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6605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窥镜装置,当将内窥镜插入部插入到体腔内时,该内窥镜装置能一边以稳定的内窥镜图像观察体腔内部,一边在短时间内较容易且顺利地进行内窥镜插入部向体腔内的插入操作,同时能提高内窥镜插入部向体腔内的插入性。为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内窥镜装置具有插入部和旋转装置,该插入部具有前端部和旋转体,构成为摄像单元不与旋转体的旋转连动地旋转,并且该插入部整体具有挠性。该前端部具有包括光学系统的摄像单元,该旋转体的外周面上具有螺旋形状部。上述旋转装置使插入部绕长度方向轴线转动。上述前端部具有旋转抑制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窥镜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进行体腔内、特别是大肠内的内窥镜检查和诊断等的内窥镜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通过将内窥镜的插入部插入大肠等体腔内来观察体腔内的脏器,并可进行各种治疗及处理的内窥镜得到广泛地应用。通常,具有细长插入部的内窥镜在插入部的前端侧设有弯曲部。弯曲部通过与构成该弯曲部的弯曲段体连接着的操作线进行进退,来朝例如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作弯曲动作。操作线的进退,可以通过操作者转动操作设置于操作部的例如弯曲旋钮来进行。当将插入部插入复杂的体腔、例如插入到大肠等那样呈360°环形弯曲的体腔内时,操作者操作弯曲旋钮,而使弯曲部作弯曲动作,同时进行插入部的扭转操作,朝观察目的部位插入插入部的前端部。但是,当使插入部穿入复杂的大肠时,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顺利地进行操作,需要熟练的操作技术。即,例如,经验少的操作者在要将插入部插入到体腔内(大肠内)的深部时,一旦由于迷失插入方向而在插入操作上花费时间,就变得很浪费时间。因此,在此之间提出了无论操作者有没有经验都能提高插入部的插入性的各种提案。例如,日本特开平10-113396号公报上公开的内窥镜装置,可容易地将低侵袭的医疗器械引导到生物体管腔的深部。该装置中,在前端部有旋转部件,在外周面上设有在相对于该旋转部件的轴向倾斜的方向形成的肋状部。因此,通过使旋转部件旋转动作,旋转部件的旋转力被肋状部件转换为推进力,与该旋转部件连结着的内窥镜等医疗器械借助该推进力向体腔内的深部方向移动。但是,上述日本特开平10-113396号公报上公开的装置中,操作者在向大肠等弯曲的体腔内进行插入操作时,不能对大肠内部进行观察。因此,如果在配设于内窥镜插入部前端的旋转部件或该旋转部件的旋转轴的内部等配置观察光学系统等部件,则当借助旋转部件的旋转所产生的推进力将内窥镜插入部插入到大肠等体腔内时,可以一边进行对大肠等体腔内的观察,一边进行插入操作。但是,如果为了产生推进力而使观察光学系统等随着旋转部件的旋转而旋转,则存在难以得到适于观察的体腔内图像的问题。这种情况下,通过对例如由旋转的摄像元件获取的图像信号实施规定的信号修正处理,也可以得到适于观察的、未旋转的图像。但这种情况需要复杂的信号修正处理等。因而,产生制造成本增大等问题。因此,旋转部件和具有观察光学系统等的单元需要以相互动配合状态进行配置。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就连设有观察光学系统的单元有时也会与旋转部件连动地旋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窥镜装置,该内窥镜装置在将内窥镜插入部插入大肠等体腔内时,可以一边以稳定的内窥镜图像观察大肠等体腔内部,一边在短时间内容易且顺利地向大肠等体腔内部进行内窥镜插入部的插入操作,而且可以提高内窥镜插入部向体腔内的插入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插入部和旋转装置。上述插入部具有前端部和旋转体,构成为上述摄像单元不与上述旋转体的旋转连动地旋转,并且该插入部整体具有挠性。该前端部具有包括光学系统的摄像单元,该旋转体在其外周面上具有螺旋形状部。上述旋转装置使上述插入部绕长度方向轴线转动。上述前端部具有旋转抑制部件。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整体结构的概略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内窥镜装置中的内窥镜插入部和旋转装置的连接部位的概略图。图3是将图1所示内窥镜装置中的内窥镜插入部的一部分沿长度方向剖切表示的要部放大剖视图。图4是图1所示内窥镜装置中的摄像单元(摄像机单元)的、从正面看的纵截面图。图5是说明将图1所示内窥镜装置中的内窥镜插入部插入患者大肠时的顺序的图。