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彩膜基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在第一基板上分别涂布及曝光三层光阻材料,所述三层光阻材料的颜色分别为红、绿、蓝,在所述涂布及曝光步骤过程中形成红色阻块、绿色阻块及蓝色阻块,同时,通过所述三层光阻材料之中的两种不同颜色的所述光阻材料的混合形成遮光层,通过所述三层光阻材料之中的至少两种不同颜色的所述光阻材料的堆叠形成隔垫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简化彩膜基板的制造过程,减少了液晶面板的制造工序,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及液晶面板。
技术介绍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FilmTransistor-LiquidCrystalDisplay,TFT-LCD)包含彩色滤光片基板(ColorFilterSubstrate,CFSubstrate,)和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ThinFilmTransistorSubstrate,TFTSubstrate),基板相对内侧存在透明电极。两片基板之间夹一层液晶分子(LiquidCrystal,LC)。液晶显示器是通过电场对液晶分子取向的控制,改变光的偏振状态,并藉由偏光板实现光路的穿透与阻挡,实现显示的目的。CF基板和TFT基板通过框胶(Sealant)对组,框胶一般由压克力、环氧树脂、光起始剂等组成,通过加热或UV光照射、或者两种兼有的方式实现框胶的固化,使CF基板与TFT基板粘结在一起。众所周知,TFT-LCD中,需要对液晶进行UV光照进行配向作用,进而使液晶具备显示效用。但整个制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发生液晶与框胶的接触,加之制程中UV光罩的精度以及框胶涂布精度的影响,制程结束后会使得TFT-LCD出现不同程度的边框亮度不均(mura),如所谓的漏光。经研究,绝大多数的边缘漏光均是由于框胶对液晶发生了污染作用,使得液晶内的反应单体不能够按照制程条件发生反应,造成配向异常所致。如何能够阻止液晶与胶框接触,解决现有技术中液晶配向异常的问题,同时能够使得液晶面板的制造过程中的工序尽量减少,以节约制造成本,为业界所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能够阻止液晶与胶框接触,解决现有技术中液晶配向异常的问题,同时能够使得液晶面板的制造过程中的工序尽量减少,以节约制造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在第一基板上涂布黑矩阵材料并曝光形成黑矩阵层,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外围的周边区域;分别涂布及曝光三层光阻材料,以在所述显示区域内制成交错排列的色阻块,且在所述周边区域形成至少一道由至少一层所述色阻块堆叠形成的挡墙;在所述挡墙内侧滴入液晶;及将第二基板贴合至所述彩膜基板,在所述第二基板的边缘区域、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区域及所述挡墙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粘胶区。进一步,制作所述挡墙的过程中,每一道所述挡墙由三层所述色阻块形成。进一步,曝光所述三层光阻材料的过程中,按制程的先后顺序三层所述色阻块的截面尺寸逐层递减。进一步,每层所述色阻块的截面均呈梯形,且所述挡墙的截面亦呈梯形。进一步,每层所述色阻块的截面均呈矩形,且所述挡墙的截面包括呈台阶状延伸的面对所述粘胶区的外缘。进一步,曝光所述三层光阻材料的过程中,使用光罩形成所述挡墙,所述光罩包括至少一个狭缝间隙及一个曝光区域,所述至少一个狭缝间隙包围所述曝光区域,曝光的过程中,通过所述狭缝间隙对应形成所述挡墙,通过所述曝光区域对应将所述第一基板制成所述彩膜基板。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液晶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设于二者之间的液晶,所述液晶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外围的周边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还设有呈封闭状的挡墙,所述挡墙设于所述周边区域,所述挡墙包括一层黑矩阵材料制成的包围结构和三层色阻块,所述三层色阻块堆叠设置在所述包围结构上,所述液晶设于所述挡墙内部,在所述第二基板的边缘区域、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区域及所述挡墙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粘胶区。进一步,所述挡墙的截面均呈梯形。进一步,所述挡墙的截面包括呈台阶状延伸的面对所述粘胶区的外缘。进一步,所述挡墙的数量为两个,且包括内圈挡墙和外圈挡墙,所述两个挡墙共同构成“回”形结构,所述粘胶区设置在所述外圈挡墙的外侧,所述液晶位于所述内圈挡墙的内部。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不额外增加工序的基础上,利用原有三层光阻涂覆同时,增加光罩边缘曝光区域,完成多道液晶挡墙设计,从而达到阻止液晶与框胶接触的效果,解决液晶配向异常的问题,提高产品品质。该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工序较少,操作简单,获得良好预期效果的同时节约制造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步骤1对应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步骤2对应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步骤3对应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步骤4对应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步骤5对应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液晶面板。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液晶面板。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液晶面板使用的双间隙光罩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第一基板10上涂布黑矩阵材料,第一基板10包括显示区域100及位于显示区域100外围的周边区域200;通过光罩60对黑矩阵材料进行曝光,以在第一基板10上形成黑矩阵层102。步骤2、通过分别依次涂布及曝光红光阻材料、绿光阻材料、蓝光阻材料,在显示区域100对应形成第一色阻块104、第二色阻块106、第三色阻块108,将第一基板10制成彩膜基板,同时在周边区域200形成三层堆叠设置的色阻块,分别为红色阻块204、绿色阻块206、蓝色阻块208。三层色阻块堆叠构成挡墙210。。本专利技术不对红光阻材料、绿光阻材料、蓝光阻材料的涂布顺序做限定,涂布一层光阻材料后,就对这层光阻材料进行曝光显影,以形成相应的色阻块,再在色阻块的表面涂布另一层光阻材料,并对其进行曝光显影。光罩60包括边缘狭缝间隙602及曝光区域606,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光罩60的狭缝间隙602在第一基板10上对应依次形成红色阻块204、绿色阻块206及蓝色阻块208,通过曝光区域606将第一基板10制成彩膜基板。本专利技术是在制作彩膜基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第一基板上涂布黑矩阵材料并曝光形成黑矩阵层,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外围的周边区域;分别涂布及曝光三层光阻材料,以在所述显示区域内制成交错排列的色阻块,且在所述周边区域形成至少一道由至少一层所述色阻块堆叠形成的挡墙;在所述挡墙内侧滴入液晶;及将第二基板贴合至所述彩膜基板,在所述第二基板的边缘区域、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区域及所述挡墙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粘胶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基板上涂布黑矩阵材料并曝光形成黑矩阵层,其中:所述第一基板
包括显示区域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外围的周边区域;
分别涂布及曝光三层光阻材料,以在所述显示区域内制成交错排列的色阻
块,且在所述周边区域形成至少一道由至少一层所述色阻块堆叠形成的挡墙;
在所述挡墙内侧滴入液晶;及
将第二基板贴合至所述彩膜基板,在所述第二基板的边缘区域、所述第一
基板的边缘区域及所述挡墙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粘胶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所述挡墙的
过程中,每一道所述挡墙由三层所述色阻块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曝光所述三层光
阻材料的过程中,按制程的先后顺序三层所述色阻块的截面尺寸逐层递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色阻
块的截面均呈梯形,且所述挡墙的截面亦呈梯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色阻
块的截面均呈矩形,且所述挡墙的截面包括呈台阶状延伸的面对所述粘胶区的
外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小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