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体工学把手,具有一个柱状的本体,本体的两端尺寸不同,在握持时靠近大拇指的一端径向尺寸较大,另一端的径向尺寸较小,本体的其他部分在两端之间平滑过渡。本体的横截面呈形状不规则的椭圆形,椭圆形的长半轴竖直设置,上半部的横向尺寸大于下半部的横向尺寸。人手在握持时靠近大拇指的一端尺寸大于另一端,能够与本体的形状匹配形成完好地贴合,不规则的椭圆形截面也可以与手的握持形状良好匹配,达到更好地握持体验,更不容易发生脱手的现象。在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插装部,插装部的径向尺寸小于本体,与本体形成环形的台阶。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把手,使用者在进行锻炼时能够实现更好的握持,不容易出现脱手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械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人体工学把手。
技术介绍
在健身锻炼时需要使用不同的器械实现对不同部位的强化练习,对于上半身而言,需要用到多种把手的健身器材,使用者通过拉动或推动达到锻炼的效果。如图1所示,普通的把手通常在圆棒或圆管料件上套装TPV,浸塑PVC等圆形把手,面人体手掌握持时并不呈圆形,圆柱形无法与手掌完全贴合,手臂的力量无法完全发挥;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脱手,给使用者的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如何设计一种安全牢靠的把手,在使用者进行锻炼时与手掌的握持形状贴合,避免脱手情况的发生,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人体工学把手,具有柱状的本体,所述本体在握持时靠近大拇指的一端径向尺寸大于另一端径向尺寸,且所述本体两端之间平滑过渡;所述本体的横截面呈不规则的椭圆形,长半轴竖直,上半部的横向尺寸大于下半部的横向尺寸;所述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插装部,所述插装部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本体,所述本体与插装部之间形成环形台阶。可选地,所述本体的外表面设置外表粗糙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与手掌的宽度相同,且与所述本体两端的距离相同。可选地,所述握持部设置为两部分,分别位于所述本体的顶端和底端;所述握持部为蜂窝状的凸起。可选地,所述本体设置为两层,位于内部的内芯为底部具有凸起的圆筒。可选地,所述插装部的内壁上开设多个螺栓孔,通过螺栓与其他结构固定。可选地,所述内芯比外套的强度更高;所述内芯内部设置为横截面为六边形的空腔。本技术所提供的人体工学把手,具有一个柱状的本体,本体的两端尺寸不同,在握持时靠近大拇指的一端径向尺寸较大,另一端的径向尺寸较小,本体的其他部分在两端之间平滑过渡。本体的横截面呈形状不规则的椭圆形,椭圆形的长半轴竖直设置,上半部的横向尺寸大于下半部的横向尺寸。人手在握持时靠近大拇指的一端尺寸大于另一端,能够与本体的形状匹配形成完好地贴合,不规则的椭圆形截面也可以与手的握持形状良好匹配,达到更好地握持体验,更不容易发生脱手的现象。在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插装部,插装部的径向尺寸小于本体,与本体之间可以形成环形的台阶,用于与插装于其他的部件上。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把手,使用者在进行锻炼时能够实现更好的握持,不容易出现脱手现象,不仅更容易使手臂完全出力,而且避免了滑脱手等意外情况的出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的把手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人体工学把手的一种具体结构轴测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人体工学把手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人体工学把手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人体工学把手的横截面视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人体工学把手的剖面图。其中:本体1、内芯11、外套12、插装部2、握持部3。【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人体工学把手,可以让使用者更好握持,避免脱手现象的发生。