图6是说明将图1所示内窥镜装置中的内窥镜插入部插入患者大肠时的顺序的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中的摄像单元(摄像机单元)的第1变型例的外观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中的摄像单元(摄像机单元)的第2变型例的外观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中的摄像单元(摄像机单元)的第3变型例的外观图。图10是从正面看图9所示摄像单元(摄像机单元)时的纵截面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中的摄像单元(摄像机单元)的第4变型例的外观图。图12是从正面看图11所示摄像单元(摄像机单元)时的纵截面图,并且是表示旋转抑制部件从摄像单元(摄像机单元)上卸下的状态的图。图13是从正面看图11所示摄像单元(摄像机单元)的纵截面图,并且是表示旋转抑制部件安装在摄像单元(摄像机单元)上的状态的图。图14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的第5变型例,是放大地表示内窥镜前端部的要部放大图。图15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的第6变型例,是放大地表示内窥镜前端部的要部放大图。图16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的第7变型例,是放大地表示内窥镜前端部的要部放大图。图17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的第8变型例,是放大地表示沿内窥镜前端部的轴向的截面的要部放大剖视图。图18是放大地表示图17的变型例中的内窥镜前端部的要部放大外观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图1~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图。其中,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整体结构的概略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中的内窥镜插入部与旋转装置的连接部位的概略图。图3是将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中的内窥镜插入部的一部分沿长度方向剖切表示的要部放大剖视图。图4将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中的摄像单元取出并予以表示,是示意地表示从其正面看时的纵截面图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1主要由细长且具有挠性的内窥镜插入部2、用于使该内窥镜插入部2绕其轴朝规定方向旋转的旋转装置6、保持内窥镜插入部2的旋转的保护管10、通过电缆线6a与旋转装置6连接的视频处理器7、显示内窥镜插入部2的摄像图像的监视器8构成。内窥镜插入部2在其前端侧的前端部5a与基端侧的连接部4之间具有作为旋转体的引导管3,该旋转体具有螺旋形状。该引导管3的一部分以动配合状态穿入保护管10的管内。这样,防止例如内窥镜插入部2直接接触手术室等的地面等。另外,内窥镜插入部2的连接部4与插入部保持部9连结,该插入部保持部9由从旋转装置6的一侧面突出的大致筒状体构成。视频处理器7在内部具有信号处理电路,对内置于内窥镜插入部2的前端部5a中的摄像元件16(参照图3)供给规定的驱动信号,同时,接收由该摄像元件16进行光电变换后输出的电信号,然后将该电信号生成为影像信号输出到监视器8。由此,在监视器8的画面上,借助从视频处理器7供给的影像信号,显示与摄像元件16获取的电信号相对应的摄像图像。如图2所示,内窥镜插入部2的前端部5a形成了整体呈大致圆筒形状的摄像机单元容纳部5f,该摄像机单元容纳部5f,以动配合状态支承着在内部空间具有观察光学系统及照明光学系统的作为摄像单元的摄像机单元11。另外,旋转装置6的插入部保持部9具有从前端部突出的大致圆筒状的凸部15和多个(在此是2个)销14。这些销14和凸部15与内窥镜插入部2的连接部4嵌合。由此,旋转装置6和内窥镜插入部2连结在一起。如图1~图3所示,摄像机单元11形成为截面呈大致椭圆形的胶囊状。在该摄像机单元11前端部的大致中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窥镜装置,其具有插入部和旋转装置,上述插入部具有前端部和旋转体,该前端部具有包括光学系统的摄像单元,该旋转体的外周面上具有螺旋形状部,上述插入部构成为上述摄像单元不与上述旋转体的旋转而连动地旋转,并且该插入部整体具有挠性; 上述旋转装置使上述插入部绕长度方向轴线转动;其特征在于,上述前端部具有旋转抑制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仓康人安达胜贵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