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忠强专利>正文

一种多层双凹侧进式污水处理油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78608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9 0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多层双凹侧进式污水处理油水分离器。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壳体上端开设进水口,下端开设出水口,壳体内中部设置过滤介质层,过滤介质层为可压缩和回弹的弹性结构,其上端面为中部向下凹陷的结构,进水口设置在壳体上端的边沿处,过滤介质层的下端面为中部向下凸起的结构,过滤介质层上下端面各部位距离一致,即上下端面形状一致,过滤介质层上端面上设置有弹性压板,下端面上设置有弹性顶板,弹性压板和弹性顶板上开设有过水孔,且弹性压板和弹性顶板是活动设置的。该分离器结构相对简单,整体体积可以较小但是处理量大,处理速度以及净化率大幅提升,其结构多变的特征使其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油水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体分离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层双凹侧进式污水处理油水分离器
技术介绍
油水分离是日常生活以及工业当中必不可少的工艺操作环节,无论是对于降低环境污染或是资源的再次利用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对于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更是如此。如何对油水进行有效分离和循环利用,已经具有多年的实践和理论上的研究,现有的对污水处理的油水分离装置主要是采用气悬浮,过滤介质过滤等,并且需要通过多个环节才能完成,其主要缺点是只能用于大型的处理场合,装置及其处理过程都过于复杂,耗费时间长,且分离的效率太低,其净化率也无法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使得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层双凹侧进式污水处理油水分离器。该分离器结构相对简单,整体体积可以较小但是处理量大,处理速度以及净化率大幅提升,其结构多变的特征使其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油水分离。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种多层双凹侧进式污水处理油水分离器,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壳体上端开设进水口,下端开设出水口,壳体内中部设置过滤介质层,所述过滤介质层为可压缩和回弹的弹性结构,其上端面为中部向下凹陷的结构,所述进水口设置在壳体上端的边沿处,所述过滤介质层的下端面为中部向下凸起的结构,过滤介质层上下端面各部位距离一致,即上下端面形状一致,过滤介质层上端面上设置有弹性压板,下端面上设置有弹性顶板,弹性压板和弹性顶板上开设有过水孔,且弹性压板和弹性顶板是活动设置的。所述过滤介质层为多层结构,壳体侧壁上设置有通孔,用于过滤介质层的放入和取出。所述过滤介质层为多层结构,其中部至少有一层为可旋转结构,当该层过滤介质层旋转之后能置于壳体内壁上设置的凹槽内。所述弹性压板自身能贴近过滤介质层上端面旋转。所述弹性压板形状与过滤介质层上端面形状一致,且弹性压板上的过水孔设置在靠近中心部位。所述弹性顶板形状与过滤介质层下端面形状一致,且弹性顶板上的过水孔设置在靠近边沿的部位。从本技术的各项结构技术特征可以看出,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对过滤介质层的结构设计,使过滤速率和净化率得到有效提升,且过滤介质层处于可变化的结构状态,能适应不同的油水分离场合,不同的变化也使得过滤介质层本身的各个部分能够采取不同的过滤效果,使其得到最为充分的利用;另外,本技术的结构也对整个分离装置的内部结构进行了优化,相对于现有装置简化了多个部件,使其内部处理空间更大。【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实施例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结构不意图;其中附图标记:I是壳体2是进水口 3是出水口4是过滤介质层5是通孔7是凹槽8是弹性压板9是弹性顶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所示,本技术在传统分离器的基础上,对整体结构进行了改进,特别是对过滤介质层的结构加以优化,针对不同的油水分离,需要不同的介质过滤,其过滤速度以及净化率是一方面,另外也需要考虑对过滤介质层的充分利用的问题。