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Ti微合金钢及其冶炼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3296354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冶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V、Ti微合金钢及其冶炼方法和用途。现有技术炼钢时脱氧材料多选用金属脱氧材料,脱氧成本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降低炼钢成本的冶炼方法,包括转炉炼钢、小平台炉外处理和连铸步骤,转炉炼钢阶段采用新的脱氧合金化工艺,小平台炉外处理阶段控制小平台出站氧活度≤50ppm,从而生产出V、Ti微合金钢。本发明专利技术节省了金属脱氧材料使用量、同时引入V、Ti微合金,降低了硅、锰添加量,节约了成本,所炼钢能满足建筑用钢的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冶炼领域,特别涉及一种V、Ti微合金钢及其冶炼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普碳钢是我国钢铁工业主要的钢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普碳钢钢板在板材中的比例在70%以上。建筑用钢属于普碳钢中的一种,一般对钢板的强度、韧性、塑性要求不高,只需满足一般普碳钢国标GB/T700-2006标准要求中的力学性能即可,屈服强度≥235Mpa;抗拉强度370-500Mpa;断后伸长率≥26%。国内对Q235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工业生产和产品应用方面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如文献“吴浩鸿.涟钢CSP线Q235B薄板性能及成本优化[J].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10,06,34~38.”,根据自身条件对Q235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调整,主要对控制钢强度的元素Mn含量调整至0.28~0.38%,成品性能完全满足国标和用户需要,酒钢、武钢等其Q235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中Mn含量普遍在0.35%以上,各企业为了保证Q235低合金高强度结构用热轧钢板的强度满足标准要求,主要合金元素Mn含量基本上控制在0.35%以上的较高水平,导致生产成本较高。现有技术炼钢生产成本高,如何降低对钢强度影响大的Si、Mn含量而使所炼钢达到需要的力学性能,对节约生产成本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Ti微合金钢及其冶炼方法和用途,该方法能生产出具有攀钢特色的钒、钛微合金钢,通过加入钒铁、钛铁提供V、Ti微合金,从而降低硅、锰含量,在满足国标对力学性能要求的基础上,极大的降低了炼钢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V、Ti微合金钢,其成分为:按重量百分比计,C:0.20~0.25、Si:0.03~0.08、Mn:0.10~0.15、P:0~0.035、S:0~0.035、V:0.01~0.05%,Ti:0.01~0.05%,Cr:0~0.03%,Ni:0~0.03%,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上述V、Ti微合金钢,优选的成分为:其成分为:按重量百分比计C:0.21~0.24、Si:0.04~0.07、Mn:0.11~0.14、P:0~0.025、S:0~0.025、V:0.02~0.04%,Ti:0.02~0.04%,Cr:0~0.02%,Ni:0~0.0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上述V、Ti微合金钢,由以下冶炼方法制得,包括转炉炼钢、小平台炉外处理和连铸步骤,所述转炉炼钢阶段的脱氧合金化工艺为:转炉冶炼钢水终点碳含量≤0.04%时,在钢水铺满钢包罐底部时先加入碳粉、增碳剂进行预脱氧,待出钢重量占总重量的1/3~1/2时,再依次加入增碳剂、复合脱氧剂和硅锰合金,出钢结束后,加入钒铁、钛铁;转炉冶炼钢水终点碳含量>0.04%时,在出钢重量占总重量的1/3~1/2时直接加入增碳剂、复合脱氧剂以及硅锰合金,出钢结束后,加入钒铁、钛铁;所述小平台炉外处理阶段控制小平台出站氧活度≤50ppm。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V、Ti微合金钢的冶炼方法,包括转炉炼钢、小平台炉外处理和连铸步骤;所述转炉炼钢阶段的脱氧合金化工艺为:转炉冶炼钢水终点碳含量≤0.04%时,在钢水铺满钢包罐底部时先加入碳粉、增碳剂进行预脱氧,待出钢重量占总重量的1/3~1/2时,再依次加入增碳剂、复合脱氧剂和硅锰合金,出钢结束后,加入钒铁、钛铁;转炉冶炼钢水终点碳含量>0.04%时,在出钢重量占总重量的1/3~1/2时直接加入增碳剂、复合脱氧剂以及硅锰合金,出钢结束后,加入钒铁、钛铁;所述小平台炉外处理阶段控制小平台出站氧活度≤50ppm。