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螺旋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5536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5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螺旋式换热器,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所述双螺旋式换热器包含热流管道(1)及冷流管道(2),其中,所述热流管道(1)的一端设计为热流入口(11),另一端设置为热流出口(12);所述冷流管道(2)的一端设计为冷流入口(21),另一端设置为冷流出口(22);所述热流管道(1)与冷流管道(2)沿相同螺旋轴线以相同的导程及螺旋升角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热流管道与冷流管道采用螺旋形式布置,增大了换热面积,热流管道上的热流入口与冷流管道上的冷流出口设置在换热器的同一端,热流与冷流的流向相反,换热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双螺旋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现代工业生产、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动力、冶金、化工、石油、建筑、机械制造、食品、医药、航空、航天、船舶、汽车。产品形式多种多样、应用场合极广,现有常用换热器一般采用管壳式散热器,但其有换热效率较低、体积大、重量大等缺点。特别是在产品集成度高、空间限制严、重量控制苛刻的场合已经限制产品整体性能或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螺旋式换热器,以解决或至少减轻现有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至少一处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螺旋式换热器,包含热流管道及冷流管道,其中,所述热流管道的一端设计为热流入口,另一端设置为热流出口;所述冷流管道的一端设计为冷流入口,另一端设置为冷流出口;所述热流管道与冷流管道沿相同螺旋轴线以相同的导程及螺旋升角设置。优选地,所述热流管道的热流入口与所述冷流管道的冷流出口设置在所述双螺旋式换热器的同一端。优选地,所述热流管道的螺旋截面为方形。优选地,所述冷流管道的螺旋截面与所述热流管道的螺旋截面相同。优选地,所述热流管道及冷流管道的内腔表面设置有扰流结构。优选地,所述扰流结构为在热流管道及冷流管道的内表面设置有凸起。优选地,所述热流管道及冷流管道采用金属材质制作。优选地,所述螺旋轴线为曲线。优选地,所述热流管道及冷流管道采用3D打印一体成型。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热流管道与冷流管道采用螺旋形式布置,增大了换热面积,热流管道上的热流入口与冷流管道上的冷流出口设置在换热器的同一端,热流与冷流的流向相反,换热效率高。热流管道及冷流管道的内腔表面设置有扰流结构,流体的湍流程度高,换热效果好。热流管道及冷流管道采用金属材质制作,热阻较小。采用3D打印技术生产,在保证尺寸精度的同时,换热表面光洁度较低,微二次流强,换热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双螺旋式换热器的示意图。其中,1-热流管道,11-热流入口,12-热流出口,2-冷流管道,21-冷流入口,22_冷流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沮围的限制。如图1所示,一种双螺旋式换热器,包含热流管道I及冷流管道2,其中,热流管道I的一端设计为热流入口 11,另一端设置为热流出口 12;冷流管道2的一端设计为冷流入口21,另一端设置为冷流出口 22;热流管道I与冷流管道2沿相同螺旋轴线以相同的导程及螺旋升角设置。本技术的热流管道与冷流管道采用螺旋形式布置,增大了换热面积。在本实施例中,热流管道I的热流入口11与冷流管道2的冷流出口 21设置在所述双螺旋式换热器的同一端。热流管道I上的热流入口 11与冷流管道2上的冷流出口 22设置在所述双螺旋式换热器的同一端,热流与冷流的流向相反,换热效率高。在本实施例中,热流管道I的螺旋截面为方形。在本实施例中,热流管道I与冷流管道2的流道外壁相互贴合,其优点在于,换热效率较高。可以理解的是,热流管道I的螺旋截面还可以设置为曲面。其优点在于,可以增加热流管道I的换热面积。在本实施例中,冷流管道2的螺旋截面与热流管道I的螺旋截面相同。其优点在于,方便热流管道I与冷流管道2的贴合。在本实施例中,热流管道I及冷流管道2的内腔表面设置有扰流结构。其优点在于,流体的湍流程度高,换热效果好。在本实施例中,扰流结构为在热流管道I及冷流管道2的内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在流道的表面不规则布置。可以理解的是,扰流结构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扰流形式。例如,在一个备选实施例中,热流管道I及冷流管道2的内表面设置为跌宕起伏的流道。在本实施例中,热流管道I及冷流管道2采用金属材质制作。其优点在于,热阻较小,换热效果好。可以理解的是,热流管道I及冷流管道2的螺旋轴线可以设置为曲线。在本实施例中,热流管道I及冷流管道2采用3D打印一体成型。在保证尺寸精度的同时,换热表面光洁度较低,微二次流强,换热效果好。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主权项】1.一种双螺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含热流管道(I)及冷流管道(2),其中,所述热流管道(I)的一端设计为热流入口(11),另一端设置为热流出口(12);所述冷流管道(2)的一端设计为冷流入口(21),另一端设置为冷流出口(22);所述热流管道(I)与冷流管道(2)沿相同螺旋轴线以相同的导程及螺旋升角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管道(I)的热流入口(11)与所述冷流管道(2)的冷流出口(21)设置在所述双螺旋式换热器的同一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管道(I)的螺旋截面为方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螺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流管道(2)的螺旋截面与所述热流管道(I)的螺旋截面相同。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螺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管道(I)及冷流管道(2)的内腔表面设置有扰流结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螺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结构为在热流管道(I)及冷流管道(2)的内表面设置有凸起。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螺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管道(I)及冷流管道(2)采用金属材质制作。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轴线为曲线。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管道(I)及冷流管道(2)采用3D打印一体成型。【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螺旋式换热器,涉及换热器
所述双螺旋式换热器包含热流管道(1)及冷流管道(2),其中,所述热流管道(1)的一端设计为热流入口(11),另一端设置为热流出口(12);所述冷流管道(2)的一端设计为冷流入口(21),另一端设置为冷流出口(22);所述热流管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螺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含热流管道(1)及冷流管道(2),其中,所述热流管道(1)的一端设计为热流入口(11),另一端设置为热流出口(12);所述冷流管道(2)的一端设计为冷流入口(21),另一端设置为冷流出口(22);所述热流管道(1)与冷流管道(2)沿相同螺旋轴线以相同的导程及螺旋升角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子仲马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