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自行车修理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9262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自行车修理支架,包括机架、下支臂、上支臂、金属软管、柱形容器;机架上设置两组下支臂,下支臂是长方体状,内部是中空的,用于上肢臂的插入,所述上肢臂与下肢臂固定后形成自行车的支撑架;下肢臂上连接金属软管的一端,另一端通过爪环连接柱形容器,金属软管能够绕着下支臂自由转动;柱形容器包括上半圆柱壳和下半圆柱壳,中心轴处均对称开设半圆形孔槽,合并时,其孔槽合并为一个中心通孔;上半圆柱壳和下半圆柱壳之间的环形接触面上设置吸油毛毡,上半圆柱壳、下半圆柱壳和吸油毛毡通过爪环固定形成柱形容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自行车修理时托举费力、润滑不均匀不彻底等问题,从而减轻修车师傅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自行车修理支架,属于机械

技术介绍
自行车是一种普遍又十分便利的交通工具,人们在上下班和郊游时都经常用到它,骑车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改善空气污染。但由于风吹日晒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其常常需要维修,且要经常对链条加以润滑,以减小摩擦。现如今,很多自行车维修点缺少简单便利的托举装置,维修师傅操作时耗时耗力,且进行链条润滑时,总会遇到润滑油滴落在地面、润滑不均匀、满手油渍等问题,为了解决润滑这一难题,并减轻维修师傅的工作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自行车修理支架,可以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自行车修理支架,能够解决现有自行车修理时托举费力、润滑不均匀不彻底等问题,从而减轻修车师傅的工作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自行车修理支架,包括机架、下支臂、上支臂、金属软管、柱形容器;所述机架包括一个底座,所述底座上的两端对称设置两组长方体的挡板,每组挡板之间留有空隙,空隙所对应的底座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贯通整个底座,在凹槽内,两组挡板之间设置两组下支臂,下肢臂嵌入安装在凹槽内,所述下肢臂能在凹槽内自由滑动;所述下支臂是长方体状,内部是中空的,用于上肢臂的插入,所述上肢臂与下肢臂固定后形成自行车的支撑架;所述下肢臂上连接金属软管的一端,另一端通过爪环连接柱形容器,所述金属软管能够绕着下支臂自由转动;所述柱形容器包括两个半圆柱形的柱体,分别为上半圆柱壳和下半圆柱壳,所述上半圆柱壳和下半圆柱壳的中心轴处均对称开设半圆形孔槽,上半圆柱壳和下半圆柱壳合并时,其孔槽也合并为一个中心通孔;所述上半圆柱壳和下半圆柱壳之间的环形接触面上设置吸油毛毡,所述上半圆柱壳、下半圆柱壳和吸油毛毡通过爪环固定形成柱形容器,用于在对自行车链条穿过柱形容器的中心通孔,转动自行车后车轮,链条移动达到润滑的目的。上述下肢臂内部的中空部分是圆柱体状的,所述上肢臂是圆柱体状的,所述下肢臂和上肢臂的臂体四周均匀开设若干盲孔,当上肢臂插入下肢臂时,通过螺栓插入位于对应位置的盲孔来使得上肢臂与下肢臂的固定。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机架设计成板凳的形状,在修理自行车时为板凳翻身的状态,在不使用是,可单独将机架作为休息用的板凳。2、本专利技术的两个下支臂可沿凹槽水平移动,以调整两支臂间水平距离。上支臂为圆柱形,可灵活的插入下支臂内部盲孔一中,上支臂可绕轴自由转动,支臂的竖直高度由下支臂垂直方向上开通的螺栓孔来控制。在自行车修理过程中,可灵活的将不同类型的自行车支撑起来,方便修车师傅进行各类维修操作。3、进行链条润滑作业时,再将金属软管一端缠绕于下支臂上,另一端用爪环夹持柱形容器,柱形容器由两半圆柱壳,即上半圆柱壳与下半圆柱壳合并而成,且中心轴处开有通孔,其内装满吸油毛毡,加以足够的润滑油,根据链条的位置,调节可任意弯曲的金属软管(与手机支架类似原理),使链条可顺利水平穿过柱形容器的中心通孔,转动后车轮,链条移动润滑。