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嘉农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7431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注射器。包括锥头、外套及芯杆;锥头具有锥头孔,锥头与外套为一体件;芯杆为具有杆身及顶部的一体件;本注射器还具有O形密封圈;在芯杆的顶部设有密封圈定位部,O形密封圈套置固定在密封圈定位部上;O形密封圈的外壁可与外套的内壁相配合,O形密封圈的外壁与外套的内壁相配合处的外径大于外套的内径;O形密封圈的数量为1条至10条;密封圈定位部的数量与O形密封圈的数量相同;在芯杆的顶部设有减残凸杆,减残凸杆的外径小于锥头孔内径;O形密封圈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为矩形;或为三角形;或为T形;或为凹形;或为V形;或为Y形;或为M形。本发明专利技术为结构合理,工艺简单,性能可靠,具有实用性的一种新型注射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射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现在市场上已有的注射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主要由外套、芯杆及橡胶活塞组成的三件套;另一种主要是由外套及芯杆成的两件套三件套注射器的橡胶活塞结构复杂,制成的工艺难度较大,生产成品率较低,成本较高昂,同时在国家标准所要求的PH值、重金属(铅、锡、锌、铁及镉)的含量、易氧化物及生物异常毒性等指标上达标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规格在5ml以上的较难达标;两件套注射器在使用时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在严寒的冬天和酷热的夏天使用时效果较差;在国家标准要求的最低至摄氏-30度时无法推拉,在国家标准要求的最高至摄氏+70度时会发生漏液,相当比例的两件套注射器根本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注射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锥头、外套及芯杆;锥头具有锥头孔,锥头与外套为一体件;芯杆为具有杆身及顶部的一体件;本注射器还具有O形密封圈;在芯杆的顶部设有密封圈定位部,O形密封圈套置固定在密封圈定位部上;O形密封圈的外壁可与外套的内壁相配合,O形密封圈的外壁与外套的内壁相配合处的外径大于外套的内径0.01mm至3.5mm。上述O形密封圈的数量为1条至10条。上述密封圈定位部的数量与O形密封圈的数量相同。上述在芯杆的顶部设有减残凸杆,减残凸杆的外径小于锥头孔内径0.01mm至1.5mm。上述芯杆的顶部的减残凸杆与芯杆为一体件。上述芯杆的杆身为十字翼片杆身,在芯杆的杆身上设有可折断结构。本注射器还具有注射针,注射针具有针管、连接部及针座。本专利技术具有积极的使用效果由于本注射器还具有O形密封圈;在芯杆的顶部设有密封圈定位部,O形密封圈套置固定在密封圈定位都上;O形密封圈的外壁可与外套的内壁相配合,O形密封圈的外壁与外套的内壁相配合处的外径大于外套的内径,保证注射器可正常的吸取及注射药液;该O形密封圈的结构与其它注射器原有的比较复杂且成本比较高的活塞及固定活塞的结构相比较,该O形密封圈具有工艺简单、效果良好且成本较低的优势;且在国家标准要求的最低至摄氏-30度和最高至摄氏+70度时仍可正常使用;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O形密封圈的数量为1条;O形密封圈的截面形状为园形;在芯杆的顶部设有减残凸杆,减残凸杆的外径小于锥头孔内径,以减少药液的残流量;芯杆的杆身为十字翼片杆身,在芯杆的杆身上设有可折断结构,在注射完成后可以折断芯杆,使注射器无法重复使用;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工艺简单,性能可靠,具有实用性,是一种新型注射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注射完成后)的结构示图;图2为实施例1的芯杆的顶部及密封圈定位部的示图;图3为图1的C-C剖面图;图4为实施例2(注射完成后)的结构示图;图5为实施例2的芯杆的顶部及密封圈定位部的示图;图6为实施例3(注射完成后)的结构示图;图7为实施例3的芯杆的顶部及密封圈定位部的示图;图8为实施例4(注射完成后)的结构示图;图9为实施例4的芯杆的顶部及密封圈定位部的示图;图10为实施例5(注射完成后)的结构示图;图11为实施例5的芯杆的顶部及密封圈定位部的示图;图12为图11的A-A剖面图;图13为实施例5的锥头结构示图;图14为实施例6(注射完成后)的结构示图图15为实施例6的芯杆的顶部及密封圈定位部的示图;图16为实施例7(注射完成后)的结构示图;图17为实施例8(注射完成后)的结构示图;图18为实施例9(注射完成后)的结构示图;图19为图18的B-B剖面图;图20为实施例10的芯杆的杆身结构示图;图21为图20的D-D剖面图;图22为实施例11的芯杆的杆身结构示图;图23为图22的E-E剖面图图24为实施例12的芯杆的杆身结构示图;图25为图24的F-F剖面图;图26为实施例13的芯杆的杆身结构示图;图27为图26的G-G剖面图;图28为实施例14的芯杆的杆身结构示图;图29为图28的H-H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注射器所使用的材料符合国家标准。