本技术的过滤介质层的结构区别于现有过滤介质的方正平整的模式,与油水首先接触的面设置为非平面,可以是向下凹陷的弧面,也可以是向上凸起的弧面,在控制过滤介质层的过滤速度的时候,油水在过滤介质层的表面均匀分布,不需要现有分离装置当中的布水器等设备,使得装置内部空间得到优化。如果需要把过滤介质层设计为均匀过滤的结构,也就是各部分过滤速度和效果一致,在对过滤介质层上端面改进的同时,可以将其下端面也改进为一致的结构,这样整个过滤介质层各部分过滤性能都相同,保持过滤效果一致。当然,也可以对过滤介质层进行进一步设计,比如其上端面下凹,而下端面上凹,此时靠近中心部分的过滤路径较短,也可以将中心较短部分的过滤介质设计得更为紧密,使其与边沿部分的过滤速度一致。在此基础上,实际上过滤介质层上下端面一般是平整结构,本技术重在考虑对过滤介质层的过滤控制,采用具有弹性结构的过滤介质层,并且在其上端面设置具有过水孔的弹性压板,在其下端面设计具有过水孔的弹性顶板,弹性压板和弹性顶板都是可以上下活动的,甚至也可以贴着过滤介质层的上下端面旋转,弹性压板和弹性顶板的作用是对过滤介质层的结构进行设计和变换,通过弹性压板和弹性顶板的形状来控制过滤介质层的形状,其上下活动的结构方式也可以调节过滤介质层的过滤性能,针对不同的油水分离以达到最佳的过滤效果,另外,其自身的旋转也能起到良好的搅拌和疏通作用,使过滤更为顺畅。在实际工作当中,过滤介质层是需要维护或更换的,或者是需要添加和减少以达到不同的过滤目的,我们可以在壳体上的相应部位开设安装通孔,以便随时进行添加和更换。当然,有的工作环境下不适合或是不能打开通孔的情况下,我们在壳体内壁上设计有凹槽,过滤介质层设计为多层结构的时候,如果需要减少其中的某一层,可以控制其旋转后置于凹槽内,可以有多个凹槽,凹槽内也可以预先放置有需要的过滤介质层,其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旋转至参与过滤的位置。进一步的改进中,我们考虑到同一台过滤设备需要对不同的油水进行分离,那么对过滤介质层的结构要求就会不一样,一般情况下就需要对过滤介质层进行整体或部分的更换调整,已达到不同的过滤目的。本技术对此进行了改进设计,通过对弹性压板和弹性顶板结构性的适时改变来改变过滤介质层的结构,为了达到该目的,我们在弹性压板的中间部位连接有支撑杆一,在其边沿部位连接多根推拉杆一,相应的,在弹性顶板的中间部位连接支撑杆二,在其边沿部位连接多根推拉杆二,通过支撑杆一和推拉杆一的上下作用力,改变弹性压板的上凸和下凹,通过支撑杆二和推拉杆二的上下作用力改变弹性顶板的上凹或下凸,以及控制其结构变换的大小程度,进而控制过滤的效率。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设计弹性压板和弹性顶板上过水孔的位置,特别是在油水需要平流的情况下,是过滤介质层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比如弹性压板下凹时将其过水孔设计在其靠近中心部位或是边沿部位,其上凸时将其过水孔设计在其靠近中心部位或是边沿部位,同样的,弹性顶板下凹时将其过水孔设计在其靠近中心部位或是边沿部位,其上凸时将其过水孔设计在其靠近中心部位或是边沿部位,这个可以根据油水的流向以及过滤介质层本身各部分的结构进行设i+o油水分离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对过滤介质层进行清洗,这个是必不可少的过程,那么需要通过反向的水流来进行,此时就不能进行过滤,或是需要采用备用的设备来进行过滤。本技术考虑到此点,通过将过滤介质层分隔开,利用隔板将其完全隔离为左右两部分,在实际使用的时候,过滤的一边还是采用原有的过滤方式,另外一边就可以进行反向清洗,并且可以利用过滤后的水进行反向清洗,清洗后的油水再到过滤的一边进行过滤,循环利用,达到要求的水从出水口排出,这样就可以在一台设备里面同时进行操作,降低使用成本。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双凹侧进式污水处理油水分离器,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壳体上端开设进水口,下端开设出水口,壳体内中部设置过滤介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介质层为可压缩和回弹的弹性结构,其上端面为中部向下凹陷的结构,所述进水口设置在壳体上端的边沿处,所述过滤介质层的下端面为中部向下凸起的结构,过滤介质层上下端面各部位距离一致,即上下端面形状一致,过滤介质层上端面上设置有弹性压板,下端面上设置有弹性顶板,弹性压板和弹性顶板上开设有过水孔,且弹性压板和弹性顶板是活动设置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强朱安明文杰吴胜利王林
申请(专利权)人:刘忠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