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服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49704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5 13:02
一种智能服装,属于服装技术领域。包括由服装外层、布线层、背负系统、布线与背负附着层、服装内层内外连接构成服装主体,所述的布线层上设置电子线路的全身排布,所述的布线与背负附着层上设置所有电子元器件及线路辅料,所述的背负系统包括背心式背负带,背心式背负带上配合设置用于安装核心主控器的核心主控器固定位。上述一种智能服装,通过创造性的背负系统设计,让承载性极大提升的同时,却不影响舒适性和美观性,能为个人日常出行的全部物品及数码产品提供一个合适安放的口袋和位置,并在同时将负载的垂坠感和异物感降到最低;通过控制装置配合手机APP,可以实现对服装及随身携带设备的控制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服装
,具体为一种智能服装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和数码设备出现在了生活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人类和电子设备的关系也越来密不可分。以智能智手机为代表的电子设备,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手必备的工具。而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的兴起,可以将人的活动进一步的数据化,从而把人与设备的关系再次拉近。但在大量设备出现的同时,两个矛盾也逐渐凸显,一就是设备体积(便携性)和设备续航时间(电池容量)之间的矛盾。二则是移动设备多样化和大屏化带来的与便携性之间的矛盾。设备体积(便携性)和设备续航时间(电池容量)之间的矛盾,体现在越轻薄的设备,其电池容量必然越小,从而设备的使用续航时间就必然越少,在电池技术进步远落后于电子设备发展的大背景下,这一矛盾在可预期的将来几乎得不到解决一一以现有的实验室电池技术为例,众多科研成果的单位体积电量的增长往往只有20%-30%,50%-80%已经可称为突破性进展,且不说这些技术从实验室到工业化生产之前的众多障碍,现有的最先进计算机芯片技术的耗电量已经是手机芯片耗电的数十倍,而在芯片之外外还有虚拟现实VR技术、增强现实显示技术AR,3D显示屏等电量消耗大户等待着被应用在手机和可穿戴设备上。也就是说,即使有更好的电池,也必然被更好的芯片更先进的技术消耗掉提升的电量,这一问题在电池技术得到突破性进展之前将持续存在。而针对这一矛盾,现有的最佳解决方案就是移动电源,即保持设备的便携性,将电量额外存储。这一方案是现有条件下最好的解决方案,但是它的缺点同样明显,一是移动电源的体积和重量,在现有电池的技术下无法小型化,携带不便,二是移动电源需要跟手机有线连接,使用方便性不足。移动设备多样化和大屏化带来的与便携性之间的矛盾,在近些年手机大屏化趋势下,也显得格外突出。消费者苛求更大的屏幕和面积,以享受更好的使用体验,但大屏幕就以意味着大体积,越大体积携带体验往往就越差,而迅速出现的各种可穿戴设备,则同样面临“没地方放”的问题。在可折叠柔性屏幕及其配套的柔性电池等技术大规模普及前,这一问题也几乎看不到解决的希望。在这样的背景下,合理利现有用移动电源技术,在解决以上问题上,也已经有不少尝试解决的办法。针对移动电源的问题,现有方案基本都属于移动电源的异型化,即通过将移动电源改造成不同的形式,来实现方便携带和连接的目的。从实现方式来看,又分为手机捆绑式和可穿戴式。手机捆绑式主要通过将移动电源做成手机外壳,与手机结合在一起放置并保持随时充电,以求解决携带不便和使用不便的问题。但此方案最大的问题是手机壳重量较重,对使用手机过程本身造成了额外负担,而且由于壳体限制,移动电源的容量往往较小。除此之外,缺乏兼容性和对其他设备的支持也都是此方案的主要问题。可穿戴式则是通过将移动电源做成各种可随身携带的物品来解决携带不便问题。例如手环、腰带、钥匙扣、钱包等等。此类方案基本可分小型化和大型化两个大的类别,小型化如手环、腰带、钥匙扣等,优点是便携性很高,使用也相对方便,但缺点也非常明显:容量十分有限,基本都在2000MAH以下,一般来说只能延长手机2-3小时的使用时间。而另一类则是以各种钱包、背包为主的大型化方案,优点是电源容量高,缺点则是通用性差和使用不便。而移动电源方案异化的一个通病则是最多解决自身的携带问题,无法为其他设备的携带提供便利。在移动设备的携带问题上,主要解决方向还是各种背包挎包等,此方案的优点与缺点同样明显,优点是容量大,成本较低,缺点则是极大的影响使用的便利性,因为作为移动设备,随时取用是最基本的要求,放在包里即违反了这一原则,也额外增加了出行背负的负担。服装作为人类最为古老的人工制品之一,也是迄今为止与人类最为亲近的产品。服装的基本属性有三类分别为舒适性、美观性和承载性,其中,舒适性得益于新型纺织材料的不断发展和广泛运用,使的其在透气、保暖、耐磨、抗皱等物理特性上有了长足进步;美观性则随着时代的变迀迎合着人们的审美需求而不断变化,但相对于这两点,承载性则在最近数百年的服装发展史上几乎未得到明显改善,服装依然是依靠传统口袋置物,口袋的设计除了外观之外也并未得到任何革新。