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侧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9007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0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身后侧部(10)包括:沿车辆上下方向设置的侧壁面板部(14);与侧壁面板部(14)一体成形,并且从侧壁面板部(14)向着车室外侧鼓出的轮罩外部件(12a);与所述轮罩外部件(12a)结合且从所述侧壁面板部(14)向着车室内侧鼓出的轮罩内部件(12b);将所述轮罩外部件(12a)和所述轮罩内部件(12b)之间密封的密封部(20);在从密封部(20)向上方离开规定间隔(S)的位置沿车辆大致上下方向延伸,并使侧壁面板部(14)的一部分向着车室外侧鼓出而形成的加强筋(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汽车等车辆中的车身侧部构造
技术介绍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如图7所示地公开了一种车身后部构造5,其为了在轮罩外部件1与车顶侧内部件2之间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3,而设置了作为加强部件的车顶侧外部件4。该车顶侧外部件4的与上下方向大致正交的横截面形成为大致帽形。一般而言,沿着构成车身后部构造的轮罩外部件1和轮罩内部件6之间的接合部而设置有划分部7(参照图7的粗点划线)。该划分部7为了防水、防尘、以及防锈而被密封材料密封。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355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从车身的轻量化、降低制造成本、削减零部件个数、组装工时等的观点来看,会考虑将向轮罩外部件1的上方延伸出来的延伸部8和从该延伸部8向外侧鼓出的作为加强部件的车顶侧外部件4一体成形。但是,将作为加强部件的车顶侧外部件4和延伸部8一体成形的情况下,轮罩外部件1和轮罩内部件6之间的划分部7会形成为位于轮罩外部件1和轮罩内部件6之间的开口9(参照图7的粗虚线),很难确保密封材料的涂覆区域。另外,开口9与车顶侧外部件4的下端4a的形状对应。因此,将作为加强部件的车顶侧外部件1和延伸部8一体成形时,覆盖(封闭)作为划分部7的开口9的未图示的被覆部件(封闭部件)是必要的,同时需要在轮罩外部件1以及轮罩内部件6之间密封该被覆部件。其结果是,会出现增加车身重量、制造成本、以及零部件个数、组装工时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车身重量以及制造成本,削减零部件个数、组装工时的车身侧部构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侧壁面板部,其沿着车辆上下方向设在车辆的车身后侧部;轮罩外部件,其与所述侧壁面板部一体成形,并且从所述侧壁面板部向着车室外侧鼓出;轮罩内部件,其与所述轮罩外部件结合,并从所述侧壁面板部向着车室内侧鼓出;密封部,其将所述轮罩外部件和所述轮罩内部件之间密封;和加强筋,其在从所述密封部向上方离开的位置上沿车辆的大致上下方向延伸,并使所述侧壁面板部的一部分向车室外侧鼓出而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相对于与轮罩外部件一体成形的侧壁面板部而使加强筋向着车室外侧鼓出形成,与如现有技术那样将加强部件(车顶侧外部件)独立设置的情况相比较,能够降低车身重量以及制造成本,削减零部件个数、组装工时。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经由侧壁面板部以及加强筋将输入到车身侧部的荷载、特别是将从后悬挂的减震器部件输入到轮罩的上顶荷载传递到车身的上方侧(车顶侧梁侧)。其结果是,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提高车身侧部的刚性、强度。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加强筋在从轮罩外部件和轮罩内部件之间的密封部向上方离开的位置上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所以能够在轮罩外部件和轮罩内部件之间确保划分部。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即使没有设置用于设置密封部的其它部件(例如被覆部件或者覆盖部件等),也能够确保密封材料涂覆区域(密封部),所以能够进一步降低车身重量以及制造成本,并且进一步削减零部件个数、组装工时。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结合”是以包含例如基于焊接、粘接等的“接合”或者基于螺栓以及螺母、双头螺栓等的“紧固”的含义来使用的。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侧部构造还具有减震器加强件,其与所述侧壁面板部结合而向车室内侧鼓出,并且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下端与所述轮罩内部件结合,所述加强筋设在相对于所述减震器加强件而沿着车宽方向重叠的位置上,在所述加强筋与所述减震器加强件之间形成有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根据本专利技术,从侧壁面板部向着车室内侧鼓出从而在与加强筋之间形成闭合截面的减震器加强件能够一边与加强筋协动,一边传递荷载,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身侧部的刚性、强度。