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管可自进的套丝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88049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03:27
一种长管可自进的套丝机,本申请底座上有套丝机主体,底座前后各有一个辅助支架,底座前后两侧各有一对限位杆,限位杆的端部通过松紧件与辅助支架相连,辅助支架的两个侧支撑板上端与松紧带两端相连,辅助支架的两个侧支撑板之间有电机,电机的转轴通过拉线与移动车相连,辅助支架外侧有导轨板,导轨板内有移动车,移动车下方有一对转轴,每个转轴的端部各有一个滚轮,移动车上有固定环,固定环上方中部有压紧杆,压紧杆上套有调节件,压紧杆下端有柔性压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套丝机的套丝机主体前后两侧各有一个辅助支架和移动车,长管通过固定环固定,套丝过程中长管通过移动车带动缓慢进入,套丝结束后通过回位弹簧进行回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套丝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长管可自进的套丝机
技术介绍
套丝机主要用于管道安装,过去主要是采用手动套丝,后来虽然引进套丝机,但是整个操作过程中仍然需要两个拿住长管的两端,来进行套丝以防止套丝过程发生错误,影响整个管件的管件质量,并且劳动强度高,人工投入大,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长管可自进的套丝机,该套丝机的套丝机主体前后两侧各有一个辅助支架和移动车,长管通过固定环固定,套丝过程中长管通过移动车带动缓慢进入,套丝结束后通过回位弹簧进行回位,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长管可自进的套丝机,包括套丝机主体、辅助支架、底座、松紧带、限位杆、导轨板、电机、拉线、固定环、压紧杆、柔性压块、移动车、滚轮和连接杆,所述底座上有套丝机主体,所述底座前后各有一个辅助支架,所述底座前后两侧各有一对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端部通过松紧件与辅助支架相连,所述辅助支架的两个侧支撑板上端与松紧带两端相连,所述辅助支架的两个侧支撑板之间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通过拉线与移动车相连,所述辅助支架外侧有导轨板,所述导轨板内有移动车,所述移动车下方有一对转轴,每个转轴的端部各有一个滚轮,所述移动车的滚轮在导轨板内移动车通过滚轮在导轨板内运动,所述移动车上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方中部有压紧杆,所述压紧杆上套有调节件,所述压紧杆下端有柔性压块,套丝过程中柔性压块压紧待套丝钢管,待套丝钢管在松紧带上并穿过套丝机主体。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轨板外侧端有挡板,所述挡板通过回位弹簧与移动车相连,设置回位弹簧后当完成套丝可通过回位弹簧将移动车拉回至原位。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为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的两个转轴通过拉线与移动车的两个连接杆的端部相连,为了保证工作平稳,可使用双头电机通过两个拉线进行移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丝机主体内的套丝齿轮通过可拆卸方式安装在套丝机主体内,考虑不同长管管径不同,套丝机主体内套丝齿轮可采用可拆卸方式安装在套丝机内。本专利技术一种长管可自进的套丝机,该套丝机的长管放在两个辅助支架和两个移动车上,移动车通过辅助支架内双头电机带动,采用双头电机可使得移动车受力更为均匀,移动平稳,移动完成后电机反转,移动车通过回位弹簧回复到原来位置,整个操作极为方便便捷,一个人即可完成大大提高了套丝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示意图;图示说明:1、套丝机主体;2、辅助支架;3、待套丝钢管;4、底座;5、松紧带;6、限位杆;7、松紧件;8、导轨板;9、挡板;10、双头电机;11、拉线;12、回位弹簧;13、固定环;14、压紧杆;15、柔性压块;16、调节件;17、移动车;18、滚轮;19、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长管可自进的套丝机,该套丝机的套丝机主体前后两侧各有一个辅助支架和移动车,长管通过固定环固定,套丝过程中长管通过移动车带动缓慢进入,套丝结束后通过回位弹簧进行回位。