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副仪表板滑移门结构、汽车副仪表板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62957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7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滑移门结构、汽车副仪表板及汽车,该汽车副仪表板滑移门结构包括第一侧支撑板、第二侧支撑板、第一滑移门及第二滑移门,第一侧支撑板及第二侧支撑板间隔设置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储物空间,第一滑移门及第二滑移门具有遮盖储物空间的开口的关闭位置及打开储物空间的开口的开启位置,第一滑移门与第二滑移门在关闭位置时并排设置在储物空间的开口处;第一滑移门能够相对第一侧支撑板及第二侧支撑板由关闭位置滑动到开启位置,第二滑移门能够在第一滑移门的推动下由关闭位置滑动到开启位置,第二滑移门在开启位置时处于第一滑移门的内侧。该汽车副仪表板滑移门结构,第一滑移门及第二滑移门打开时不会占用车内过多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内饰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滑移门结构、汽车副仪表板及汽车
技术介绍
常规的汽车副仪表板通常是水平布置在两个座位(前排或后排)之间,副仪表板能够提供储物的空间。现有的汽车副仪表板通常包括箱体及盖住箱体的滑移门,滑移门通常是通过一对直线导轨与直线轨道实现滑移门沿箱体的直线运动,以打开或关闭箱体的开口。如申请号为〇吧00720196138的中国专利申请,即为单门形式的滑移门。现有的汽车副仪表板,如CN200720196138,滑移门通常为单门结构,且滑移门在完全打开箱体的开口时,滑移门需要移动一个较大的直线行程,因而,需要预留给滑移门很大一个运动空间,这样就限制了副仪表板在车内的布置位置,使得副仪表板绝大部分是布置在车内两个座位(前排或后排)之间,很难布置在其它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汽车副仪表板其滑移门在完全打开箱体的开口时,滑移门需要移动一个较大的直线行程,进而导致副仪板在车内的布置位置局限的缺点,提供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滑移门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滑移门结构,包括第一侧支撑板、第二侧支撑板、第一滑移门及第二滑移门,所述第一侧支撑板及第二侧支撑板相对间隔设置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储物空间,所述第一滑移门及第二滑移门具有遮盖所述储物空间的开口的关闭位置及打开所述储物空间的开口的开启位置,所述第一滑移门与第二滑移门在所述关闭位置时并排设置在所述储物空间的开口处;所述第一滑移门能够相对所述第一侧支撑板及第二侧支撑板由所述关闭位置滑动到所述开启位置,所述第二滑移门能够在所述第一滑移门的推动下由所述关闭位置滑动到所述开启位置,所述第二滑移门在所述开启位置时处于所述第一滑移门的内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支撑板及第二侧支撑板的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滑移门主轨道、一第二滑移门主轨道及一第二滑移门副轨道,所述第二滑移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一滑移门副轨道;所述第一滑移门两侧设置有能够在所述第一滑移门主轨道内滑动的第一主滑移部件及能够在所述第一滑移门副轨道内滑动的第一副滑移部件,所述第二滑移门两侧设置有能够在所述第二滑移门主轨道内滑动的第二主滑移部件及能够在所述第二滑移门副轨道内滑动的第二副滑移部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移门主轨道沿所述储物空间的开口边缘由所述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的前侧向后侧延伸,所述第二滑移门主轨道及第二滑移门副轨道位于所述第一滑移门主轨道的内侧,所述第二滑移门主轨道及第二滑移门副轨道由所述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的前侧向后侧延伸的同时由所述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的外侧向内侧延伸。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移门主轨道及第二滑移门副轨道的起始位置靠近所述第一滑移门主轨道的内侧,所述第二滑移门主轨道及第二滑移门副轨道的终点位置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的内侧边缘邻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移门主轨道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直线段、弧形过渡段及后直线段,所述弧形过渡段向所述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的外侧拱出;所述第二滑移门主轨道为朝向所述第一滑移门主轨道拱出的弧形轨道,所述第二滑移门副轨道包括朝向所述第一滑移门主轨道拱出的第一弧形段及背离所述第一滑移门主轨道拱出的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