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循环离心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78178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9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管道循环离心泵,包括叶轮和泵轴,其特征是:所述叶轮与泵轴一端配合一侧的轴孔为盲孔,所述泵轴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的盲孔中,叶轮的另一侧对应盲孔位置处为光滑的外凸曲面,所述的叶轮盲孔侧通过紧固件与泵轴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1、消除了流体经过泵吸入口时产生的惯性转向流和湍流现象,能够使流体流过叶片时更加平稳,使叶轮具有最优的吸入性能,提高了叶轮的效率和扬程,同时大大提高了叶轮的气蚀性能;2、设有限位凸肩并用轴套与叶轮螺纹连接,避免因现有泵轴的螺纹退刀槽结构产生的应力集中现象,大大提高泵轴的承载负荷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循环离心栗。
技术介绍
传统离心栗的栗轴与叶轮配合结构(如图1所示),栗轴I的一端穿过叶轮2上的轴孔,叶轮2的一侧由栗轴I的轴肩实现轴向定位、另一侧由叶轮螺母4与栗轴I穿过叶轮2的一端螺纹连接实现固定定位,叶轮螺母4与叶轮2的另一侧之间设有弹簧垫圈3夹紧固定,该结构在实际使用时会存在如下问题:1、栗轴I与叶轮2都是高速转动,叶轮螺母4也与叶轮2—起同时转动;通过CR)流场分析可知,由于叶轮螺母4多为外形带平面的螺母,例如六角型螺母,带有六个平面,在转动时六个平面对叶轮吸入口的流体做功,使得叶轮吸入口处产生惯性转向流和湍流,降低了流体进入叶片的相对速度,降低叶轮的效率和扬程;同时由于叶轮2吸入口 22处流场产生湍流,大大影响了叶轮2的气蚀余量,使得叶轮2更容易产生气蚀;由于流体从吸入口 22到叶片21的进入口 23的形状面积并不均匀变化,进一步使流体在运动时产生湍流影响叶轮2的效率和气蚀性能。2、采用螺母直接与栗轴I螺纹连接,会在栗轴I上的螺纹处存在螺纹退刀槽11,该螺纹退刀槽处承受螺纹的紧固力和叶轮2工作时的轴向力,当叶轮反转时还受到瞬时冲击力,由于该螺纹退刀槽直径小而且在结构上该螺纹退刀槽处的应力相对集中,因此在实际使用时,栗轴在螺纹退刀槽处经常发生断裂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管道循环离心栗,能够使流体流过叶片时更加平稳,使叶轮具有最优的吸入性能,提高了叶轮的效率和扬程,同时大大提高了叶轮的气蚀性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种管道循环离心栗,包括叶轮和栗轴,其特征是:所述叶轮与栗轴一端配合一侧的轴孔为盲孔,所述栗轴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的盲孔中,叶轮的另一侧对应盲孔位置处为光滑的外凸曲面,所述的叶轮盲孔侧通过紧固件与栗轴固定连接。所述的叶轮盲孔侧通过紧固件与栗轴固定连接,其结构为:所述栗轴设有限位凸肩与叶轮盲孔侧进行轴向定位,所述叶轮盲孔侧的端部为圆柱且圆柱外径比限位凸肩的外径大,所述的圆柱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栗轴上还套有内孔为两层阶梯孔的轴套,轴套的一端卡套在所述的限位凸肩内台阶上、另一端设有内螺纹与圆柱螺纹连接从而将栗轴与叶轮的一侧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1、消除了流体经过栗吸入口时产生的惯性转向流和湍流现象,能够使流体流过叶片时更加平稳,使叶轮具有最优的吸入性能,提高了叶轮的效率和扬程,同时大大提高了叶轮的气蚀性能;2、设有限位凸肩并用轴套与叶轮螺纹连接,避免因现有栗轴的螺纹退刀槽结构产生的应力集中现象,大大提高栗轴的承载负荷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局部放大不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栗轴,11-螺纹退刀槽,12-限位凸肩,2-叶轮,21-叶片,22-吸入口,23-进入口,24-盲孔,25-外凸曲面,26-圆柱,3-弹簧垫圈,4-叶轮螺母,5-轴