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喉部掩罩换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7103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所公开的用于组配低成本喉部掩罩换气装置的方法,包括提供一个具有限定一个中空内部容积的内侧壁的模具。内部容积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一种液态塑性材料被注入到模具中,并且随后使模具移动,以便涂敷该模具的内侧壁。接着使液态塑性材料固化。固化后的塑性材料被从模具中取出,并且固化后的塑性材料包括有一个总体上呈椭圆形的平板和一个套箍。套箍由涂敷在限定第一部分的内侧壁的部分上的塑性材料制成。平板形成有一个喉部侧面,一个咽部侧面和一个中心孔。套箍的内周边被在中心孔的圆周附近处固附在平板的喉部侧面上。套箍的外周边被在平板的外周边附近处固附在平板的喉部侧面上。(*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喉部掩罩换气装置(a laryngeal mask airwaydevice)。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降低了成本的喉部掩罩,改进了几何结构的喉部掩罩,以及以较低成本组配这种掩罩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介绍
喉部掩罩换气装置(LMA)是用于在失去知觉的病人体内形成换气通道的一种公知装置。LMAs已经被使用了大约十二年,并且提供了一种用于更为公知的老式气管插管(endotracheal tube)的可选择替代品。至少有七十年的历史,包括有一根细长导管并且在该导管的远端部带有一个可充气气囊的气管插管,被用来在失去知觉的病人体内形成换气通道。在使用过程中,气管插管的远端部经过病人的口腔而被插入,穿过病人的喉部入口(laryngeal inlet)(或者会厌口),进入到病人的气管内。一旦插入到位,气囊将被充气,以便与气管的内粘膜(interior lining)形成一个密封部。待这个密封部形成之后,向导管的近端部施加正向压力,为病人的肺部进行换气。另外,气囊与气管内粘膜之间的密封部还能够防止肺部吸气(比如,该密封部能够防止从胃中反吐出的物质被吸入病人的肺部中)。虽然气管插管已经取得非常大的成功,但是仍然困扰于若干个主要缺陷。气管插管的首要缺陷是难以正确地将导管插入。将气管插管插入到病人体内是一项需要较高熟练程度的操作。另外,即使对于熟练的专业医师来说,将气管插管插入到病人体内有时也会比较困难或者无法实现。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无法足够快地在病人体内形成一条换气通道,所以插入气管插管的困难度会悲惨地导致病人死亡。除了这个首要缺陷之外,气管插管还具有其它一些缺点。比如,将一根气管插管插入病人体内通常会使得病人遭受严重的“喉痛”之苦。“喉痛”主要是由于导管与病人杓状软骨之间的缺口(notch)发生摩擦而造成的。另外一个缺点在于在将气管插管插入到病人体内时,病人无法有效地咳嗽。气管插管的再一个问题在于将它们插入病人体内的方式。将一根气管插管插入到病人体内通常需要病人的头部和颈部进行转动,而且还需要病人的上下颚用力张开。这些必需的转动使得难以或者不便于将一根气管插管插入到可能是颈部遭受损失的病人体内。还有一个缺点在于气管插管所形成的换气通道相对较小或较为狭窄。由于导管的远端部必需足够小以配合在气管中,所以换气通道的尺寸必然相对较为狭窄。与气管插管相反,将一个LMA插入到病人体内从而形成一条换气通道则相对较为容易。另外,LMA是一种“仁慈”的装置,即使在没有被正确地插入的情况下,其仍然能够形成一条换气通道。因此,LMA通常被看作是一种“救生”装置。还有,LMA可以仅通过使得病人的头部、颈部和上下颚相对较小地进行转动而插入到病人体内。再有,LMA可以在无需与气管中的敏感内粘膜发生接触的条件下为病人的肺部进行换气,并且由LMA形成的换气通道的尺寸通常明显大于利用气管插管形成的换气通道的尺寸。此外,与气管插管插入相同深度的LMA不会妨碍病人进行咳嗽。主要是由于这些优点,所以LMA在过去的十二年中得以迅速普及。附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一个现有LMA100的透视图,而附图2则图示出了一个已经被插入到病人体内的LMA100。诸如LMA100这样的LMAs在美国专利No.4509514中进行了示例性描述。LMA100包括有一个可挠曲的圆柱状导管110和一个掩罩部分130。导管110从一个近端部112延伸至一个远端部114,并且掩罩部分130被联结在导管的远端部114上。