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金属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8716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0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细金属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超细金属陶瓷材料以Ti(C,N)为硬质相,面心立方结构的Co为粘结相,(W,Mo,Ta)C固溶体为润湿相;所述超细金属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W,Mo,Ta)C固溶体制备、粘结润湿相制备、真空球磨、金属陶瓷粉末制备、成型、低压烧结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高致密、高强韧的金属陶瓷材料,其硬度平均可达HRA92.9,抗弯强度平均可达2200MPa,断裂韧性平均可达12 MPa·m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陶瓷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超细金属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航空航天、军事、能源、汽车、电子等工业的高速发展,对现代制造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效、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加工材料成为了现代高端制造业的必然选择。Ti(C,N)基金属陶瓷材料是结合钒钛资源发展起来的一类新材料,具有密度低、高温性能耐磨性好和低热导率等优点,是现代工具材料的最佳选择。我国对Ti(C,N)基金属陶瓷材料的研发早已起步,已逐步形成了钛的碳氮化物、金属陶瓷材料和工具制品的完整产业链,但材料及制备的关键技术与国外相比仍有差距。目前我国制造行业所使用的高端金属陶瓷工具90%以上依赖从欧美及日本进口,技术差距很大。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13年金属陶瓷刀具进口费用近50亿人民币,进口额还在逐年上升。因此,自主研发高端金属陶瓷材料是对我国制造业来说迫在眉睫的工作。我国钛资源丰富,为Ti(C,N)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开发应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并且其开发和利用可有效解决钨资源枯竭难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金属陶瓷是硬质(陶瓷)相和强韧(粘接)相组织结构的一种复合材料。金属陶瓷中陶瓷相是多晶烧结材料,其致命弱点是脆性大、韧性不足。因此对高性能金属陶瓷材料的设计主要方向是克服脆性及提高韧性。金属陶瓷的陶瓷材料的强韧化方法主要有:颗粒增韧、纤维增韧、相变强化、晶须增韧等,此外最重要的,是在陶瓷相中引入的韧性金属作为粘结相,这也是“金属”陶瓷名称的缘由。目前,国内外研究最多的是细晶粒及纳米化,最新成果显示,微纳米金属陶瓷材料能缓解硬度与强度之间的矛盾,抗弯强度(TRS)能达2100Mpa左右,硬度可达92.7HRA左右,其综合性能显著优于普通金属陶瓷。但硬度与强度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如何设计材料结构,解决金属陶瓷的韧性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粘结相作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主要成分,对其强韧性起主要作用,是新合金材料设计应考虑的关键环节。在以往的报道中,Ti(C,N)基金属陶瓷多以Ni为粘结相,但Ni的含量过高将形成脆性相Ni3M。Ni、Co具有相似的力学性能。Co韧性更优,对硬质相的润湿性优于Ni且其固溶效果好。但有报道显示,粘结相中Co过多时,会使得金属相与硬质相原子间的不匹配度增大,使陶瓷体韧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细金属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制备高致密、高强韧的金属陶瓷材料。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细金属陶瓷材料,所述超细金属陶瓷材料以Ti(C,N)为硬质相,面心立方结构的Co为粘结相,(W,Mo,Ta)C固溶体为润湿相;所述超细金属陶瓷材料的组成及质量百分比为:Ti(C,N)45%~50%,面心立方结构的Co16%~20%,(W,Mo,Ta)C固溶体30%~35%;所述超细金属陶瓷材料具有以下2θ角所示的X射线衍射峰:36.59°±0.2°、41.98°±0.2°、43.57°±0.2°、72.93°±0.2°、76.68°±0.2°、43.97°±0.2°、50.86°±0.2°、75.33°±0.2°。进一步,所述Ti(C,N)为Ti(C0.7,N0.3),平均粒径为300~400nm。进一步,所述面心立方结构的Co平均粒径为100~300nm。进一步,所述(W,Mo,Ta)C固溶体的平均粒径为80~300nm,其中钨、钼、钽和碳的原子摩尔比为3~5∶2~3∶1.5~2∶6.5~10。上述超细金属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W,Mo,Ta)C固溶体制备:称取钨粉、钼粉、钽粉以及石墨粉,并加入稀土Re,所述稀土Re为铈族稀土中的至少一种的氧化物,然后将原料与碳化钨球一起装入不锈钢真空球磨罐进行高能球磨,再将反应产物放入高温气氛炉中,在氮氢混合气体气氛下,于800~900℃条件下进行热化合反应,得到(W,Mo,Ta)C固溶体粉末;(2)粘结润湿相制备:按比例称取面心立方结构的Co粉以及步骤(1)得到的(W,Mo,Ta)C固溶体,然后混合球磨,球磨后将料浆卸出后进行喷雾制粒,获得粘结润湿相粉末并置于管式还原炉中通H2还原;(3)真空球磨:按比例将Ti(C,N)粉末与步骤(2)得到的粘结润湿相粉末混合,然后真空球磨;(4)金属陶瓷粉末制备:将步骤(3)真空球磨后的料浆卸出后进行喷雾干燥后制得粒度均匀、流动性良好的金属陶瓷粉末;(5)成型:将步骤(4)得到的金属陶瓷粉末装入模具中进行模压成型;(6)低压烧结:将步骤(5)得到的压坯装入低压烧结炉中进行低压烧结。