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全自动绝缘油溶解气体分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8842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03:41
本发为一种便携全自动绝缘油溶解气体分析设备,包括气源接口、气路系统、控制模块、检测模块和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包括滤波器和变压器,电源模块为整个设备供电,气源接口通过气路系统连接检测模块,控制模块控制电磁阀和四通阀的开闭,该分析设备还包括脱气模块,脱气模块与气路系统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进样方便:该方法可实现绝缘油气相色谱的自动分析,分析时只需进样一次,其余操作自动进行;分析灵敏度高:通过动态顶空脱气法对样品油脱气,通过热导检测器和氢焰检测器实现特征气体的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设备简单,便于携带:实现了色谱的全自动分析,实施所需设备方便携带,可以很容易的携带到现场快速分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绝缘油气相色谱法分析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全自动绝缘油溶解气体分析设备
技术介绍
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的含量是变压器等大型油电气设备投运前的一个重要验收指标,也是衡量充油设备运行状况的一个重要依据。油中溶解气体含量的变化趋势反映了设备的潜伏性缺陷,所以越来越受到发电厂、供电局等电力生产单位的重视。当前,市面上的便携式检测设备分光声光谱法和色谱法。光声光谱法设备可实现全自动分析,但烃类的最小检测浓度在1μL/L左右,达不到“GB/T17623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标准的要求。色谱法设备最小检测浓度能达到国标要求,但需要先通过振荡脱气,再将气样转移进样,操作繁琐,容易引入误差,不能实现全自动化,而且分析周期长,振荡脱气时间加色谱分析时间接近1小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针对目前市面上的便携式油色谱分析仪器操作复杂、灵敏度低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便携全自动绝缘油溶解气体分析设备,可以自动分析绝缘油中的溶解气体,分析灵敏度高,设备简单,体积小,便于携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便携全自动绝缘油溶解气体分析设备,包括气源接口、气路系统、控制模块、检测模块和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包括滤波器和变压器,电源模块为整个设备供电,气源接口通过气路系统连接检测模块,气路系统包括多个电磁阀、多个EPC和四通阀,检测模块包括依次相连的色谱柱、第一热导检测器TCD和镍氢焰检测单元NiFID,控制模块控制电磁阀和四通阀的开闭,所述便携全自动绝缘油溶解气体分析设备还包括脱气模块,脱气模块包括进油口、进油阀、排油阀、定油管和脱气柱,进油口连接进油阀输入端,进油阀包括两个输出端,一端连接脱气柱的输入端,另一端连接定油管,定油管的另一侧连接排油阀,排油阀和脱气柱的输出端连接至气路系统。所述检测模块输入端连接至四通阀第四接口,检测模块与四通阀之间设有进样口,进样口和进油口通过注射方式进样或进油。所述气源接口有三个端口,分别连接氮气源、氢气源和空气源。所述氮气源端口输出两条支路:支路一:氮气源端口经载气电磁阀、第一EPC、第一电磁阀、定气管连接至四通阀第三接口,第一EPC与第一电磁阀之间通过气阻连接至四通阀第二接口,四通阀第一接口通过第二热导检测器TCD连接至大气中;支路二:氮气源端口经第二EPC、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连接至第一电磁阀。所述氢气源端口经氢气电磁阀、第三EPC连接至镍氢焰检测单元NiFID。所述空气源端口输出两条支路:支路三:空气源端口经气阻管连接至第二电磁阀;支路四:空气源端口经第四EPC连接至镍氢焰检测单元NiFID。所述脱气模块的脱气柱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三电磁阀和第一电磁阀之间,排油阀连接至第三电磁阀。所述气源集成设置为气源模块,包括一个净化器,气源模块采用快插式软管与气路系统连通。所述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转换为电信号,电信号经放大器处理后,通过USB信号输出端口或WiFi接口输出给工作站。所述定油管、色谱柱、热导检测器集成放置在体积较小的柱箱内,所述镍氢焰检测单元NiFID包括集成设置的镍氢焰检测器、转化炉和加热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操作简单,进样方便:该方法可实现绝缘油气相色谱的自动分析,分析时只需进样一次,其余操作自动进行;2.分析灵敏度高:通过动态顶空脱气法对样品油脱气,通过热导检测器和氢焰检测器实现特征气体的检测,最小检测浓度完全达到“GB/T17623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标准的要求;3.本专利技术设备简单,便于携带:实现了色谱的全自动分析,实施所需设备方便携带,可以很容易的携带到现场快速分析;4.本专利技术各元器件集成设置,设备体积小;定油管、色谱柱、高灵敏度热导检测器集合放置在体积较小的柱箱内,为了节省转化炉与氢焰检测器的空间,将氢焰检测器与转化炉整合成为一个镍氢焰检测单元,共用加热器件,缩小了模块体积,气源模块与主机集成在一个可移动式箱体内,实现了气源、主机的一体性,方便使用,减小了整机的体积。