本实施例的注射器包括锥头10、外套20及芯杆40;锥头10具有锥头孔11,锥头10与外套20为一体件;芯杆40为具有杆身41及顶部42的一体件;本注射器还具有O形密封圈30;在芯杆40的顶部42设有密封圈定位部31,O形密封圈30套置固定在密封圈定位部31上;O形密封圈30的外壁可与外套20的内壁相配合,O形密封圈30的外壁与外套20的内壁相配合处的外径大于外套20的内径0.35mm,保证注射器可正常的吸取及注射药液;O形密封圈30的数量为1条;密封圈定位部31的数量与O形密封圈30的数量相同;在芯杆40的顶部42设有减残凸杆70,减残凸杆70的外径小于锥头孔11内径0.4mm,以减少药液的残流量;芯杆40的顶部42的减残凸杆70与芯杆40为一体件;芯杆40的杆身41为十字翼片杆身,在芯杆40的杆身41上设有可折断结构60,在注射完成后,向后抽动芯杆40约一半后就可以折断芯杆,使注射器无法重复使用;见图1,O形密封圈30的截面形状为园形,密封圈定位部31的截面形状为凹形;O形密封圈30所使用的材料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医用橡胶,可达到密封效果显著,同时减小推、拉芯杆20时的阻力的目的;在其他实施例中O形密封圈30可使用的材料为天然橡胶、医用软聚氯乙烯、低压聚乙烯、聚四氟乙烯;同时由于O形密封圈30与药液的接触面很小,所以在国家标准要求的PH值,重金属铅、锡、锌、铁及镉的含量、易氧化物及生物异常毒性等指标上较易达标;且在国家标准要求的最低至摄氏-30度和最高至摄氏+70度时仍可正常使用;见图1至图3,芯杆40向前推进注射药液,由于减残凸杆70的外径小于锥头孔11内径0.4mm,最后的药液通过减残凸杆70与锥头孔11的间隙进入锥头孔11内,且可以减少药液的残流量;见图1,当芯杆20推进到底,药液注射完成后,向后抽动芯杆40约一半后,可使芯杆40的杆身41上的可折断结构60暴露在外套20的外部,利用杠杆原理较容易就可以折断芯杆40的杆身41,使注射器无法重复使用;由于注射器无法重复使用而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见图1,本注射器还具有注射针50,注射针50具有针管51、连接部52及针座53,注射针50的针座53热熔或粘接固定在锥头10上。实施例2见图4至图5,本实施例注射器的O形密封圈30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密封圈定位部31的截面形状为凹形;芯杆40的顶部42的减残凸杆70的外径小于锥头孔11内径0.05mm,在减残凸杆70的表面两侧设有轴向导液槽71,最后的药液通过轴向导液槽71进入锥头孔11内,以减少药液的残流量。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见图6至图7,本实施例注射器的针管51与锥头10及外套20固定为一体件;O形密封圈30的截面形状为园形,密封圈定位部31的截面形状为凹形;O形密封圈30的数量为2条;密封圈定位部31的数量与O形密封圈30的数量相同;芯杆40的顶部42不具有减残凸杆70。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4见图8至图9,本实施例注射器的O形密封圈30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密封圈定位部31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芯杆40的顶部42不具有减残凸杆70。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5 见图10至图13,本实施例注射器的针管51通过连接部52与设置在锥头10上的连接孔12的内壁粘接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注射器,包括锥头(10)、外套(20)及芯杆(40);锥头(10)具有锥头孔(11),锥头(10)与外套(20)为一体件;芯杆(40)为具有杆身(41)及顶部(42)的一体件;其特征在于:本注射器还具有O形密封圈(30);在芯杆(40)的顶部(42)设有密封圈定位部(31),O形密封圈(30)套置固定在密封圈定位部(31)上;O形密封圈(30)的外壁可与外套(20)的内壁相配合,O形密封圈(30)的外壁与外套(20)的内壁相配合处的外径大于外套(20)的内径0.01mm至3.5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嘉农邹志尚
申请(专利权)人:陈嘉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