而服装负载属性之所以在如此长的时间没有得到改善,究其原因无非如下两个,一是传统口袋对各类物品不加区分统一包覆存放,容易产生明显的拉扯感和鼓胀感从而影响衣服的舒适性和美观性;二是传统服装口袋仅缝合于服装面料表面有限区域且仅依靠缝线及面料承重,在置物时,物品重力集中于服装局部,且多为人体力学上的非承重区域因而往往产生十分明显的垂坠感和负重感,从而极大减损了服装穿着的舒适度和有效负载量。从钱包、耳机、药匙、登机牌到护照、墨镜、手机、ipad,人们越来越难在衣服上找到合适安放他们的口袋和位置,而当衣服上应当具备的简单易用的负载功能被各种大小背包所替代时,人们也就逐步丧失了随身物品取放的便利性和日常出行的轻松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智能服装的技术方案,通过创造性的背负系统设计,让承载性极大提升的同时,却不影响舒适性和美观性,能为个人日常出行的钱包、耳机、药匙、登机牌到护照、墨镜、手机、ipad等全部物品及数码产品提供一个合适安放的口袋和位置,并在同时将负载的垂坠感和异物感降到最低;通过控制装置配合手机APP,可以实现对服装及随身携带设备的电量智能控制管理、情景操作辅助、温度智能控制、防盗报警、照明、装饰、数据存储与传输、移动WIF1、随身云等功能。所述的一种智能服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服装外层、布线层、背负系统、布线与背负附着层、服装内层内外连接构成服装主体,所述的服装外层前部纽扣部位设置纽扣型控制器,服装外层的左右领口部位分别设置领口充电接口,服装外层的左右袖口部位分别设置磁吸式袖口充电装置,服装外层上还设置左右口袋,左右口袋内分别设置充电装置;所述的布线层上设置电子线路的全身排布,并对不同走向线路的集中固定、整理,防止运动时的线路脱落、位移;所述的布线与背负附着层上设置所有电子元器件及线路辅料;布线层通过3Mfe扣布和背负系统、布线与背负附着层配合连接;所述的背负系统包括由左右前肩带、左右弹性肩带、左右后肩带、左右后背带、弹性背部横带、弹性腰带连接构成的背心式背负带,其中一侧的前肩带上配合设置用于安装核心主控器的核心主控器固定位,核心主控器通过控制线与纽扣型控制器配合连接,弹性腰带的前部两侧分别配合设置左电池袋、右电池袋,弹性腰带的后部配合设置至少一个重物挂载点,左右肋下的弹性腰带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肋下挂载点;所述的背心式背负带上设置与核心主控器连接的左右颈部充电线、左右臂充电线、左右口袋充电线、左移动电源线、右移动电源线,左右颈部充电线分别与左右领口充电接口连接,左右臂充电线分别与左右磁吸式袖口充电装置连接,左右口袋充电线分别与左右口袋内的充电装置连接,左移动电源线与左电池袋中放置的左移动电源连接,右移动电源线与右电池袋中放置的右移动电源连接。所述的一种智能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心式背负带上设置与核心主控器连接的左右磁感线、左右温感线、DCIN线、电量分享线;在服装外层的左右口袋内分别设置与左右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服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服装外层(15)、布线层(16)、背负系统(17)、布线与背负附着层(18)、服装内层(19)内外连接构成服装主体,所述的服装外层(15)前部纽扣部位设置纽扣型控制器(1),服装外层(15)的左右领口部位分别设置领口充电接口(14),服装外层(15)的左右袖口部位分别设置磁吸式袖口充电装置(8),服装外层(15)上还设置左右口袋,左右口袋内分别设置充电装置(9);所述的布线层(16)上设置电子线路的全身排布,并对不同走向线路的集中固定、整理,防止运动时的线路脱落、位移;所述的布线与背负附着层(18)上设置所有电子元器件及线路辅料;布线层(16)通过3M粘扣布和背负系统(17)、布线与背负附着层(18)配合连接;所述的背负系统(17)包括由左右前肩带(1703)、左右弹性肩带(1701)、左右后肩带(1702)、左右后背带(1704)、弹性背部横带(1711)、弹性腰带(1710)连接构成的背心式背负带,其中一侧的前肩带(1703)上配合设置用于安装核心主控器(2)的核心主控器固定位(1705),核心主控器(2)通过控制线与纽扣型控制器(1)配合连接,弹性腰带(1710)的前部两侧分别配合设置左电池袋(1707)、右电池袋(1708),弹性腰带(1710)的后部配合设置至少一个重物挂载点(1709),左右肋下的弹性腰带(1710)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肋下挂载点(1706);所述的背心式背负带上设置与核心主控器(2)连接的左右颈部充电线(1712)、左右臂充电线(1713)、左右口袋充电线(1714)、左移动电源线(1718)、右移动电源线(1717),左右颈部充电线(1712)分别与左右领口充电接口(14)连接,左右臂充电线(1713)分别与左右磁吸式袖口充电装置(8)连接,左右口袋充电线(1714)分别与左右口袋内的充电装置(9)连接,左移动电源线(1718)与左电池袋(1707)中放置的左移动电源(5)连接,右移动电源线(1717)与右电池袋(1708)中放置的右移动电源(1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中朱恒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襦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