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解涵专利>正文

污液可弃式一次性输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5736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隔式化输液瓶,它能使透过空器过滤器的异物有效摒弃,而药液不被污染。它是将输液瓶内的空间纵横分成若干个小隔和一个大隔。小隔注入适量液体,大隔载有药液。每个小隔有进气管,进气管上有进气孔下有侧孔,彼此串联。第一小隔的进气管与空器过滤器接通,末位小隔的出气管与大隔的进气管接通,输液启动后,空气经空气过滤器进入小隔底并形成气泡,在向上漂移时异物被滞留在液体内,洁净空气越出水面,向大隔补充源源不断的气体。该瓶截留异物与通过比为一百万比一。具有水过滤功能的小隔串联组合亦可单独制作,特种需求,两者串联加压输液,净化能力达一万亿比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无菌一次性输液瓶、输液器及配药针头,尤其是能在输液、配药环境飘尘(100微米以下称飘尘)密度高、有害气体(主要成份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浓的情况下,不因空气含有微小飘尘(本文指50微米以下)、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有害气体(前三项本文统称异物)透过空气过滤器而污染治疗性药液。
技术介绍
首先让我们剖析一下我们正在使用的输液瓶、输液器、配药针头及输液方法。目前,输液器排气管内,源源不断供给输液瓶的空气,经由一个简单的过滤装置(空气过滤器)直接进入输液瓶。大颗粒飘尘被阻拦在外,而50微米以下的细小飘尘,游离状态下的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及有害气体可透过空气过滤器进入输液瓶。当形成气泡向上飘移时,被液体溶解其中,污染了药液。在二级空气质量环境中,微小飘尘在每500毫升空气中,仅0.5微米的就有4万个,1微米的有2万个,50微米以下的至少有10万个。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每立方米0.15毫克,一氧化碳每立方米4毫克。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在输液瓶内的液体中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又将一氧化碳(不易溶于水易溶于亚硫酸,竞争红细胞受体是氧的240倍)溶解其中。此刻,输液瓶内的液体,实际上有双重性一是可进入人体的治疗性药液;二是已溶有异物的本应废弃的污液。两者均匀一致地混合在一起。目前尚无将两者分开并具有可取可弃的输液技术,只好在约定的时间内,经输液管一起输入体内;在配药时,抽吸胶盖安瓶内的液体,使安瓶内产生负压,伴有同等数量的气体进入。该空气未经过滤,直接污染了药液;而输液器的排气管,在瓶口进入,空气在药液中滤一遍,气泡展开面积很大,使异物更多地溶解在药液中,流经其内至少溶入90%。这样,对任何患者都有负效应。对抵抗力强的患者,异物被体内吞噬细胞消化,感受不到。对年老体弱体内吞噬细胞活力差的患者,可能引发某种医源性疾病或加重原有病情。全球每年约数万人因输液而引发死亡,异物介入难辞其咎。实际上,空气过滤器,面对组成异物三种领域内的成分,仅对其中一种领域内的二分之一成分起作用。既应尽职能的六分之一,而对另六分之五无作为。所以,我们目前正在使用的输液瓶、输液器、配药针头及输液方法存在诸多不足。远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菌输液。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认为,很多病是“治”出来的。此话确有深刻内涵。业内人士一直关注本课题的研究。数年前,中国学者研制的无菌空气制造机;美国学者研制的微型氧气瓶,用来补充输液时源源不断的气体,且不谈洁净度,就其高成本,至今未普及。由此可见成本是限制本课题发展的瓶颈。而本专利技术成本低廉。医务工作者,深知我们正在使用的输液器及输液方法,存在诸多不足。其补偿措施是努力营造清洁的输液及配药环镜。有严格的消毒制度和监督制度。因为静点室、配药室人员流动、空气流通,达不到完全无菌、无尘、无有害气体状态,只不过相对洁净而已。若在居室、救护途中、野外、工棚、沙漠地带、沙尘暴季节、营房、战地、疫区进行配药、静脉输液,环境就甚为担忧了。
技术实现思路
