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绕式电磁加热的多功能煲汤机,包括机座和不锈钢汤杯,机座上设有加热凹腔,不锈钢汤杯通过下部可分离式座设在加热凹腔内,加热凹腔底部安装有驱动单元,不锈钢汤杯底部设置有与驱动单元可分离式连接的搅拌单元,机座内设有电路板,其特征是,所述加热凹腔为上宽下窄的容纳腔,使加热凹腔的侧壁构成倾斜状,按倾斜状的侧壁外周环绕式设置有电磁线圈套筒,且电磁线圈套筒对应倾斜状的侧壁设置成倒锥形筒体,不锈钢汤杯下部设有分别与倾斜状的侧壁和电磁线圈套筒平行的汤杯斜壁,且电磁线圈套筒通电后,汤杯斜壁与电磁线圈套筒构成磁感应接通;所述汤杯斜壁外覆盖由隔热保温层,使不锈钢汤杯加热更快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多功能煲汤机领域,尤其是一种环绕式电磁加热的多功能煲汤机。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多功能煲汤机加热方式上,采用发热管传递加热,热效率低下,现今,在市面上销售的大部分多功能煲汤机,其发热材料采用电磁线圈代替,其电磁线圈盘旋式安装在煲汤机底部,采用该方式的煲汤机加热速度慢,热量散失快且出现加热不均匀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的一种环绕式电磁加热的多功能煲汤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环绕式电磁加热的多功能煲汤机,包括机座和不锈钢汤杯,机座上设有加热凹腔,不锈钢汤杯通过下部可分离式座设在加热凹腔内,加热凹腔底部安装有驱动单元,不锈钢汤杯底部设置有与驱动单元可分离式连接的搅拌单元,机座内设有电路板,其特征是,所述加热凹腔为上宽下窄的容纳腔,使加热凹腔的侧壁构成倾斜状,按倾斜状的侧壁外周环绕式设置有电磁线圈套筒,且电磁线圈套筒对应倾斜状的侧壁设置成倒锥形筒体,不锈钢汤杯下部设有分别与倾斜状的侧壁和电磁线圈套筒平行的汤杯斜壁,且电磁线圈套筒通电后,汤杯斜壁与电磁线圈套筒构成磁感应接通,采用该结构的多功能煲汤机,增加电磁加热的面积,提高不锈钢汤杯的表面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加热速度更快。所述汤杯斜壁外覆盖有隔热保温层,隔热保温层阻隔不锈钢汤杯内热量的散失,提高加热效率,减少因热量散失导致增加的工作时间。所述倾斜状的侧壁外端面按圆周方向延伸有多块定位翅片,定位翅片外侧设有与倾斜状的侧壁平行的斜面,电磁线圈套筒环绕式紧贴在斜面上,定位翅片对电磁线圈套筒有定位作用,安装时,电磁线圈套筒紧贴在斜面上,有效防止电磁线圈套筒向下滑落,减少多功能煲汤机的故障率。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和传动组件,电机安装在加热腔一侧的机座上,传动组件安装在加热凹腔底部,并与搅拌单元构成可分离式连接,电机通过传动带与传动组件驱动连接,该结构减少电机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并能减少多功能煲汤机的体积,方便装配运输。传动组件下方连接有散热风扇,对应散热风扇下方的机座底面开设有散热出口,因电磁线圈套筒发热快,发热量大且驱动单元4和搅拌单元5高速旋转摩擦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散热风扇避免机座内部过热造成传动组件热衰退,同时避免堡汤机机体过热烫伤使用者,影响使用感受,散热出口设置在机座底面使煲汤机更加美观实用。所述机座侧面开设有与散热出口贯通的进风口,增加冷却空气进入机座内部,对机座内部配件进行快速冷却降温。 靠近进风口的电路板一侧的机座内设有导风筒,导风筒呈垂直设置,导风筒的底端开口对应的机座底部开设有导风出口,导风筒的顶端开口延伸至电路板与进风口之间,且导风筒的顶端开口安装有导风器,电路板靠近电磁线圈套筒,电磁线圈套筒产生的大量热量会使电路板产生热熔现象,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并且降低煲汤机的使用寿命,导风器能将电路板的热量快速排出机体外部,提高煲汤机的稳定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是一种环绕式电磁加热的多功能煲汤机,环绕的电磁线圈套筒增加电磁加热的面积,提高不锈钢汤杯的表面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加热速度更快,避免底部盘绕式电磁线圈造成散热快,加热不均匀的现象,能减少食材加热的时间,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加热凹腔与电磁线圈套筒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环绕式电磁加热的多功能煲汤机,包括机座I和不锈钢汤杯2,机座I上设有加热凹腔3,不锈钢汤杯2通过下部可分离式座设在加热凹腔3内,加热凹腔3底部安装