掩罩部分130包括有一个近端部132和一个总体上呈椭圆形的可充气套箍134(cuff)。掩罩部分130还形成有一个从近端部132延伸至套箍134的一个敞口端部136中的中心通道。导管110的远端部114被嵌套在掩罩部分130的近端部132中,并且LMA100形成了一条从导管的近端部112延伸至套箍134的敞口端部136中的封闭式连续换气通道。LMA100还包括有一个充气导管138,用于选择性地对套箍134进行充气和放气。在工作过程中,首先将套箍134中的空气排出,随后通过病人的口腔将掩罩部分130插入到病人的咽部中。掩罩部分130最好被定位成能够使得套箍134的末端140坐靠在病人中通常处于闭合状态的食道上,并且能够使得套箍134的敞口端部136与病人的气管入口(即病人的会厌口)相对准。待掩罩部分被插入定位之后,对套箍进行充气从而环绕病人的会厌口形成一个密封部,并且形成一条从导管110的近端部112延伸至病人气管中的密闭换气通道。为了便于叙述,下文中将会用到的词语“完全插入状态”指的是一个已经被插入到病人体内的LMA,并且具有下述特征(1)掩罩部分被置于环绕在病人的会厌口周围;(2)充过气的套箍环绕病人的会厌口形成一个密封部;并且(3)换气导管从被置于病人口腔外部的近端部延伸至联结在掩罩部分上的远端部处,并且该导管延伸穿过病人的口腔和病人本身的上呼吸道,以便利用该LMA形成一条从导管的近端部延伸至病人肺部中的密闭换气通道。附图2示出了一个处于完全插入状态的LMA。当LMA100处于完全插入状态时,LMA100将会有益地不与气管的内粘膜发生接触。相反,所述密封部则通过环绕病人喉部入口的组织与可充气的套箍134之间发生接触而形成。与气管中的敏感内粘膜不同,喉部入口处的组织早已习惯于与外来物质发生接触。例如,在吞咽食物时,在食物去往食道的行程中,食物通常会挤压这些组织。因此这些组织不很敏感并且很难会由于与可充气的套箍发生接触而受到损伤。附图3示出了另外一种现有LMA中掩罩部分230的侧面剖视图。所图示出的掩罩部分230在美国专利No.5355879中进行了非常完整的描述,其包括有一个可充气的套箍234和一个底板250。底板250形成有一个用于容收或者联结一个圆柱状换气导管(未示出)的近端部232。掩罩部分230形成了一条密闭的通路或者换气通道,其从近端部232开始延伸穿过套箍234的敞口端部236。该掩罩部分230还包括有一个可充气的靠垫,当该靠垫被充气时,会膨胀至由点划线252示出的轮廓线。正如在附图3中示出的那样,这种现有套箍的横截面总体上呈圆形。用于制造这种套箍的材料的厚度T1(即套箍侧壁的厚度)通常大约为0.7至0.8毫米。美国专利No.5303697描述了另外一种型式的现有LMA的一个示例,即通常所说的“插管式LMA”。这种插管式LMA用来有助于将气管插管插入到病人体内。待一个插管式LMA已经被置于完全插入状态之后,该LMA可以作为用于一个后续插入的气管插管的导引装置。以这种方式使用LMA有助于对气管插管进行通常所说的“盲插”操作(blindinsertion)。在插入插管式LMA时,仅需要将病人的头部、颈部和上下颚轻微地转动,并且一旦该插管式LMA被置于完全插入状态,就可以在基本上无需使得病人进行任何额外转动的条件下将气管插管插入到病人体内。这正好与如果在没有插管式LMA协助的条件下将气管插管插入到病人体内所需的使得病人的头部、颈部和上下颚进行相对较大的转动相反。美国专利No.5632271描述了另外一种型式的现有LMA的一个示例。除了提供一条用于对病人的肺部进行换气的换气通道之外,这种LMA还提供了一个第二导管,即一个排液导管,用于排出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喉部掩罩换气装置(400),包括有一个掩罩部分(430)和一根换气导管(410),所述掩罩部分(430)包括有一个呈椭圆形的平板(440)和一个套箍(460),所述椭圆形平板形成一个喉部侧面(446)、一个咽部侧面(444)和一个中心孔(442),所述套箍的内周边(460-I)被固附到平板的喉部侧面的邻近中心孔的周边处,所述套箍的外周边(460-O)被固附到平板的喉部侧面的邻近平板外周边处,所述换气导管从一近端部延伸至一个远端部,所述换气导管的远端部固定在平板的咽部侧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导管包括一个中央部分,该中央部分的尺寸使在使用中可穿过病人的上呼吸道,所述中央部分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奇巴尔德伊恩杰里米布雷恩
申请(专利权)人:喉症治疗防护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C[塞舌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