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插入体内的装置。该可插入体内的装置被引入到对象中以执行向该对象输入预定流体和从该对象输出预定流体中的至少一种操作。该可插入体内的装置包括:贮存器(2),其中存储所述预定流体;第一连通通道(4),其一端开口到所述贮存器的内部,该第一连通通道(4)沿预定方向延伸;第二连通通道(5),其一端开口到所述可插入体内的装置的外部空间,该第二连通通道(5)沿基本上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4)平行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第二连通通道(5)部分地平行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4)行进;以及控制机构(6),其控制所述第一连通通道(4)与所述第二连通通道(5)之间的连通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被引入到对象中以执行向该对象输入预定流体和从该对象输出预定流体中的至少一种操作的可插入体内的装置。本申请基于2004年11月1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4-326992和2004年11月1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4-327920,并要求其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并入它们的全部内容。
技术介绍
常规上已提出了多种对患者(对象)的体液等进行取样的可插入体内的装置。具体来说,可插入体内的装置的结构包括囊形外壳;贮存器,该贮存器布置在外壳内部,具有存储体液等并同时与可插入体内的装置的外部连通的功能;以及输入控制机构,该输入控制机构控制对贮存器输入体液等。在可插入体内的装置的功能中,在可插入体内的装置到达诸如患者的对象的阶段,输入控制机构执行预定的控制以对体液等进行取样,并将取样到的体液等存储在贮存器中。关于常规的可插入体内的装置的具体示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JP-A)No.H4-138128中所描述的,提出了如下的可插入体内的装置,该可插入体内的装置包括作为输入控制机构的预定控制单元、基于控制单元的控制而被驱动的微泵、以及其中存储有基于微泵的驱动而取样的流体的罐(贮存器)。在该可插入体内的装置中,微泵设置在连通罐与开口到外部空间的吸入口的通道中,流体可在吸入口与贮存器之间移动以通过微泵的作用而对诸如对象的体液的流体进行取样(例如,参见JP-ANo.H4-138128)。此外,已经提出了一种可插入体内的装置作为另一具体示例,该可插入体内的装置具有如下结构,该结构包括用于调节贮存器与吸入口之间的连通状态的连通调节机构,同时贮存器被构造为可改变内部容积。还提出了应用上述机构来将药物直接提供至对象的患部的可插入体内的装置。例如,在JP-A No.H4-138128中描述的可插入体内的装置中实现了如下的可插入体内的装置,其中,将药物预先存储在罐中,并通过驱动微泵来释放流体以将流体从排放口移动至吸入口。为了生成用于对体液等进行取样的吸力,在常规的可插入体内的装置中采用了如下结构,在该结构中,例如基于弹簧构件的作用通过快速地改变贮存器的容积来生成负压。具体来说,例如,常规的可插入体内的装置被构造为使得贮存器和活塞结合在预定外壳中。活塞用作贮存器的外壁部(限定保存存储对象的区域的外围的构件)的一部分。在预定弹簧构件沿贮存器的容积增大的方向对活塞提供了伸缩力(snappingforce)的同时,通过预定的固定绳向活塞提供抵消该伸缩力的拉力。在该结构中,当基于输入控制机构的作用而切断固定绳时,根据由弹簧构件提供的伸缩力来移动包含在可插入体内的装置中的活塞。然后,通过根据弹簧构件的移动增加贮存器的容积而在贮存器中生成负压以生成吸力,这使得对象的体液等可以流入到贮存器中(例如,参见JP-A No.H2-36848)。还提出了应用上述机构来将药物直接提供至对象的患部等的可插入体内的装置。该可插入体内的装置采用了如下结构,在该结构中,预先将药物保存在贮存器中,弹簧构件沿贮存器的容积减小的方向提供伸缩力。通过基于输入控制机构的控制切断固定绳,弹簧构件的伸缩力作用在活塞上,贮存器中保存的药物随着贮存器的容积的减小而被释放到外部。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常规的可插入体内的装置中,存在难以小型化的问题。通常,可插入体内的装置可通过将可插入体内的装置引入到诸如患者的对象中来工作,从减小在使用时影响对象的负荷的角度来看,优选的是尽可能地小型化。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取样或释放的流体量,要求贮存器的容积达到一定程度,因此不容易使诸如微泵的机构小型化。因此,从小型化可插入体内的装置的角度出发,优选地设计连通可插入体内的装置的贮存器和外部空间的管路(line)的结构。