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海拔特长隧道的通风雷达探测系统。集群式分布隧道群的隧道通风控制系统存在环境影响大、风机启动条件误判率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探头、隧道口行车雷达和列车距离检测装置安装于隧道口,神经网络控制器、隧道风机控制器和隧道风机安装于隧道内;探头、隧道口行车雷达均接入列车距离检测装置,列车距离检测装置与神经网络控制器信息交互,神经网络控制器与隧道风机控制器信息交互,隧道风机与隧道风机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隧道风机控制器启动隧道风机,结合列车行驶情况、季节及隧道环境等参数分析最佳风机启动时间和运行间隔,实现对高海拔特长隧道内风机安全、可靠、有效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隧道通风
,具体涉及一种高海拔特长隧道的通风雷达探测系统。
技术介绍
呈集群式分布的隧道群,存在风机容量大、启动时对铁路供配电网络冲击影响严重等问题,但现有隧道通风控制系统存在耗费人力资源多、人工劳动强度大、投资费用高、环境影响大、风机启动条件误判率高和判断可靠性不高等问题,因此如何使用有限的投资实现对隧道内风机安全、可靠、有效控制,减小对铁路供配电网络的影响,并减少人员劳动强度和最大限度实现节能运行,是高海拔内燃牵引隧道集群通风系统必须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海拔特长隧道的通风雷达探测系统,对隧道风机设备按需启停,实现最佳通风和节能效果。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高海拔特长隧道的通风雷达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探头、隧道口行车雷达、列车距离检测装置、神经网络控制器、隧道风机控制器和隧道风机;探头、隧道口行车雷达和列车距离检测装置安装于隧道口,神经网络控制器、隧道风机控制器和隧道风机安装于隧道内;探头、隧道口行车雷达均接入列车距离检测装置,列车距离检测装置与神经网络控制器信息交互,神经网络控制器与隧道风机控制器信息交互,隧道风机与隧道风机控制器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隧道风机控制器启动隧道风机,结合列车行驶情况、季节及隧道环境等参数分析最佳风机启动时间和运行间隔,实现对高海拔特长隧道内风机安全、可靠、有效控制,并可减小对铁路供配电网络的影响,实现最佳通风和节能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高海拔特长隧道的通风雷达探测系统,包括探头、隧道口行车雷达、列车距离检测装置、神经网络控制器(建议提供型号:如S7-200)、隧道风机控制器(建议提供型号:如FN2N-48MR)和隧道风机。探头、隧道口行车雷达和列车距离检测装置安装于隧道口,神经网络控制器、隧道风机控制器和隧道风机安装于隧道内。探头、隧道口行车雷达均接入列车距离检测装置,列车距离检测装置与神经网络控制器信息交互,神经网络控制器与隧道风机控制器信息交互,隧道风机与隧道风机控制器连接。探头和隧道口行车雷达将数据信息传递给列车距离检测装置,列车距离检测装置将采集的数据信息发送到神经网络控制器。神经网络控制器采集现场环境数据(如隧道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NOx、⑶、浮颗粒物、环境温湿度、风速等),结合列车距离信息,根据神经网络控制器内前期制定的环境数据与风机运行方案(风机启动时间和运行间隔)的匹配关系,获得实时的最佳风机运行方案,将方案数据发送到隧道风机控制器,由隧道风机控制器执行隧道风机的运行状态控制,并对列车行驶距离、空气质量进行提前预警响应。上述环境数据与风机运行方案的匹配关系是通过前期评估隧道内空气质量,分析隧道内自然风、活塞风分布规律,以及季节时间特征得到的。本技术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技术说明书而对本技术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主权项】1.一种高海拔特长隧道的通风雷达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探头、隧道口行车雷达、列车距离检测装置、神经网络控制器、隧道风机控制器和隧道风机; 探头、隧道口行车雷达和列车距离检测装置安装于隧道口,神经网络控制器、隧道风机控制器和隧道风机安装于隧道内; 探头、隧道口行车雷达均接入列车距离检测装置,列车距离检测装置与神经网络控制器信息交互,神经网络控制器与隧道风机控制器信息交互,隧道风机与隧道风机控制器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海拔特长隧道的通风雷达探测系统。集群式分布隧道群的隧道通风控制系统存在环境影响大、风机启动条件误判率高等问题。本技术将探头、隧道口行车雷达和列车距离检测装置安装于隧道口,神经网络控制器、隧道风机控制器和隧道风机安装于隧道内;探头、隧道口行车雷达均接入列车距离检测装置,列车距离检测装置与神经网络控制器信息交互,神经网络控制器与隧道风机控制器信息交互,隧道风机与隧道风机控制器连接。本技术通过隧道风机控制器启动隧道风机,结合列车行驶情况、季节及隧道环境等参数分析最佳风机启动时间和运行间隔,实现对高海拔特长隧道内风机安全、可靠、有效控制。【IPC分类】E21F17/18, F04D27/00, E21F1/00【公开号】CN205189924【申请号】CN201520977120【专利技术人】余翔, 王颢, 赵乐, 王建文, 刘贻军, 同嘉, 田世骥, 李延亮, 贾俊鑫, 樊彦君, 魏佳良, 孙建新, 赵新, 郭强, 李浩森 【申请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申请日】2015年12月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海拔特长隧道的通风雷达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探头、隧道口行车雷达、列车距离检测装置、神经网络控制器、隧道风机控制器和隧道风机;探头、隧道口行车雷达和列车距离检测装置安装于隧道口,神经网络控制器、隧道风机控制器和隧道风机安装于隧道内;探头、隧道口行车雷达均接入列车距离检测装置,列车距离检测装置与神经网络控制器信息交互,神经网络控制器与隧道风机控制器信息交互,隧道风机与隧道风机控制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翔,王颢,赵乐,王建文,刘贻军,同嘉,田世骥,李延亮,贾俊鑫,樊彦君,魏佳良,孙建新,赵新,郭强,李浩森,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