及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主题,设计了本系列输液及配药装置。它弥补了目前输液器上的空气过滤器及输液瓶未尽的职能,添补了配药针头无水过滤装置的空缺,输液瓶底进气,减少空气与液体接触面积。改变了目前输液及配药时,污液与药液不分,不能可取可弃的输液及配药方法。一、核心技术水,是净化空气的最佳物质。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这一原理完成使命。它是将输液瓶内空间隔式化,纵横分成若干个隔,职能性分工,各司其职。有多个彼此串联的小隔和一个大隔。分别注入适量液体。小隔内的溶液专职用来溶解异物;大隔内的液体溶有药物,专职用来正常输液。小隔液面底端有与空气过滤器相通的管,彼此串联后经小隔出气管,与大隔液面上方的进气管接通,而所用输液器不带排气管。输液启动后,大隔内产生负压,受之影响,周围空气首先进入空气过滤器,然后依次进入彼此串联的小隔内液体的底端,产生气泡,在向上飘移时,异物被水溶解其中。洁净的空气从小隔液面溢出,经上端的出气管进入载有药物的大隔内液面上方,补充源源不断的气体。第一瓶输液完毕,如果患者需继续输第二液或更多,为降低成本,资源共享,启用底部有进气管的续输液瓶。方法是将续输液瓶底部的进气管与第一瓶小隔串联组合的出气管接通。确认本次输液完毕,将小隔内的液体同一次性管瓶弃掉。将配药针头次中间纵向隔开或在其内套入细管,大隔行使原有功能,小隔用来通气。小隔一端开口在次针尖2毫米处,另端开口在次尾端8毫米处并引出连接端口,与小隔串联组合的出气管接通。针头小隔只在有负压时发挥作用,正压时,回止阀自动关闭,防止药液反流。目前,由于众多品种的输液已在工厂预灌装,如环丙沙星、盐酸培他定、甲硝唑注射液等,虽然也能隔式化处理,但短期内还难以实现,作为尚未普及阶段的措施,笔者另将小隔串联组合单独设置,它与加长输液管组成输液器。其连接方式空气过滤器、小隔的进气管、彼此串联的小隔、小隔出气管、排气管、输液瓶口、输液管、头皮针、顺序管体接通。二、技术要点1、关于小隔液内气体流程大于输液瓶倒立时的水深度。以目前500毫升葡萄糖为例,倒置时的水深度为155毫米。为本专利技术理论上的最低标准。其含意是,原本溶解在输液瓶里的异物,现由本专利技术的大于该液内气体流程的容器来代替。本文设定值为165--300毫米液内气体流程。2、关于小隔内的液体为可供静脉使用的5%葡萄糖或0.9%氯化钠,并与大隔内液体一致。目的万一不慎误入体内,不轻易引发严重后果。充其量回到目前正在使用的水准。3、关于液内气体流程与净化性能关系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延长液内气体流程,越长净化越好。但过长输液管也需延长,不利于操做。本文输液管设定值为原输液管加长200毫米。即与小隔水压阻力相匹配。4、关于小隔进气管的设计特点根据流体力学,小隔内的液体,近壁侧粘度高,近中心处粘度小。产气泡处为近壁侧设计,目的则使得气泡两侧粘度不一致,气泡上升时发生旋转,产生离心力,有利于气泡内的异物甩到边缘,被水溶解。5、关于成本小隔进气管,尽量设计在间壁交叉处,参与间壁构成,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造价预计每个五角左右。在人们易接受的价位内。6、关于输液瓶底部进气的理论根据即使经过空气过滤器、小隔结构内液体过滤,并不意味着空气已绝对洁净,故进入输液瓶的气体,不适从输液瓶口进入再滤一遍,而宜从瓶底进入,这样能减少气体与药液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污染越重。每输1毫升液体可产生20个小气泡,输液500毫升所产气泡球表面积累计值为9000平方厘米,而从瓶底进气,气体与药液接触面积仅50平方厘米,两者相差180倍。本专利技术尚未普及阶段,使用的小隔串联组合时仍从瓶口进气,是不得已行为。7、关于气体流程与阻力的关系根据流体力学,小隔水平线以下倾斜设计,这样既增加流程,又减少阻力。本文阻力值设定为125--200毫米水柱,而液内气体流程165--398毫米。8、关于营造众多小隔的理论根据(1)根据洗涤、梯浓度理论,分隔后净化性能大于同等流程的单隔。单隔长度与净化率是正比关系,增加小隔后是乘积关系,后者贡献值大于前者。(2)含尘气泡,在单隔内历经相当长的液内流程,其内异物之所以不能高比例滞留在污液内,其原因是,气泡中心地带的异物,缺少机会到边缘与水接触。所以在设计上,尽力营造众多小隔,并置串联,让气泡更多次的集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式化输液瓶,其特征是:在输液瓶内的空间纵横分成若干个隔,其连接特征是:空气过滤器、小隔进气管、彼此串联的小隔、小隔出气管、大隔进气管、顺序管体接通。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涵
申请(专利权)人:解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