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减震器加强件和加强筋协动来传递荷载,从而能够减轻所需的荷载传递能力中的加强筋的负担量,能够减小形成有加强筋的侧壁面板部或轮罩外部件的厚度。其结果是,在本专利技术中,即使是在一体成形了侧壁面板部和轮罩外部件的一体成形部件大型化的情况下,通过将该一体成形部件薄壁化也能够有效地实现轻量化。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侧部构造具有加强部件,其在所述侧壁面板部的车室内侧,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跨着所述加强筋的方式相对于所述侧壁面板部结合,所述闭合截面由外侧闭合截面和内侧闭合截面构成,所述外侧闭合截面由所述加强筋和所述加强部件构成,所述内侧闭合截面由所述加强部件和所述减震器加强件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跨着加强筋的加强部件,能够将形成于加强筋和减震器加强件之间的闭合截面划分构成为外侧闭合截面和内侧闭合截面。其结果是,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通过被划分的两个闭合截面,进一步提高形成于加强筋和减震器加强件之间的闭合截面的刚性、强度。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面板部具有没有设置所述加强筋部的平面部,以所述平面部为基准的所述加强筋向车室外侧的鼓出量随着趋向于所述加强筋的下端而逐渐变小,以所述平面部为基准的所述减震器加强件向车室内侧的鼓出量随着趋向于所述减震器加强件的下端而逐渐变大。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使加强筋的鼓出量随着趋向于其下端而逐渐减小,而逐渐减小形成于加强筋和减震器加强件之间的闭合截面的截面面积。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通过去除形成于加强筋和减震器加强件之间的闭合截面大幅变化的部位,从而去除应力集中部位。其结果是,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通过去除成为荷载的变形起点的应力集中部位,从而提高荷载传递效率。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使减震器加强件的鼓出量与加强筋相反地,随着趋向于下端而逐渐增大,由此能够与加强筋同样地去除应力集中部位,并且使形成于加强筋和减震器加强件之间的闭合截面的截面面积(车宽方向的尺寸)在上下方向的范围内大致恒定。其结果是,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通过去除应力集中部位,从而提高荷载传递效率。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侧部构造具有车顶侧梁,其在车室外侧的侧梁外部件和车室内侧的侧梁内部件之间形成有闭合截面,所述车顶侧梁以在所述侧壁面板部的上方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所述侧梁外部件与所述侧壁面板部一体成形。根据本专利技术,还能够将设在侧壁面板部的上方的侧梁外部件与侧壁面板部一体成形,从而进一步降低车身重量以及制造成本,并且进一步削减零部件个数、组装工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身侧部构造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侧壁面板部,其沿着车辆上下方向设在车辆的车身后侧部;轮罩外部件,其与所述侧壁面板部一体成形,并且从所述侧壁面板部向着车室外侧鼓出;轮罩内部件,其与所述轮罩外部件结合,并从所述侧壁面板部向着车室内侧鼓出;密封部,其将所述轮罩外部件和所述轮罩内部件之间密封;和加强筋,其在从所述密封部向上方离开的位置上沿车辆的大致上下方向延伸,并使所述侧壁面板部的一部分向车室外侧鼓出而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1.19 JP 2013-2388381.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
侧壁面板部,其沿着车辆上下方向设在车辆的车身后侧部;
轮罩外部件,其与所述侧壁面板部一体成形,并且从所述侧壁面
板部向着车室外侧鼓出;
轮罩内部件,其与所述轮罩外部件结合,并从所述侧壁面板部向
着车室内侧鼓出;
密封部,其将所述轮罩外部件和所述轮罩内部件之间密封;和
加强筋,其在从所述密封部向上方离开的位置上沿车辆的大致上
下方向延伸,并使所述侧壁面板部的一部分向车室外侧鼓出而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减震器加强件,其与所述侧壁面板部结合而向车室内侧鼓
出,并且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下端与所述轮罩内部件结合,
所述加强筋设在相对于所述减震器加强件而沿着车宽方向重叠
的位置上,在所述加强筋与所述减震器加强件之间形成有沿车辆上下
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有加强部件,其在所述侧壁面板部的车室内侧,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老原大辅泉佳孝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