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棉絮收集装置,包括机壳,机壳前端设有棉絮进口、后端设有棉絮出口;所述机壳内设有可转动的动力辊、主采棉辊、副采棉辊和从动辊;所述主采棉辊和动力辊位于机壳内腔的上部且主采棉辊靠近棉絮进口设置,所述副采棉辊和从动辊位于机壳内腔的下部且副采棉辊也靠近棉絮进口设置;所述主采棉辊和动力辊上包绕有主网带,主采棉辊和动力辊上均设有可与主网带上的网孔啮合的主驱动针;所述副采棉辊和从动辊上包绕有副网带,所述副采棉辊上设有可与主网带和副网带的网孔同时啮合的副驱动针;所述机壳上连接有与动力辊动力连接的动力机构。该棉絮收集装置结构简单,采摘棉絮时不需强气流,能耗低;采摘效果好、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收集棉絮的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棉絮收集装置大都采用气吸的方式进行棉絮的采收,棉絮收集装置具有一壳体,壳体上设有进口和出口,出口与储棉装置相连。采棉时,将进口对准棉絮,棉絮随气流进入壳体内,再随气流流出壳体进入储棉装置。上述棉絮收集装置的棉絮收集方式需要依靠强气流才能将棉絮从棉株上摘下,而对于那些与棉株结合比较牢固的棉絮,即使强气流也很难将棉絮摘下,为了将其摘下需要花费较多时间,还极易造成漏摘,因此,现有棉絮收集装置主要存在以下缺点:需要强气流,能耗高且收集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不需要强气流、能耗低且收集效率高的棉絮收集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如下结构的棉絮收集装置,包括机壳,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机壳前端设有棉絮进口、后端设有棉絮出口 ;所述机壳内设有可转动的动力辊、主采棉辊、副采棉辊和从动辊;所述主采棉辊和动力辊位于机壳内腔的上部且主采棉辊靠近棉絮进口设置,所述副采棉辊和从动辊位于机壳内腔的下部且副采棉辊也靠近棉絮进口设置;所述主采棉辊和动力辊上包绕有主网带,主采棉辊和动力辊上均设有可与主网带上的网孔啮合的主驱动针;所述副采棉辊和从动辊上包绕有副网带,所述副采棉辊上设有可与主网带和副网带上的网孔同时啮合的副驱动针;所述机壳上连接有与动力辊动力连接的动力机构。所述副采棉辊位于主采棉辊的内侧下方。所述从动辊远离棉絮出口和动力辊设置,以在从动辊和棉絮出口之间形成集棉区。所述动力辊下方设有罩板,罩板的一边侧和两端侧均与机壳连接、另一边侧靠近主网带设置。所述副驱动针和主采棉辊上的主驱动针均穿出相啮合的网孔。所述副采棉辊和从动辊的连心线相对于动力辊和主采棉辊的连心线倾斜设置,从而在副网带和主网带之间形成一个向棉絮出口方向渐开的开口即在副网带和主网带之间形成夹持角。本技术的动力辊转动时通过其上的主驱动针驱动主网带转动,主网带通过采棉辊上的主驱动针驱动采棉辊转动,转动的采棉辊通过其上的主驱动针将棉絮勾住并交送给副采棉辊,由副采棉辊上的副驱动针勾住棉絮并将棉絮喂入副网带和主网带之间,在副网带和主网带的夹持输送下,棉絮到达棉絮出口附近,然后被储棉装置的吸出机壳。从上述棉絮的采集过程中不难看出,本棉絮收集装置的棉絮采摘主要依靠主采棉辊上的主驱动针和副采棉辊上的副驱动针进行,储棉装置产生的气流只起到辅助作用,因此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棉絮采摘时不需强气流,能耗低;采摘效果好、效率高;结构简单。【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不意图;图2是图1去掉机壳的俯视图即传动机构的不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棉絮收集装置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I前端设有棉絮进口2,机壳I后端设有用于储棉装置连接的棉絮出口 3,图中仅示出了棉絮出口3与储棉装置的吸管15相连接的情形,储棉装置的主体在图中省略,储棉装置可采用现有采棉机的储棉装置,一般为引风机和储棉器的组合,其结构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机壳I内设有转动连接在机壳壁上的动力辊4、主采棉辊5、副采棉辊6和从动辊7。所述主采棉辊5和动力辊4位于机壳I内腔的上部,主采棉辊5靠近棉絮进口 2设置,动力辊4位于棉絮出口 3内侧的斜上方设置。动力辊4与连接在机壳I外壁上的动力机构16动力连接,动力机构可驱使动力辊4转动,动力机构16可以采用电机。所述副采棉辊6和从动辊7位于机壳I内腔的下部;副采棉辊6也靠近棉絮进口 2且位于主采棉辊5的内侧下方设置;所述从动辊7远离棉絮出口 3和动力辊4设置,这样可以在从动辊7和棉絮出口 3之间形成集棉区12。