻两低承载平车2之间的平车上设置钢托架3形成高承载平车4,所述钢托架3的承载面高度大于所述钢垫梁1的承载面高度。图1所示实施例中平车的数量为5,平车的数量可以根据待运钢轨量决定选择37辆平车或43辆平车或其它合适数量的平车。所述钢托架3的承载面与所述钢垫梁1的承载面之间的高度差大于低承载平车2欲装钢轨的装载高度。所述钢垫梁1包括横梁6、位于横梁顶面两端的端挡7、固定在横梁顶面的橡胶板8和设置在横梁两端的竖直向下的柱插9,橡胶板8供钢轨装载其上并对装载在其上的钢轨起到保护作用并防止钢轨滑动。每辆低承载平车2上的钢垫梁1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位于自低承载平车两端数的第一个支柱槽和第三个支柱槽处,每个钢垫梁的柱插9与相应的支柱槽相插接。每辆高承载平车4上的钢托架3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钢托架3分别设于自高承载平车两端数的第一个支柱槽和第二个支柱槽之间,该两个钢托架3上固定连接有与对应的第一个支柱槽相插接的偏柱插10;另外两个钢托架3分别设在自高承载平车两端数的第三个支柱槽处,该两个钢托架3上固定连接有与对应的第三个支柱槽相插接的中心柱插11。所述钢托架3由两个侧立柱12、两个中部立柱13、一个支撑横梁14、一个底横梁15、两根斜撑梁21和三对斜支撑16连接而成,所述支撑横梁14的顶面设有橡胶垫板17,所述钢托架3的两端顶部分别设有一个拉牵环18,两所述侧立柱12的底端外侧分别设有一竖直向下的用于与平车侧边相卡接的挡板19。本专利技术普通平车运输18米长钢轨装载装置的装载方案:在低承载平车2上的钢垫梁1上装载两至三层18米长钢轨10,每层钢轨正反扣缝摆放、相互密贴,相邻两层钢轨之间设置隔木;在高承载平车4上的钢托架4上装载两至三层18米长钢轨10,每层钢轨正反扣缝摆放、相互密贴,相邻两层钢轨之间设置隔木。低承载平车和高承载平车上的钢轨都装载完成后,采用常规方法对低承载平车和高承载平车上的钢轨进行加固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普通平车运输18米长钢轨装载装置,它包括联挂的2N+3辆平车,N为正整数,首部平车和尾部平车为游车,其特征在于:顺序号为偶数的平车上设置钢垫梁形成低承载平车,相邻两低承载平车之间的平车上设置钢托架形成高承载平车,所述钢托架的承载面高度大于所述钢垫梁的承载面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通平车运输18米长钢轨装载装置,它包括联挂的2N+3辆平车,N为正整数,首部平车和尾部平车为游车,其特征在于:顺序号为偶数的平车上设置钢垫梁形成低承载平车,相邻两低承载平车之间的平车上设置钢托架形成高承载平车,所述钢托架的承载面高度大于所述钢垫梁的承载面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通平车运输18米长钢轨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托架的承载面与所述钢垫梁的承载面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所述低承载平车欲装钢轨的装载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通平车运输18米长钢轨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垫梁包括横梁、位于横梁顶面两端的端挡、固定在横梁顶面的橡胶板和设置在横梁两端的竖直向下的柱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通平车运输18米长钢轨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辆低承载平车上的钢垫梁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位于自低承载平车两端数第一个支柱槽和第三个支柱槽处,每个钢垫梁的柱插与相应的支柱槽相插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通平车运输18米长钢轨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玉坤,李善坡,史宏,张长青,丁文赢,安迪,李涵,刘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运输及经济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