有驱动单元4,不锈钢汤杯2底部201设置有与驱动单元4可分离式连接的搅拌单元5,机座I内设有电路板6,其特征是,所述加热凹腔3为上宽下窄的容纳腔,使加热凹腔3的侧壁301构成倾斜状,按倾斜状的侧壁301外周环绕式设置有电磁线圈套筒7,且电磁线圈套筒7对应倾斜状的侧壁301设置成倒锥形筒体,不锈钢汤杯2下部设有分别与倾斜状的侧壁301和电磁线圈套筒7平行的汤杯斜壁202,且电磁线圈套筒7通电后,汤杯斜壁202与电磁线圈套筒7构成磁感应接通,采用该结构的多功能煲汤机,增加电磁加热的面积,提高不锈钢汤杯2的表面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加热速度更快所述汤杯斜壁202外覆盖有隔热保温层303,隔热保温层303阻隔不锈钢汤杯2内热量的散失,提高加热效率,减少因热量散失导致增加的工作时间。所述倾斜状的侧壁301外端面按圆周方向延伸有多块定位翅片8,定位翅片8外侧设有与倾斜状的侧壁301平行的斜面801,电磁线圈套筒7环绕式紧贴在斜面801上,定位翅片8对电磁线圈套筒7有定位作用,安装时,电磁线圈套筒7紧贴在斜面801上,有效防止电磁线圈套筒7向下滑落,减少多功能煲汤机的故障率。所述驱动单元4包括电机401和传动组件402,电机401安装在加热凹腔3另一侧的机座I上,传动组件402安装在加热凹腔3底部302,并与搅拌单元5构成可分离式连接,电机401通过传动带9与传动组件402驱动连接,该结构减少电机401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并能减少多功能煲汤机的体积,方便装配运输。传动组件402下方连接有散热风扇10,对应散热风扇10下方的机座I底部101开设有散热出口 11,因电磁线圈套筒7发热快,发热量大且驱动单元4和搅拌单元5在高速旋转摩擦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散热风扇10避免机座I内部过热造成传动组件402热衰退,同时避免煲汤机机体过热烫伤使用者,影响使用感受,散热出口 11设置在机座I底面101使煲汤机更加美观实用。所述机座I侧面102开设有与散热出口 11贯通的进风口 12,增加冷却空气进入机座I内部,对机座I内部配件进行快速冷却降温。靠近进风口 12的电路板6—侧的机座I内设有导风筒13,导风筒13呈垂直设置,导风筒13的底端开口 1301对应的机座I底部101开设有导风出口 14,导风筒13的顶端开口 1302延伸至电路板6与进风口 12之间,且导风筒13的顶端开口安装有导风器15,电路板6靠近电磁线圈套筒7,电磁线圈套筒7产生的大量热量会使电路板6产生热熔现象,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并且降低煲汤机的使用寿命,导风器15能将电路板6的热量快速排出机体外部,提尚堡汤机的稳定性。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而已,举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等同设计,均应为本技术的技术所涵盖。【主权项】1.一种环绕式电磁加热的多功能煲汤机,包括机座(I)和不锈钢汤杯(2),机座(I)上设有加热凹腔(3),不锈钢汤杯(2)通过下部可分离式座设在加热凹腔(3)内,加热凹腔(3)底部安装有驱动单元(4),不锈钢汤杯(2)底部(201)设置有与驱动单元(4)可分离式连接的搅拌单元(5 ),机座(I)内设有电路板(6 ),其特征是,所述加热凹腔(3 )为上宽下窄的容纳腔,使加热凹腔(3)的侧壁(301)构成倾斜状,按倾斜状的侧壁(301)外周环绕式设置有电磁线圈套筒(7),且电磁线圈套筒(7)对应倾斜状的侧壁(301)设置成倒锥形筒体,不锈钢汤杯(2)下部设有分别与倾斜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绕式电磁加热的多功能煲汤机,包括机座(1)和不锈钢汤杯(2),机座(1)上设有加热凹腔(3),不锈钢汤杯(2)通过下部可分离式座设在加热凹腔(3)内,加热凹腔(3)底部安装有驱动单元(4),不锈钢汤杯(2)底部(201)设置有与驱动单元(4)可分离式连接的搅拌单元(5),机座(1)内设有电路板(6),其特征是,所述加热凹腔(3)为上宽下窄的容纳腔,使加热凹腔(3)的侧壁(301)构成倾斜状,按倾斜状的侧壁(301)外周环绕式设置有电磁线圈套筒(7),且电磁线圈套筒(7)对应倾斜状的侧壁(301)设置成倒锥形筒体,不锈钢汤杯(2)下部设有分别与倾斜状的侧壁(301)和电磁线圈套筒(7)平行的汤杯斜壁(202),且电磁线圈套筒(7)通电后,汤杯斜壁(202)与电磁线圈套筒(7)构成磁感应接通;所述汤杯斜壁(202)外覆盖有隔热保温层(30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开,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嘉霖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