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8875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连接器,其流体通路的体积实际上不会随着阀体的开闭而发生变化。该连接器包括:大致圆筒状的连接器主体;配置在连接器主体的一侧开口端上的由弹性材料构成的阀体;和连接器主体同轴配置在连接器主体的阀体侧外周部上、可在连接器主体的轴向上移动的大致圆筒状的连接部件。(*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各种医疗设备和输液容器、送液器具等中连接管体用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连接管体用的连接器,包括壳和安装在该壳的连接口上的由弹性材料构成的阀体,该阀体可靠地将上述管体和连接器连接起来。在上述管体内流动的流体(液体等)被输送到连接器内。现在,关于这种连接器,例如大家知道的有特开平9-108361号公报中揭示的连接器。这种连接器,包括具有皱纹状部分(皱纹部分)的阀体。管体与连接器连接时,该管体使阀体的上述皱纹部分收缩,阀体的端面便被按压在管体上。于是,可防止从阀体的狭缝泄漏液体。但是,上述现有的连接器中,当管体与连接器连接时,阀体收缩,阀体内部的流路体积,即连接器的流路体积比阀体关闭时减小,因此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将上述连接器连接在留置于血管中的导管上使用时,将管体与连接器相连接,从该管体通过连接器将抗血液凝固剂注入导管内,然后,将管体从连接器上取下,阀体的皱纹管部分伸长,于是连接器的流路体积增加,这时因负压作用,血液被吸入导管内。于是,血液在导管内凝固而产生血栓,导管堵塞而不能使用。因此,必须拔掉该导管,使得手术次数增加等,从而增加患者的负担。专利技术的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这种连接器的流体通路的体积实际上不随阀体的开关而变化。该目的由以下(1)~(17)项的本专利技术来实现。(1)连接器包括以下部分两端开口的大致筒状的连接器主体,其内部具有流体通路;阀体,它配置在该连接器主体一侧的开口端,由弹性材料构成,用于在连接器主体与要连接的管体连接时,连接器主体内的上述流体通路开口,在不连接时闭口;呈大致筒状的连接部件,它和连接器主体同轴配置在上述连接器主体的上述阀体侧外周部上,可在连接器主体的轴向上移动。(2)上述(1)的连接器,上述阀体因管体的推压力作用,在上述管体不插通阀体内部的情况下开口。管体通常具有随着向前端方向接近而逐渐减小的锥形外周面。管体还具有联锁套,且在连接器的连接部件的端部形成有凸缘,若将它们卡合起来,则可更稳定地保持连接状态。(3)上述(1)或(2)所述的连接器,通过将上述管体嵌合在上述连接部件的开口上而连接、保持管体。(4)上述(1)~(3)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具有将上述连接部件向连接器主体侧推压的施力机构。(5)上述(4)所述的连接器,上述施力机构由螺旋弹簧、皱纹管状弹簧或台阶状弹簧构成。(6)上述(1)~(5)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具有限制上述连接部件位置的位置限制机构,上述管体不与上述连接口连接时,使上述阀体的一部分露出在上述连接口附近。(7)上述(1)~(6)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上述阀体具有形成有狭缝部的被推压部,该狭缝部受到上述管体的推力便开口。(8)上述(7)项所述的连接器,上述被推压部在上述管体的前端面所接触一侧的表面和里侧的表面的至少一方上设有弯曲凸面。(9)上述(7)项所述的连接器,上述被推压部在上述管体的前端面所接触一侧的表面上具有弯曲凹面。(10)上述(7)~(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上述被推压部的上述管体的前端面所接触一侧的里侧表面是平坦的。(11)上述(9)项所述的连接器,上述被推压部的上述管体的前端面所接触一侧的里侧表面上具有弯曲凸面。(12)上述(7)或(8)项所述的连接器,上述被推压部的上述管体的前端面所接触一侧的表面是平面。(13)上述(1)~(6)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上述阀体具有形成有狭缝部的被推压部,该狭缝部在自然状态时是开口的,上述管体和连接器主体不连接时,上述阀体的形状被连接部件限制,于是上述狭缝部闭塞。(14)上述(13)项所述的连接器,上述被推压部在俯视时的外形,在自然状态时为非圆形,上述阀体的形状被上述连接部件限制时,呈大致圆形。(15)上述(7)项所述的连接器,上述被推压部在上述管体前端面所接触的一侧具有第1凸部。(16)上述(15)项所述的连接器,上述第1凸部呈大致圆顶状。(17)上述(15)项或(16)项所述的连接器,上述被推压部在上述第1凸部的里侧具有第2凸部,该第2凸部朝着与该第1凸部相反的方向突出。(18)上述(17)项所述的连接器,上述笫2凸部呈大致半球状。(19)上述(1)~(18)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结构为,从配置在上述连接器主体一端上的上述阀体与上述管体的接触面开始到另一端开口之间所限定的上述连接器主体的流体通路距离,在上述管体与连接器主体连接前后,实际上不会因阀体的开闭而产生变化。