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长管可自进的套丝机,包括套丝机主体1、辅助支架2、底座4、松紧带5、限位杆6、导轨板8、电机、拉线11、固定环13、压紧杆14、柔性压块15、移动车17、滚轮18和连接杆19,所述底座4上有套丝机主体1,所述底座4前后各有一个辅助支架2,所述底座4前后两侧各有一对限位杆6,所述限位杆6的端部通过松紧件7与辅助支架2相连,所述辅助支架2的两个侧支撑板上端与松紧带5两端相连,所述辅助支架2的两个侧支撑板之间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通过拉线11与移动车17相连,所述辅助支架2外侧有导轨板8,所述导轨板8内有移动车17,所述移动车17下方有一对转轴,每个转轴的端部各有一个滚轮18,所述移动车17的滚轮18在导轨板8内移动车17通过滚轮18在导轨板8内运动,所述移动车17上有固定环13,所述固定环13上方中部有压紧杆14,所述压紧杆14上套有调节件16,所述压紧杆14下端有柔性压块15,套丝过程中柔性压块15压紧待套丝钢管3,待套丝钢管3在松紧带5上并穿过套丝机主体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长管可自进的套丝机,包括套丝机主体1、辅助支架2、底座4、松紧带5、限位杆6、导轨板8、电机、拉线11、固定环13、压紧杆14、柔性压块15、移动车17、滚轮18和连接杆19,所述底座4上有套丝机主体1,所述套丝机主体1内的套丝齿轮通过可拆卸方式安装在套丝机主体1内,考虑不同长管管径不同,套丝机主体内套丝齿轮可采用可拆卸方式安装在套丝机内,所述底座4前后各有一个辅助支架2,所述底座4前后两侧各有一对限位杆6,所述限位杆6的端部通过松紧件7与辅助支架2相连,所述辅助支架2的两个侧支撑板上端与松紧带5两端相连,所述辅助支架2的两个侧支撑板之间有电机,所述电机为双头电机10,所述双头电机10的两个转轴通过拉线11与移动车17的两个连接杆的端部相连,为了保证工作平稳,可使用双头电机通过两个拉线进行移动,所述辅助支架2外侧有导轨板8,所述导轨板8内有移动车17,所述移动车17下方有一对转轴,每个转轴的端部各有一个滚轮18,所述移动车17的滚轮18在导轨板8内移动车17通过滚轮18在导轨板8内运动,所述移动车17上有固定环13,所述固定环13上方中部有压紧杆14,所述压紧杆14上套有调节件16,所述压紧杆14下端有柔性压块15,套丝过程中柔性压块15压紧待套丝钢管3,待套丝钢管3在松紧带5上并穿过套丝机主体,所述导轨板8外侧端有挡板9,所述挡板9通过回位弹簧12与移动车17相连,设置回位弹簧后当完成套丝可通过回位弹簧将移动车拉回至原位1。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长管可自进的套丝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长管可自进的套丝机,包括套丝机主体(1)、辅助支架(2)、底座(4)、松紧带(5)、限位杆(6)、导轨板(8)、电机、拉线(11)、固定环(13)、压紧杆(14)、柔性压块(15)、移动车(17)、滚轮(18)和连接杆(1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上有套丝机主体(1),所述底座(4)前后各有一个辅助支架(2),所述底座(4)前后两侧各有一对限位杆(6),所述限位杆(6)的端部通过松紧件(7)与辅助支架(2)相连,所述辅助支架(2)的两个侧支撑板上端与松紧带(5)两端相连,所述辅助支架(2)的两个侧支撑板之间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通过拉线(11)与移动车(17)相连,所述辅助支架(2)外侧有导轨板(8),所述导轨板(8)内有移动车(17),所述移动车(17)下方有一对转轴,每个转轴的端部各有一个滚轮(18),所述移动车(17)的滚轮(18)在导轨板(8)内移动车(17)通过滚轮(18)在导轨板(8)内运动,所述移动车(17)上有固定环(13),所述固定环(13)上方中部有压紧杆(14),所述压紧杆(14)上套有调节件(16),所述压紧杆(14)下端有柔性压块(15),套丝过程中柔性压块(15)压紧待套丝钢管(3),待套丝钢管(3)在松紧带(5)上并穿过套丝机主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管可自进的套丝机,包括套丝机主体(1)、辅助支架(2)、底座(4)、松紧带(5)、限位杆(6)、导轨板(8)、电机、拉线(11)、固定环(13)、压紧杆(14)、柔性压块(15)、移动车(17)、滚轮(18)和连接杆(1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上有套丝机主体(1),所述底座(4)前后各有一个辅助支架(2),所述底座(4)前后两侧各有一对限位杆(6),所述限位杆(6)的端部通过松紧件(7)与辅助支架(2)相连,所述辅助支架(2)的两个侧支撑板上端与松紧带(5)两端相连,所述辅助支架(2)的两个侧支撑板之间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通过拉线(11)与移动车(17)相连,所述辅助支架(2)外侧有导轨板(8),所述导轨板(8)内有移动车(17),所述移动车(17)下方有一对转轴,每个转轴的端部各有一个滚轮(18),所述移动车(17)的滚轮(18)在导轨板(8)内移动车(17)通过滚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堂唐兵传张贵廷李盛靳亚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