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湘静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扭转隔震抗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8328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00:35
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扭转隔震抗拉结构,设置于下部建筑结构与上部建筑结构之间,包括上支墩、下支墩、隔震支座、第一隔震装置、第二隔震装置、第三隔震装置、第四隔震装置及滑动装置,第一隔震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一横杆、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二横杆及第一连接杆,第二隔震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架、第三固定架、第一顶靠杆、第三横杆、第三弹簧、第四弹簧、第四横杆、第四固定架及第五固定架,第三隔震装置包括第五横杆、第一钢丝、第六横杆、第二顶靠杆、第五弹簧、第六弹簧、第一支撑杆、第二连接杆及第二支撑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抗拉能力不能的问题,并且可以保证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的水平自由度及竖向自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扭转隔震抗拉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扭转隔震抗拉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概念明确、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灯优点,建筑结构的隔震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经受了实际地震的考验,随着研究的深入,高层建筑、不规则建筑越来越多的采用了隔震技术。相比较多层建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高层建筑的倾覆效应更为明显,采用隔震技术后,经受大地震作用时,高层建筑中隔震支座很有可能出现拉应力,而工程中较为常用的叠层橡胶支座的抗拉能力较低。相关规范中也规定了隔震支座的最大拉应力限定值,隔震支座较低的抗拉性能极大地限制了叠层橡胶隔震技术在高层建筑中应用和推广。为了解决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抗拉能力不足的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各种尝试,例如采用高强橡胶隔震支座、添加钢筋、调整结构及隔震支座布置、外设抗拉装置等。现有的外设抗拉装置存在对隔震支座水平自由度及竖向自由度相互耦合的问题,抗拉装置的存在还影响了隔震支座的水平减震系数,现有的分离式抗拉装置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影响,但由于距离隔震支座一定距离,并不能充分限制隔震支座的拉伸位移,为此,解决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抗拉能力不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建筑工程用防扭转隔震抗拉结构。为达到本专利技术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扭转隔震抗拉结构,所述建筑工程用防扭转隔震抗拉结构设置于下部建筑结构与上部建筑结构之间,其包括上支墩、位于所述上支墩下方的下支墩、位于所述上支墩与下支墩之间的隔震支座、位于所述隔震支座一侧的第一隔震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隔震装置一侧的第二隔震装置、位于所述第二隔震装置一侧的第三隔震装置、位于所述第三隔震装置一侧的第四隔震装置及位于所述第四隔震装置一侧的滑动装置,所述上支墩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所述上支墩与上部建筑结构连接,所述下支墩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所述下支墩与所述下部建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隔震支座呈竖直状,所述隔震支座的上端与上支墩固定连接,所述隔震支座的下端与所述下支墩连接,所述第一隔震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一侧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上方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方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弹簧上方的第二横杆及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上方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隔震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架一侧的第三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架下方的第一顶靠杆、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架下方的第三横杆、位于所述第三横杆上方的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横杆下方的第四弹簧、位于所述第四弹簧下方的第四横杆、位于所述第四横杆一侧的第四固定架及位于所述第四横杆下方的第五固定架,所述第三隔震装置包括第五横杆、位于所述第五横杆下方的第一钢丝、位于所述第一钢丝下方的第六横杆、位于所述第六横杆一侧的第二顶靠杆、位于所述第二顶靠杆下方的第五弹簧、位于所述第二顶靠杆一侧的第六弹簧、位于所述第六弹簧下方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一侧的第二连接杆及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一侧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四隔震装置包括第六固定架、设置于所述第六固定架上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六固定架下方的第七弹簧、位于所述第七弹簧下方的第二斜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斜杆上端的第一顶靠轮、位于所述第一顶靠轮一侧的第二钢丝、位于所述第二钢丝下方的第三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上端的第一滚轮及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一侧的第三连接杆,所述滑动装置包括第一顶靠架、位于所述第一顶靠架一侧的第三斜杆、位于所述第三斜杆下方的第三钢丝、位于所述第三钢丝下方的第四斜杆、设置于所述第四斜杆下端的第二顶靠轮、位于所述第一顶靠架另一侧的第七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一顶靠架下方的第一滑块、位于所述第一滑块下方的支撑块、位于所述支撑块一侧的第八固定架及位于所述第八固定架下方的定位块。所述第一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下支墩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另一端顶靠在所述隔震支座的侧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采用H型钢构成,所述第一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与所述隔震支座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另一端顶靠在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侧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横杆采用高强度钢制成,所述第一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横杆的一端与所述隔震支座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采用高强度钢材料制成,所述第一连接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上支墩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采用高强度钢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上支墩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二固定架采用H型钢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横杆的一端顶靠在所述第二固定架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三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上部建筑结构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架采用高强度钢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顶靠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顶靠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靠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靠杆采用高强度钢材料制成。所述第三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三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采用高强度钢材料制成,所述第四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四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四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架呈凹字形,所述第四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支墩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架采用高强度钢材料制成,所述第四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四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采用高强度钢材料制成,所述第五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五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下部建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固定架采用高强度钢材料制成。