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背框,背框包括胶框和加强件,加强件的刚度大于胶框的刚度,胶框包括首尾相接的四个侧壁,依次为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一侧壁邻接背光模组的光源,加强件至少设置于第一侧壁的内侧面外侧和连接内侧面的底面外侧,以通过加强件将光源的热量传导至背光模组的外部,底面为远离显示面板的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的背框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和抗扰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因具有低辐射、厚度薄和耗电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个人数字助理、手机、电视等中。由于液晶显示面板为非发光型的显示器件,因此,为达到显示效果,需给液晶显示面板提供一面光源装置以实现显示功能,例如,背光模组,其用于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亮度充分且分布均匀的面光源。背光模组一般包括背框、光源、导光板和多个光学膜片,光源、导光板和多个光学膜片均固定至背框。换句话说,光源、导光板和多个光学膜片通过背框相对固定。现有技术中,背框一般采用塑胶材料制成,然而,众所周知,塑胶材料的抗扰刚度较小,易在组装是发生弯曲变形,影响组装精度;此外,塑胶材料的导热性能较差,塑胶材质的背框无法对光源进行有效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抗扰刚度较大且导热性能良好的背框的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用于为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源,背光模组包括背框,背框包括胶框和加强件,加强件的刚度大于胶框的刚度,胶框包括首尾相接的四个侧壁,依次为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一侧壁邻接背光模组的光源,加强件至少设置于第一侧壁的内侧面外侧和连接内侧面的底面外侧,以通过加强件将光源的热量传导至背光模组的外部,底面为远离显示面板的表面。其中,加强件进一步设置于第三侧壁上。其中,加强件包括两片分别沿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延伸设置的一字形的子加强片体。其中,加强件进一步设置于第二侧壁或第四侧壁上。其中,加强件包括三片一字形的子加强片体;或者加强片包括一片L形和一片一字形的子加强片体;或者加强片呈匚形。其中,加强件进一步设置于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上,加强片包括四片一字形的子加强片体;或者加强件包括两片L形的子加强片体;或者加强件包括一片匚形的子加强片体和一片一字形的子加强片体;或者加强件整体呈与胶框匹配的口字形。其中,加强件还设置于第一侧壁的外表面上,外表面与内表面相对设置。其中,加强件与胶框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得。其中,加强件为金属材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层叠设置的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背光模组为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的背框包括胶框和加强件,加强件至少设置于第一侧壁的内侧面外侧和连接内侧面的底面外侧,以通过加强件将光源的热量传递至背光模组的外部,使背光模组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同时,由于加强件的刚度大于胶框的刚度,因此,背框的抗扰刚度有所提升,进而避免组装时发生弯曲变形,组装精度较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液晶显不装置的主视不意图;图2是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的背框的主视示意图的第一实施方式;图3是图2所示背框沿A-A向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的背框的主视示意图的第二实施方式;图5是图4所示背框沿B-B向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的背框的主视示意图的第三实施方式;图7是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的背框的主视示意图的第四实施方式;图8是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的背框的主视示意图的第五实施方式;图9是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的背框的主视示意图的第六实施方式;图10是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的背框的主视示意图的第七实施方式;图11是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的背框的主视示意图的第八实施方式;图12是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的背框的主视示意图的第九实施方式;图13是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的背框的主视示意图的第十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液晶显示装置100包括背光模组I和显示面板D,显示面板D与背光模组I层叠设置。背光模组I包括背框、光源(未图示)、导光板(未图示)和多个光学膜片(未图示)。背框10用于固定光源、导光板和多个光学膜片。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的背框的第一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背框10包括胶框11和加强件12。加强件12的刚度大于胶框11的刚度。加强件12的散热性能优于胶框11的散热性能。优选地,散热件12为铝、不锈钢等金属材质。胶框11包括首尾相接的四个侧壁,依次为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第三侧壁113和第四侧壁114。其中,第一侧壁111与第三侧壁113相互平行,第二侧壁112与第四侧壁114相互平行,第一侧壁111和第三侧壁11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侧壁112和第四侧壁113的两端垂直连接。上述侧壁中,每一侧壁均包括内侧面101、底面102、顶面103和外侧面104四个表面,其中,内侧面101为朝向相对侧壁的表面,外侧面104为背离相对侧壁的表面,在同一侧壁上,内侧面101与外侧面104相对设置;顶面103为邻接显示面板D的表面,底面102为远离显示面板的表面,顶面103与底面104相对设置。背光模组的光源通常包括直下式光源和侧光式光源,直下式光源的含义是光源设置于导光板的正下方,侧光式光源的含义是光源设置于导光板的侧面。以设置侧光式光源的背光模组进行举例,光源至少邻接背框的一侧壁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ill邻接背光模组的光源。本实施例中,加强件12仅设置于第一侧壁111上,因此,加强件12整体呈沿第一侧壁111延伸的一字形,具体请参照图2。请进一步参照图3,加强件12设置于第一侧壁111的内侧面101外侧和连接内侧面101的底面102外侧。换句话说,加强件12包裹在第一侧壁111的内侧面101和底面102上。由于光源邻接第一侧壁111设置,因此,加强件12与光源热接触,加上加强件12既设置于第一侧壁111的内侧面101的外侧还设置于第一侧壁111的底面102的外侧,底面102远离显示面板D设置,加强件12设置于底面102的外侧的部分既位于背光模组的外部,且与显示面板D组装后位于整个液晶显示装置的外部,因此,与光源热接触的加强件12能够将光源的热量传导至背光模组的外部对光源进行有效的散热。加强件12的设置除了能够明显改善背光模组的散热效果,同时,由于加强件12的刚度大于胶框11的刚度,因此,背光模组的抗扰刚度以得到明显的提升,能够有效避免组装过程中发生弯曲变形的情形,使得背光模组具有较高的组装精度。图4和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的背框的第二实施方式。与背框的第一实施方式相比,本实施方式背框10’的加强件12’不仅设置于第一侧壁111的内侧面101外侧和底面102外侧,同时还设置于第一侧壁111的外侧面104外侧。换句话说,加强件12’包裹在第一侧壁111的内侧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用于为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框,所述背框包括胶框和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的刚度大于所述胶框的刚度,所述胶框包括首尾相接的四个侧壁,依次为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邻接所述背光模组的光源,所述加强件至少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内侧面外侧和连接所述内侧面的底面外侧,以通过所述加强件将所述光源的热量传导至所述背光模组的外部,所述底面为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庆,谢晨,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