气源模块采用快插式软管与主机连通,由于软管的形状可变性,气路与油路占用空间极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总体结构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总体结构后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总体结构左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气路连接关系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整体外形示图;具体实施方式:依照以下的附图详细说明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图中标号含义如下:1-进油口,2-脱气柱,3-进样口,4-色谱柱,5-镍氢焰检测单元NiFID,6-第四EPC,7-排油阀,8-第二EPC,9-第一EPC,10-载气电磁阀,11-第三EPC,12-氢气电磁阀,13-控制模块,14-净化器,15-主板,16-开关电源,17-滤波器,18-变压器,19-放大器,20-点火板,21-USB信号输出端口,22-电源插口,23-轴流风机,100-氮气源,101-气阻,102-四通阀,103-第二TCD,104-第一电磁阀,105-第二电磁阀,106-第三电磁阀,107-定气管,108-第一TCD,201-进油阀,202-定油管,203-排油口,300-氢气源,400-空气源,401-气阻管。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全自动绝缘油溶解气体分析设备,包括气源接口、气路系统、控制模块13、检测模块和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包括滤波器17和变压器18,220V电压经滤波器17滤波和变压器18变压后为整个设备供电,气源接口通过气路系统连接检测模块,气路系统包括多个电磁阀、多个EPC和四通阀102,检测模块包括依次相连的色谱柱4、第一热导检测器TCD108和镍氢焰检测单元NiFID5,控制模块13控制电磁阀和四通阀102的开闭,便携全自动绝缘油溶解气体分析设备还包括脱气模块,脱气模块包括进油口1、进油阀201、排油阀7、定油管202和脱气柱2,排油阀7输出端口连接排油口203,进油口1连接进油阀201输入端,进油阀201包括两个输出端,一端连接脱气柱2的输入端,另一端连接定油管202,定油管202的另一侧连接排油阀7,排油阀7和脱气柱2的输出端连接至气路系统。四通阀102有四个接口,分别为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四通阀断电时,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连通,第三接口与第四接口连通;四通阀通电时,第一接口与第三接口连通,第二接口与第四接口连通。检测模块输入端连接至四通阀102第四接口,检测模块与四通阀102之间设有进样口3,进样口3和进油口1通过注射方式进样或进油。气源接口有三个端口,分别连接氮气源100、氢气源300和空气源400。氮气源100端口输出两条支路:支路一:氮气源100端口经载气进油阀阀0、第一EPC9、第一进油阀阀04、定气管107连接至四通阀第三接口,第一EPC9与第一进油阀阀04之间通过气阻101连接至四通阀第二接口,四通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携全自动绝缘油溶解气体分析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全自动绝缘油溶解气体分析设备,包括气源接口、气路系统、控制模块、检测模块和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包括滤波器和变压器,电源模块为整个设备供电,气源接口通过气路系统连接检测模块,气路系统包括多个电磁阀、多个EPC和四通阀,检测模块包括依次相连的色谱柱、第一热导检测器TCD和镍氢焰检测单元NiFID,控制模块控制电磁阀和四通阀的开闭,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全自动绝缘油溶解气体分析设备还包括脱气模块,脱气模块包括进油口、进油阀、排油阀、定油管和脱气柱,进油口连接进油阀输入端,进油阀包括两个输出端,一端连接脱气柱的输入端,另一端连接定油管,定油管的另一侧连接排油阀,排油阀和脱气柱的输出端连接至气路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全自动绝缘油溶解气体分析设备,包括气源接口、气路系统、控制模块、检测模块和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包括滤波器和变压器,电源模块为整个设备供电,气源接口通过气路系统连接检测模块,气路系统包括多个电磁阀、多个EPC和四通阀,检测模块包括依次相连的色谱柱、第一热导检测器TCD和镍氢焰检测单元NiFID,控制模块控制电磁阀和四通阀的开闭,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全自动绝缘油溶解气体分析设备还包括脱气模块,脱气模块包括进油口、进油阀、排油阀、定油管和脱气柱,进油口连接进油阀输入端,进油阀包括两个输出端,一端连接脱气柱的输入端,另一端连接定油管,定油管的另一侧连接排油阀,排油阀和脱气柱的输出端连接至气路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全自动绝缘油溶解气体分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输入端连接至四通阀第四接口,检测模块与四通阀之间设有进样口,进样口和进油口通过注射方式进样或进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全自动绝缘油溶解气体分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接口有三个端口,分别连接氮气源、氢气源和空气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全自动绝缘油溶解气体分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源端口输出两条支路:
支路一:氮气源端口经载气电磁阀、第一EPC、第一电磁阀、定气管连接至四通阀第三接口,第一EPC与第一电磁阀之间通过气阻连接至四通阀第二接口,四通阀第一接口通过第二热导检测器TCD连接至大气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宝玉纪波孟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