其中,上述V、Ti微合金钢的冶炼方法中,所述碳粉添加量为0.15~0.30kg/t钢。其中,上述V、Ti微合金钢的冶炼方法中,所述增碳剂的添加量为:碳含量≤0.04时,第一次加入增碳剂0.2~0.5kg/t钢,第二次加入增碳剂2.1~2.8kg/t钢;碳含量>0.04%时,加入增碳剂2.2~2.6kg/t钢。其中,上述V、Ti微合金钢的冶炼方法中,所述复合脱氧剂为CaC260~65wt%、Si28~34wt%的复合脱氧剂,加入量为1.4~1.6kg/t钢。其中,上述V、Ti微合金钢的脱氧合金化方法中,所述复合脱氧剂粒度为15~20mm。其中,上述V、Ti微合金钢的冶炼方法中,所述硅锰合金为Mn:60.0~67.0wt%、Si:14.0~17.0wt%的硅锰合金,添加量为2.1~2.4kg/t钢。其中,上述V、Ti微合金钢的冶炼方法中,所述钒铁添加量为0.7~0.95kg/t钢,所述钒铁是V含量为50%的钒铁。其中,上述V、Ti微合金钢的冶炼方法中,所述钛铁添加量为1.2~1.45kg/t钢,所述钛铁是Ti含量为30%的钛铁。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述V、Ti微合金钢的用途,用于建筑业和管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V、Ti微合金钢及其脱氧合金化方法和用途,该方法采用低成本的炼钢脱氧合金化工艺,使用碳粉先进行预脱氧,减少了金属脱氧材料的使用量,也避免了金属脱氧产物对钢水的污染;同时,在脱氧后加入钒铁、钛铁进行合金化处理,V、Ti微合金的加入减少了硅、锰的添加量,大大降低了炼钢的成本,从而生产出具有攀钢特色的钒、钛微合金钢,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所炼钢完全满足国标GB/T700-2006标准中的力学性能要求,主要可用于建筑业和管业。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V、Ti微合金钢,其成分为:按重量百分比计,C:0.20~0.25、Si:0.03~0.08、Mn:0.10~0.15、P:0~0.035、S:0~0.035、V:0.01~0.05%,Ti:0.01~0.05%,Cr:0~0.03%,Ni:0~0.03%,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上述V、Ti微合金钢,优选的成分为:其成分为:按重量百分比计C:0.21~0.24、Si:0.04~0.07、Mn:0.11~0.14、P:0~0.025、S:0~0.025、V:0.02~0.04%,Ti:0.02~0.04%,Cr:0~0.02%,Ni:0~0.0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上述V、Ti微合金钢,由下述冶炼方法制得,包括转炉炼钢、小平台炉外处理和连铸步骤,所述转炉炼钢阶段的脱氧合金化工艺为:转炉冶炼钢水终点碳含量≤0.04%时,在钢水铺满钢包罐底部时先加入碳粉、增碳剂进行预脱氧,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V、Ti微合金钢,其成分为:按重量百分比计,C:0.20~0.25、Si:0.03~0.08、Mn:0.10~0.15、P:0~0.035、S:0~0.035、V:0.01~0.05%,Ti:0.01~0.05%,Cr:0~0.03%,Ni:0~0.03%,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Ti微合金钢,其成分为:按重量百分比计,C:0.20~0.25、Si:0.03~0.08、Mn:0.10~0.15、P:0~0.035、S:0~0.035、V:0.01~0.05%,Ti:0.01~0.05%,Cr:0~0.03%,Ni:0~0.03%,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Ti微合金钢,其特征在于:其成分为:按重量百分比计C:0.21~0.24、Si:0.04~0.07、Mn:0.11~0.14、P:0~0.025、S:0~0.025、V:0.02~0.04%,Ti:0.02~0.04%,Cr:0~0.02%,Ni:0~0.0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3.一种V、Ti微合金钢的冶炼方法,包括转炉炼钢、小平台炉外处理和连铸步骤,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炉炼钢阶段的脱氧合金化工艺为:转炉冶炼钢水终点碳含量≤0.04%时,在钢水铺满钢包罐底部时先加入碳粉、增碳剂进行预脱氧,待出钢重量占总重量的1/3~1/2时,再依次加入增碳剂、复合脱氧剂和硅锰合金,出钢结束后,加入钒铁、钛铁;转炉冶炼钢水终点碳含量>0.04%时,在出钢重量占总重量的1/3~1/2时直接加入增碳剂、复合脱氧剂以及硅锰合金,出钢结束后,加入钒铁、钛铁;
所述小平台炉外处理阶段控制小平台出站氧活度≤50pp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新腾陈永方淑芳龚洪君郭奠荣曾建华李扬洲郭韬陈均王建陈路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