然而,目前还未提出具有这种结构的常规的可插入体内的装置。具体来说,类似于在JP-A No.4-138128中描述的示例中的连通排放口和贮存器的管路以及独立于该管路形成的吸入口,在常规的可插入体内的装置中,通常,连通贮存器和外部空间的管路是由多条管路形成的。为了使包括多条管路的可插入体内的装置小型化,至为重要的是如何布置该多条管路。然而,常规的可插入体内的装置(参见JP-A No.H2-36848)具有难以减小运行成本的问题,这是因为常规的可插入体内的装置具有诸如贮存器和弹簧构件的所有组件都结合在一体地形成的外壳中的结构。下面将描述这一问题。当采用可插入体内的装置来释放药物时,必须根据使用用途分别准备存储有多种药物的多个可插入装置。也就是说,因为根据用途采用通过可插入体内的装置提供给对象一定剂量的各种药物,所以当采用一体形成的可插入体内的装置时,必须根据药物的种类预先准备多个不同的可插入体内的装置。因此,必须在预先准备存储有不同药物的多个可插入体内的装置的同时,确保用于保存多个可插入体内的装置的大存储空间,因此非常难以减小运行成本。在常规的可插入体内的装置中,由于再利用方面的困难,导致难以减小运行成本。通常,常规的可插入体内的装置采用由于流体的输入和输出的造成的体液的附着所以无法进行再利用的结构。然而,关于控制机构,在使用时可实现其中控制机构不与体液等接触的结构。因此,尽管从卫生的角度出发完全可对控制机构进行再利用,但是由于常规的可插入体内的装置采用贮存器和控制机构两者都结合在一体形成的外壳内的结构,所以难以再利用曾使用过的可插入体内的装置,与其他可再利用的医疗设备相比,这增加了运行成本。此外,在常规的可插入体内的装置中,从短存储时段的角度来看,难以减小运行成本。当采用可插入体内的装置来提供一定剂量的药物等时,该可插入体内的装置在贮存器中留有药物的情况下被保存。然而,存储在贮存器中的药物的最佳存储条件不总是与控制机构的最佳存储条件一致。具体来说,当采用诸如用于接收从外部提供的控制信号的电路的电子电路来控制切断固定绳的定时时,适于电子电路的存储的诸如温度和湿度的条件往往与适于药物的存储的诸如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不同。然而,由于常规的可插入体内的装置采用贮存器和控制机构两者都包括在一体形成的外壳中的结构,所以难以使存储条件最优化。结果,必须缩短存储时段,增加了未使用的可插入体装置的废弃(disposal)量,并且增加了运行成本。鉴于上述内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通过设计贮存器与外部空间之间的连通通道的结构来实现可以小型化的可插入体内的装置,该可插入体内的装置包括预定贮存器来执行流体在贮存器与外部空间之间的释放和吸入中的至少一个。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在被引入到对象中的可插入体内的装置中并且在包括贮存器和控制机构的可插入体内的装置中,实现可减小运行成本的结构,在所述贮存器中存储有输入到对象和/或从对象输出的流体,所述控制机构执行诸如输入的定时控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实现这些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被引入到对象中以执行向该对象输入预定流体并从该对象输出预定流体中的至少一种操作的可插入体内的装置包括贮存器,其中存储所述预定流体;第一连通通道,其一端开口到所述贮存器的内部,该第一连通通道沿预定方向延伸;第二连通通道,其一端开口到所述可插入体内的装置的外部空间,该第二连通通道沿基本上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平行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第二连通通道部分地平行于所述第一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插入体内的装置,该可插入体内的装置被引入到对象中以执行向该对象输入预定流体和从该对象输出预定流体中的至少一种操作,该可插入体内的装置包括: 贮存器,其中存储所述预定流体; 第一连通通道,其一端开口到所述贮存器的内部,该第一连通通道沿预定方向延伸; 第二连通通道,其一端开口到所述可插入体内的装置的外部空间,该第二连通通道沿基本上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平行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第二连通通道部分地平行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延伸;以及 控制机构,其控制所述第一连通通道与所述第二连通通道之间的连通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野宏尚,泷泽宽伸,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