一弧形段与第二弧形段平滑过渡;所述第二滑移门副轨道的第二弧形段与所述第二滑移门主轨道大致平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滑移部件、第二主滑动部件及第二副滑动部件为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包括基座、连接管、滚珠及弹簧,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所述基座的顶面上,所述滚珠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开设的滚珠孔中,所述滚珠的外侧与所述第一滑移门主轨道、第二滑移门主轨道及第二滑移门副轨道的侧壁接触,所述基座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滑移门主轨道、第二滑移门主轨道及第二滑移门副轨道的底壁贴合;所述第一滑移门及第二滑移门上设置有中空安装管,所述中空安装管内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弹簧的一端支承在所述连接管的底部,另一端套在所述导向柱上,所述连接管插入所述中空安装管中,所述中空安装管的内壁与所述连接管的外壁之间设置一滑动套筒;所述中空安装管中设置有弹簧限位台及滑动套筒限位台,所述弹簧套在所述导向柱的这一端支承在所述弹簧限位台上,所述滑动套筒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滑动套筒限位台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的之间设置有外侧止挡条及内侧止位条,所述外侧止挡条在所述开启位置抵住所述第一滑移门,所述内侧止位条在所述开启位置抵住第二滑移门。根据本技术的汽车副仪表板滑移门结构,第一滑移门在相对第一侧支撑板及第二侧支撑板由关闭位置滑动到开启位置时,推动第二滑移门也由关闭位置滑动到开启位置,且第二滑移门在开启位置时处于第一滑移门的内侧,这样,采取两个滑移门联动的方式,第一滑移门及第二滑移门均只需要移动一个较小的行程即能完全打开储物空间的开口,第一滑移门及第二滑移门在打开时不会占用车内过多空间,有利于将采用该滑移门结构的汽车副仪表板布置在车内其它位置(例如后排两座椅之间的位置),并有利于将采用该滑移门结构的汽车副仪表板以区别于传统的水平布置方式布置(例如竖直布置)。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副仪表板,其包括副仪表板骨架及上述的汽车副仪表板滑移门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的内侧固定在所述副仪表板骨架上。进一步地,所述汽车副仪表板布置在汽车两个后座的靠背之间,所述副仪表板骨架固定在汽车两个后座的靠背之间的车身结构上。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上述的汽车副仪表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副仪表板滑移门结构的正视图;图2是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副仪表板滑移门结构的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副仪表板滑移门结构其第二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副仪表板滑移门结构其滑动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副仪表板滑移门结构其第二滑移门与滑动轴承的装配示意图;图7是沿图6中B-B方向的局部剖视放大图;图8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副仪表板滑移门结构其第一滑移门与锁止机构的装配示意图(去掉第一外饰板);图9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副仪表板滑移门结构其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去掉壳体后);图10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副仪表板滑移门结构位于关闭位置时的侧视图(拆掉第一支撑板后);图1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副仪表板滑移门结构第一滑移门及第二滑移门滑动到中间位置(关闭位置与开启位置之间的位置)的状态示意图(拆掉第一支撑板后);...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滑移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支撑板、第二侧支撑板、第一滑移门及第二滑移门,所述第一侧支撑板及第二侧支撑板相对间隔设置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储物空间,所述第一滑移门及第二滑移门具有遮盖所述储物空间的开口的关闭位置及打开所述储物空间的开口的开启位置,所述第一滑移门与第二滑移门在所述关闭位置时并排设置在所述储物空间的开口处;所述第一滑移门能够相对所述第一侧支撑板及第二侧支撑板由所述关闭位置滑动到所述开启位置,所述第二滑移门能够在所述第一滑移门的推动下由所述关闭位置滑动到所述开启位置,所述第二滑移门在所述开启位置时处于所述第一滑移门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智睿黄汉文杨勇李东强艾松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