(20)上述(1)-(1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结构为,在上述管体和连接器主体连接前后,上述连接器主体的上述流体通路的体积实际上不变。附图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的实施例1,是表示管体未连接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的实施例1,是表示管体连接状态的断面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阀体的构成例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的实施例2,是表示管体未连接的状态的侧面局部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的实施例2,是表示管体连接状态的侧面局部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的实施例3,是表示管体未连接的状态的侧面局部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的实施例3,是表示管体连接状态的侧面局部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的实施例4,是表示管体未连接状态的侧面局部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的实施例4,是表示管体连接状态的侧面局部剖视图。图10(A)、图10(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阀体的构成例的俯视图及其侧面局部剖视图。图11(A)、图11(B)是图10所示的阀体,是以其中心轴为回转中心回转90°时的俯视图及其侧面局部剖视图。图12是图10所示的阀体,是表示管体连接起来的状态的侧面局部剖视图。图13(A)、图13(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阀体的构成例的俯视图及其侧面局部剖视图。图14是图13所示的阀体,是表示管体连接起来的状态的侧面局部剖视图。图15(A)、图15(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阀体的构成例的俯视图及其侧面局部剖视图。图16(A)、图16(B)是图15所示的阀体,是表示该阀体的形状被连接部件限制时的状态的俯视图及其侧面局部剖视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的实施例5,是表示管体未连接状态的侧剖视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的实施例5,是表示管体连接的状态的侧剖视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的实施例6,是表示管体未连接状态的侧剖视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的实施例6,是表示管体连接状态的侧剖视图。图21是表示具有数个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的其他形式例的侧剖视图。实施专利技术的优选形式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作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形式不局限于图示的形式。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第1种形式的例子示于图1~图3。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1包括以下几部分两端开口(241及221)的大致圆筒状的连接器主体1,其内部具有流体通路(下称流路)21;由弹性材料制成的阀体5,它配置在该连接器主体2的一端的开口221端上,用于在连接器主体2和要连接的管体6连接时,使连接器主体2内的上述流路21开口,不连接时闭口;呈大致圆筒状的管体连接部件3,它和上述连接器主体2同轴配置在连接器主体2的上述阀体5一侧的外周部上,可在连接器主体2的轴向上移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主体2的内径(流路21的直径),通常和要连接的管体6前端部的外径几乎相等,不会比该外径大,因此,实际上被连接的管体6不会贯通阀体5而插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包括:内部具有流体通路、两端开口的大致圆筒状的连接器主体;配置在该连接器主体一侧的开口端上,在连接器主体与要连接的管体连接时,打开连接器主体内的上述流体通路,不连接时关闭通路用的由弹性材料构成的阀体;可在连接器主体的轴向上移动地和连接器主体同轴配置在上述连接器主体的上述阀体侧外周部上、呈大致筒状的连接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菱川资文
申请(专利权)人:泰尔茂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