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人体工学把手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给出的一种人体工学把手具体形式的轴测图。其具有一个柱状的本体1,本体I两端的径向尺寸不同,握持时靠近大拇指的一端径向尺寸较大,另一端的径向尺寸较小,其他部分在两端之间形成平滑的过渡。而且整个本体I的横截面形状呈不规则的椭圆形,长半轴沿竖直设置,横向的尺寸较短,上半部的横向尺寸大于下半部的横向尺寸,因此本体I的横截面与凸轮相似。两端的径向尺寸不同,且横截面的上下尺寸不同,能够与人手掌的形状更好地贴合,从而使手掌与本体I的侧面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在推拉时可以更好地出力,达到更佳的锻炼效果。而且这种形状的设计使手掌更容易握持,各部分的受力均匀,避免锻炼过程中出现脱手的情况,从而对锻炼者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手与本体I之间出现相对转动,不易扭伤手腕。如图3和图4所示,分别为本体I的正视图和俯视图。进一步,为了达到更佳的防滑效果,在本体I的外表面上设置握持部3,握持部3的表面比较粗糙,手掌握持时与手之间的摩擦力更大,可以更好地避免与手掌出现滑动现象,因此锻炼时保护的效果更好。而且将握持部3的长度设置与手掌的宽度相同,使手掌恰好可以完全接触到握持部3。握持部3所包括的范围与本体I两端之间距离相同,握持部3的两端距离本体I最近的端部的距离相同,也就是说握持部3位于本体I的中间,当手掌完全抓住握持部3时可以恰好握到本体I的中部,从而实现对手掌良好地定位,避免手掌抓到本体I的边缘,使出力不平衡导致滑脱出手。握持部3可设置为两部分,分别位于本体I的顶端和底端,这样手掌握持用力时,掌心处于没有握持部3的部分,与掌心接触的部分光滑,防止对凸起的握持部3对掌心形成过大的压强,握持部3主要接触手指部分,在长时间使用时不会对手掌造成过大的压迫,提高使用的舒适度。当然,握持部3设置成两个区域也只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可根据使用的舒适度进行相应调整,这些都是本技术要保护的范围。具体地,握持部3设置为蜂窝状的凸起结构,握持部3由多个相互紧邻的六边形结构规律排列组成,与蜂窝相似,提高也摩擦力,同时不会形成过大的压强。上述结构仅作为一种参考,握持部3也可设置为其他的形式,能提供足够的摩擦力即可。如图5所示,为本体I的侧视图;图6为本体I的剖面图。为了在满足强度的基础上提高使用的舒适度,可将本体I设置为两层,位于内部的内芯11为圆筒形结构,在圆筒外侧的底部设置两块凸起,面外套12为包裹于内芯11外部的材料,外套12的外壁形成本体I的外部形状。内芯11可采用强度较高的材料制成,例如钢材等,使本体I在受到大力推动时不发生变形,而外套12采用强度较小的材料制成,如TPE等,与手掌接触受力时可发生形变,增大与手掌的接触面积,降低手掌受到的压强,提高稳定性和舒适性。为了降低整个把手的重量,可将内芯11的内部设置成横截面为六边形的空腔,既能承受强大的弯曲应力,也降低生产成本。空腔的横截面形状也仅作为一种具体的参考。为了方便装配过程,在插装部2的内壁上开设多个螺栓孔,安装时插装部2可以插进其他结构的安装槽内,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保证了连接的紧固程度。本技术中的人体工学把手,将本体I的两端设置为不同的尺寸,可以与手掌握持时的形状相匹配贴合;而横截面的形状为不规则的椭圆形可以与手掌的接触面积更大,降低压强;在本体I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握持部3,可以与手指接触,提供更大的摩擦避免脱手现象出现;而且两个区域的握持部3可以避免掌心受到过大的压强,提高使用时的舒适度。因此整个把手符合人体工学的要求,可以达到稳定、舒适、安全的使用目标。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体工学把手,其特征在于,具有柱状的本体(1),所述本体(1)在握持时靠近大拇指的一端径向尺寸大于另一端径向尺寸,且所述本体(1)两端之间平滑过渡;所述本体(1)的横截面呈不规则的椭圆形,长半轴竖直,上半部的横向尺寸大于下半部的横向尺寸;所述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插装部(2),所述插装部(2)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本体(1),所述本体(1)与插装部(2)之间形成环形台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利荣,王小发,蓝玉国,封海义,刘先杰,江斌,孙良来,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英派斯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