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述主采棉辊5和动力辊4上包绕有主网带8,主采棉辊5和动力辊4上均设有可与主网带8上的网孔啮合的主驱动针9;主采棉辊5和动力辊4的转动过程中,所述主驱动针9与主网带8上的网孔进行啮合,从而可驱使主网带8做回转运动。所述副采棉辊6和从动辊7上包绕有副网带10,所述副采棉辊6上设有可与主网带8和副网带10上的网孔同时啮合的副驱动针11;由于副驱动针11能与主网带8和副网带10上的网孔同时啮合,因此主网带8回转运动时可通过副驱动针11驱动述副采棉辊6转动,副采棉辊6转动过程中又可通过副驱动针11驱动副网带10做回转运动。所述副驱动针11和主采棉辊5上的主驱动针9均穿出相啮合的网孔,在不影响啮合传动的情形下,副驱动针11和主采棉辊5上的主驱动针9的长度尽量长,以利于更好勾住棉絮。所述副采棉辊6和从动辊7的连心线相对于动力辊4和主采棉辊5的连心线倾斜设置,从而在副网带10和主网带8之间形成一个向棉絮出口 3方向渐开的开口,即副网带10在副采棉辊6处离主网带8最近、在从动辊7处离主网带8最远,亦即在副网带10和主网带8之间形成夹持角14。夹持角14的设置可以带来以下好处:棉絮进入棉絮进口 2时,副网带10和主网带8可把棉絮紧紧夹持住,能将棉絮从棉株上彻底扯下;棉絮进入机壳内后,副网带10和主网带8逐渐放松对棉絮的夹持,以利于棉絮快速被储棉装置吸出机壳。参照图1,所述动力辊4下方设有罩板13,罩板13的一边侧和两端侧均与机壳I连接、另一边侧靠近主网带8设置。罩板13的设置可将动力辊4下部上的主驱动针9罩住,以防止进入机壳内的棉絮勾连在动力辊4的主驱动针9上。本技术的动作过程如下:将棉絮出口3与储棉装置相连,启动动力机构16和储棉装置,储棉装置吸气,气流会从棉絮进口2进入,动力辊4驱动主网带8转动,主网带8带动主采棉辊5和副采棉辊6转动,副采棉辊6再通过副网带10驱动从动辊7转动;此时将棉絮进口 2对准棉株上的棉絮,棉絮被主采棉辊5上的主驱动针9勾住随主采棉辊5转过一定角度后,主采棉辊5上的勾住棉絮的主驱动针9向里旋转与主网带8发生脱离,主网带8将棉絮和所述主驱动针9分开,脱离主驱动针9的棉絮被副驱动针11勾住并继续向机壳内运动,同样,副采棉辊6转过一定角度后,副网带10将棉絮和副驱动针11脱离,并在副网带10和主网带8的夹持下送入到集棉区12,集棉区12内棉絮可被吸入到储棉装置里。【主权项】1.一种棉絮收集装置,包括机壳(I),其特征是:所述机壳(I)前端设有棉絮进口(2)、后端设有棉絮出口(3);所述机壳(I)内设有可转动的动力辊(4)、主采棉辊(5)、副采棉辊(6)和从动辊(7);所述主采棉辊(5)和动力辊(4)位于机壳内腔的上部且主采棉辊(5)靠近棉絮进口(2)设置,所述副采棉辊(6)和从动辊(7)位于机壳内腔的下部且副采棉辊(6)也靠近棉絮进口(2)设置; 所述主采棉辊(5)和动力辊(4)上包绕有主网带(8),主采棉辊(5)和动力辊(4)上均设有可与主网带(8)上的网孔啮合的主驱动针(9);所述副采棉辊(6)和从动辊(7)上包绕有副网带(10),所述副采棉辊(6)上设有可与主网带(8)和副网带(10)上的网孔同时啮合的副驱动针(11); 所述机壳(I)上连接有与动力辊(4)动力连接的动力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絮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副采棉辊(6)位于主采棉辊(5)的内侧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絮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从动辊(7)远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棉絮收集装置,包括机壳(1),其特征是:所述机壳(1)前端设有棉絮进口(2)、后端设有棉絮出口(3);所述机壳(1)内设有可转动的动力辊(4)、主采棉辊(5)、副采棉辊(6)和从动辊(7);所述主采棉辊(5)和动力辊(4)位于机壳内腔的上部且主采棉辊(5)靠近棉絮进口(2)设置,所述副采棉辊(6)和从动辊(7)位于机壳内腔的下部且副采棉辊(6)也靠近棉絮进口(2)设置;所述主采棉辊(5)和动力辊(4)上包绕有主网带(8),主采棉辊(5)和动力辊(4)上均设有可与主网带(8)上的网孔啮合的主驱动针(9);所述副采棉辊(6)和从动辊(7)上包绕有副网带(10),所述副采棉辊(6)上设有可与主网带(8)和副网带(10)上的网孔同时啮合的副驱动针(11);所述机壳(1)上连接有与动力辊(4)动力连接的动力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海洋,于翠玉,姜韶华,虞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马海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