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用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一种管道循环离心栗,包括叶轮2和栗轴I,叶轮2在与栗轴一端配合一侧的轴孔为盲孔24,栗轴I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的盲孔24中,叶轮2的另一侧对应盲孔24位置处为光滑的外凸曲面25;栗轴I设有限位凸肩12与叶轮盲孔侧进行轴向定位,叶轮该侧的端部为圆柱26且圆柱26外径比限位凸肩12的外径大,圆柱26上设有外螺纹,栗轴I上还套有内孔为两层阶梯孔的轴套5,轴套5的一端卡套在所述的限位凸肩12内台阶上、另一端设有内螺纹与圆柱26螺纹连接从而将栗轴I与叶轮2的一侧固定连接。叶轮盲孔的封闭端设计为圆弧形的钝头结构,这样使得栗的吸入口具有合理的分流结构,在叶轮旋转时圆弧形结构不会对附近流体产生影响,流体从叶轮的吸入口到叶片的进入口的形状面积为平滑均匀变化,消除了流体经过栗吸入口时产生的惯性转向流和湍流现象,能够使流体流过叶片时更加平稳,使叶轮具有最优的吸入性能,提高了叶轮的效率和扬程,同时大大提高了叶轮的气蚀性能;同时使用轴套与叶轮上的外螺纹进行螺纹连接,避免因在栗轴开设螺纹退刀槽产生的应力集中现象,从而提高栗轴的承载负荷能力。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技术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技术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管道循环离心栗,包括叶轮和栗轴,其特征是:所述叶轮与栗轴一端配合一侧的轴孔为盲孔,所述栗轴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的盲孔中,叶轮的另一侧对应盲孔位置处为光滑的外凸曲面,所述的叶轮盲孔侧通过紧固件与栗轴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循环离心栗,其特征是:所述的叶轮盲孔侧通过紧固件与栗轴固定连接,其结构为: 所述栗轴设有限位凸肩与叶轮盲孔侧进行轴向定位,所述叶轮盲孔侧的端部为圆柱且圆柱外径比限位凸肩的外径大,所述的圆柱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栗轴上还套有内孔为两层阶梯孔的轴套,轴套的一端卡套在所述的限位凸肩内台阶上、另一端设有内螺纹与圆柱螺纹连接从而将栗轴与叶轮的一侧固定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管道循环离心泵,包括叶轮和泵轴,其特征是:所述叶轮与泵轴一端配合一侧的轴孔为盲孔,所述泵轴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的盲孔中,叶轮的另一侧对应盲孔位置处为光滑的外凸曲面,所述的叶轮盲孔侧通过紧固件与泵轴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1、消除了流体经过泵吸入口时产生的惯性转向流和湍流现象,能够使流体流过叶片时更加平稳,使叶轮具有最优的吸入性能,提高了叶轮的效率和扬程,同时大大提高了叶轮的气蚀性能;2、设有限位凸肩并用轴套与叶轮螺纹连接,避免因现有泵轴的螺纹退刀槽结构产生的应力集中现象,大大提高泵轴的承载负荷能力。【IPC分类】F04D29/66, F04D17/08, F04D29/28【公开号】CN205243874【申请号】CN201520964862【专利技术人】孙建云, 龚伟 【申请人】广州市白云泵业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申请日】2015年11月2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循环离心泵,包括叶轮和泵轴,其特征是:所述叶轮与泵轴一端配合一侧的轴孔为盲孔,所述泵轴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的盲孔中,叶轮的另一侧对应盲孔位置处为光滑的外凸曲面,所述的叶轮盲孔侧通过紧固件与泵轴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云龚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白云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