所述第五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五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横杆采用高强度钢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钢丝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钢丝采用高强度钢材料制成,所述第六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六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顶靠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横杆采用高强度钢材料制成,所述第二顶靠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二顶靠杆的上端顶靠在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顶靠杆采用高强度钢材料制成,所述第五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五弹簧的下端与所述下部建筑结构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顶靠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下部建筑结构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扭转隔震抗拉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扭转隔震抗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工程用防扭转隔震抗拉结构设置于下部建筑结构与上部建筑结构之间,其包括上支墩、位于所述上支墩下方的下支墩、位于所述上支墩与下支墩之间的隔震支座、位于所述隔震支座一侧的第一隔震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隔震装置一侧的第二隔震装置、位于所述第二隔震装置一侧的第三隔震装置、位于所述第三隔震装置一侧的第四隔震装置及位于所述第四隔震装置一侧的滑动装置,所述上支墩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所述上支墩与上部建筑结构连接,所述下支墩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所述下支墩与所述下部建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隔震支座呈竖直状,所述隔震支座的上端与上支墩固定连接,所述隔震支座的下端与所述下支墩连接,所述第一隔震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一侧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上方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方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弹簧上方的第二横杆及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上方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隔震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架一侧的第三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架下方的第一顶靠杆、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架下方的第三横杆、位于所述第三横杆上方的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横杆下方的第四弹簧、位于所述第四弹簧下方的第四横杆、位于所述第四横杆一侧的第四固定架及位于所述第四横杆下方的第五固定架,所述第三隔震装置包括第五横杆、位于所述第五横杆下方的第一钢丝、位于所述第一钢丝下方的第六横杆、位于所述第六横杆一侧的第二顶靠杆、位于所述第二顶靠杆下方的第五弹簧、位于所述第二顶靠杆一侧的第六弹簧、位于所述第六弹簧下方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一侧的第二连接杆及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一侧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四隔震装置包括第六固定架、设置于所述第六固定架上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六固定架下方的第七弹簧、位于所述第七弹簧下方的第二斜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斜杆上端的第一顶靠轮、位于所述第一顶靠轮一侧的第二钢丝、位于所述第二钢丝下方的第三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上端的第一滚轮及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一侧的第三连接杆,所述滑动装置包括第一顶靠架、位于所述第一顶靠架一侧的第三斜杆、位于所述第三斜杆下方的第三钢丝、位于所述第三钢丝下方的第四斜杆、设置于所述第四斜杆下端的第二顶靠轮、位于所述第一顶靠架另一侧的第七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一顶靠架下方的第一滑块、位于所述第一滑块下方的支撑块、位于所述支撑块一侧的第八固定架及位于所述第八固定架下方的定位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扭转隔震抗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工程用防扭转隔震抗拉结构设置于下部建筑结构与上部建筑结构之间,其包括上支墩、位于所述上支墩下方的下支墩、位于所述上支墩与下支墩之间的隔震支座、位于所述隔震支座一侧的第一隔震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隔震装置一侧的第二隔震装置、位于所述第二隔震装置一侧的第三隔震装置、位于所述第三隔震装置一侧的第四隔震装置及位于所述第四隔震装置一侧的滑动装置,所述上支墩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所述上支墩与上部建筑结构连接,所述下支墩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所述下支墩与所述下部建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隔震支座呈竖直状,所述隔震支座的上端与上支墩固定连接,所述隔震支座的下端与所述下支墩连接,所述第一隔震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一侧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上方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方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弹簧上方的第二横杆及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上方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隔震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架一侧的第三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架下方的第一顶靠杆、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架下方的第三横杆、位于所述第三横杆上方的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横杆下方的第四弹簧、位于所述第四弹簧下方的第四横杆、位于所述第四横杆一侧的第四固定架及位于所述第四横杆下方的第五固定架,所述第三隔震装置包括第五横杆、位于所述第五横杆下方的第一钢丝、位于所述第一钢丝下方的第六横杆、位于所述第六横杆一侧的第二顶靠杆、位于所述第二顶靠杆下方的第五弹簧、位于所述第二顶靠杆一侧的第六弹簧、位于所述第六弹簧下方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一侧的第二连接杆及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一侧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四隔震装置包括第六固定架、设置于所述第六固定架上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六固定架下方的第七弹簧、位于所述第七弹簧下方的第二斜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斜杆上端的第一顶靠轮、位于所述第一顶靠轮一侧的第二钢丝、位于所述第二钢丝下方的第三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上端的第一滚轮及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一侧的第三连接杆,所述滑动装置包括第一顶靠架、位于所述第一顶靠架一侧的第三斜杆、位于所述第三斜杆下方的第三钢丝、位于所述第三钢丝下方的第四斜杆、设置于所述第四斜杆下端的第二顶靠轮、位于所述第一顶靠架另一侧的第七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一顶靠架下方的第一滑块、位于所述第一滑块下方的支撑块、位于所述支撑块一侧的第八固定架及位于所述第八固定架下方的定位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防扭转隔震抗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下支墩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另一端顶靠在所述隔震支座的侧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采用H型钢构成,所述第一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与所述隔震支座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另一端顶靠在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侧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横杆采用高强度钢制成,所述第一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工程用防扭转隔震抗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横杆的一端与所述隔震支座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采用高强度钢材料制成,所述第一连接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上支墩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采用高强度钢材料制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工程用防扭转隔震抗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上支墩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二固定架采用H型钢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横杆的一端顶靠在所述第二固定架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三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上部建筑结构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架采用高强度钢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顶靠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顶靠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靠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靠杆采用高强度钢材料制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工程用防扭转隔震抗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三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采用高强度钢材料制成,所述第四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四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四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架呈凹字形,所述第四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支墩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架采用高强度钢材料制成,所述第四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四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采用高强度钢材料制成,所述第五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五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下部建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固定架采用高强度钢材料制成。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湘静
申请(专利权)人:刘湘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