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机架1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柱形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多功能自行车修理支架,包括机架1、下支臂2、上支臂3、金属软管4、柱形容器5;机架1包括一个底座1-1,底座1-1上的两端对称设置两组长方体的挡板1-2,每组挡板1-2之间留有空隙,空隙所对应的底座上开设有凹槽6,凹槽6贯通整个底座1-1,在凹槽6内,两组挡板1-2之间设置两组下支臂2,下肢臂2嵌入安装在凹槽6内,下肢臂2能在凹槽6内自由滑动;下支臂2是长方体状,内部是中空的,用于上肢臂3的插入,上肢臂3与下肢臂2固定后形成自行车的支撑架;下肢臂2上连接金属软管4的一端,另一端通过爪环7连接柱形容器5,金属软管4能够绕着下支臂2自由转动;柱形容器5包括两个半圆柱形的柱体,分别为上半圆柱壳8和下半圆柱壳9,上半圆柱壳8和下半圆柱壳9的中心轴处均对称开设半圆形孔槽,上半圆柱壳8和下半圆柱壳9合并时,其孔槽也合并为一个中心通孔10;上半圆柱壳8和下半圆柱壳9之间的环形接触面上设置吸油毛毡11,上半圆柱壳8、下半圆柱壳9和吸油毛毡11通过爪环7固定形成柱形容器5,用于在对自行车链条穿过柱形容器的中心通孔10,转动自行车后车轮,链条移动达到润滑的目的。上述下肢臂2内部的中空部分是圆柱体状的,上肢臂3是圆柱体状的,下肢臂2和上肢臂3的臂体四周均匀开设若干盲孔12,当上肢臂3插入下肢臂2时,通过螺栓插入位于对应位置的盲孔12来使得上肢臂3与下肢臂2的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机架1设计成板凳的形状,在修理自行车时为板凳翻身的状态,在不使用是,可单独将机架1作为休息用的板凳。本专利技术的两个下支臂2可沿凹槽6水平移动,以调整两支臂间水平距离。上支臂3为圆柱形,可灵活的插入下支臂2内部盲孔12中,上支臂3可绕轴自由转动,支臂的竖直高度由螺栓配合盲孔12来控制。在自行车修理过程中,可灵活的将不同类型的自行车支撑起来,方便修车师傅进行各类维修操作。进行链条润滑作业时,再将金属软管4一端缠绕于下支臂2上,另一端用爪环7夹持柱形容器5,柱形容器5由两半圆柱壳,即上半圆柱壳8与下半圆柱壳9合并而成,且中心轴处开有通孔10,其内装满吸油毛毡11,加以足够的润滑油,根据链条的位置,调节可任意弯曲的金属软管(与手机支架类似原理),使链条可顺利水平穿过柱形容器5的中心通孔10,转动后车轮,链条移动润滑。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多功能自行车修理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自行车修理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下支臂、上支臂、金属软管、柱形容器;所述机架包括一个底座,所述底座上的两端对称设置两组长方体的挡板,每组挡板之间留有空隙,空隙所对应的底座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贯通整个底座,在凹槽内,两组挡板之间设置两组下支臂,下肢臂嵌入安装在凹槽内,所述下肢臂能在凹槽内自由滑动;所述下支臂是长方体状,内部是中空的,用于上肢臂的插入,所述上肢臂与下肢臂固定后形成自行车的支撑架;所述下肢臂上连接金属软管的一端,另一端通过爪环连接柱形容器,所述金属软管能够绕着下支臂自由转动;所述柱形容器包括两个半圆柱形的柱体,分别为上半圆柱壳和下半圆柱壳,所述上半圆柱壳和下半圆柱壳的中心轴处均对称开设半圆形孔槽,上半圆柱壳和下半圆柱壳合并时,其孔槽也合并为一个中心通孔;所述上半圆柱壳和下半圆柱壳之间的环形接触面上设置吸油毛毡,所述上半圆柱壳、下半圆柱壳和吸油毛毡通过爪环固定形成柱形容器,用于在对自行车链条穿过柱形容器的中心通孔,转动自行车后车轮,链条移动达到润滑的目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自行车修理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下支臂、上支臂、金属软管、柱形容器;
所述机架包括一个底座,所述底座上的两端对称设置两组长方体的挡板,每组挡板之间留有空隙,空隙所对应的底座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贯通整个底座,在凹槽内,两组挡板之间设置两组下支臂,下肢臂嵌入安装在凹槽内,所述下肢臂能在凹槽内自由滑动;所述下支臂是长方体状,内部是中空的,用于上肢臂的插入,所述上肢臂与下肢臂固定后形成自行车的支撑架;
所述下肢臂上连接金属软管的一端,另一端通过爪环连接柱形容器,所述金属软管能够绕着下支臂自由转动;所述柱形容器包括两个半圆柱形的柱体,分别为上半圆柱壳和下半圆柱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舒欣唐亚鸣常永超俞红焱张超王肖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