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球磨时加入占粉体质量3%~5%的分散剂,以酒精为球磨介质,WC-Co-Ti(C0.7,N0.3)陶瓷球为研磨体,球料比为1∶6~8,球磨速度为500~600转/min,球磨时间为3~5h;所述分散剂为CeO2与VC以3∶1的质量比混合制成,其平均粒度为100~200nm。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通H2还原时H2流量为50~150ml/min,还原温度为300~400℃,还原时间为1~3h。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真空球磨时加入占粉体质量30%~50%的石蜡,以酒精为球磨介质,WC-Co-Ti(C0.7,N0.3)陶瓷球为研磨体,球料比为1∶5~8,球磨时间为48~96h。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采用双向压机进行模压成型,双向加压,持压10~20s,采用二次加压工艺,压制力为100~160KN。进一步,所述步骤(6)中,按以下工艺进行低压烧结:脱蜡1~2h,温度400℃;分1100℃、1200℃和1300℃三段固相烧结,每段保温30~90min;液相烧结温度1410~1500℃,于烧结结束前15~25min充入4~6MPa氩气,直至烧结完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钴在常温下通常表现为2种混合结构:以密排六方(α-Co)结构为主,混合面心立方(β-Co)结构。本专利技术从金属的结构和性能的角度分析,发现β-Co具备比α-Co更优异的强韧性:只有3个滑移系α-Co较有12个滑移系的β-Co韧性差,且β-Co与Ti(C,N)结构相同,匹配度高于α-Co,结构优势明显;另外,β-Co具备独特的退火孪晶,比α-Co表现出更好的强韧性能,退火孪晶的CSL(coincidencesitelattice)晶界可以有效阻挡裂纹,减少晶界断裂,提高材料的延展性。因此,本专利技术以面心立方结构β-Co作为粘结相的金属陶瓷具备比其他粘结相金属陶瓷更优异的强韧性。2、金属镍因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超细金属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细金属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金属陶瓷材料以Ti (C,N) 为硬质相,面心立方结构的Co为粘结相,(W,Mo,Ta)C固溶体为润湿相;所述超细金属陶瓷材料的组成及质量百分比为:Ti (C,N) 45%~50%,面心立方结构的Co 16%~20%,(W,Mo,Ta)C固溶体30%~35%;所述超细金属陶瓷材料具有以下2θ角所示的X射线衍射峰:36.59°±0.2°、41.98°±0.2°、43.57°±0.2°、72.93°±0.2°、76.68°±0.2°、43.97°±0.2°、50.86°±0.2°、75.33°±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细金属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金属陶瓷材料以Ti(C,N)为硬质相,面心立方结构的Co为粘结相,(W,Mo,Ta)C固溶体为润湿相;所述超细金属陶瓷材料的组成及质量百分比为:Ti(C,N)45%~50%,面心立方结构的Co16%~20%,(W,Mo,Ta)C固溶体30%~35%;所述超细金属陶瓷材料具有以下2θ角所示的X射线衍射峰:36.59°±0.2°、41.98°±0.2°、43.57°±0.2°、72.93°±0.2°、76.68°±0.2°、43.97°±0.2°、50.86°±0.2°、75.33°±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金属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Ti(C,N)为Ti(C0.7,N0.3),平均粒径为300~4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金属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心立方结构的Co平均粒径为100~3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金属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W,Mo,Ta)C固溶体的平均粒径为80~300nm,其中钨、钼、钽和碳的原子摩尔比为3~5:2~3:1.5~2:6.5~10。
5.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超细金属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W,Mo,Ta)C固溶体制备:称取钨粉、钼粉、钽粉以及石墨粉,并加入稀土Re,所述稀土Re为铈族稀土中的至少一种的氧化物,然后将原料与碳化钨球一起装入不锈钢真空球磨罐进行高能球磨,再将反应产物放入高温气氛炉中,在氮氢混合气体气氛下,于800~900℃条件下进行热化合反应,得到(W,Mo,Ta)C固溶体粉末;
(2)粘结润湿相制备:按比例称取面心立方结构的Co粉以及步骤(1)得到的(W,Mo,Ta)C固溶体,然后混合球磨,球磨后将料浆卸出后进行喷雾制粒,获得粘结润湿相粉末并置于管式还原炉中通H2还原;
(3)真空球磨:按比例将Ti(C,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莹邓玲张艳华姜中涛涂铭旌陈慧敬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