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厉志安专利>正文

货物叠包与打包自动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36406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4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货物叠包与打包自动生产线,包括输入机构(1)、位姿调整机构(2)、排列机构(3)、推送机构(4)、叠料与打包机构(5)、输出机构(6)、托盘输入机构(7),位姿调整机构(2)将物料拉开一定间距用于位姿调整,排列机构(3)完成物料的有序排列,推送机构(4)将物料推送至下一工序,叠料与打包机构(5)用于物料的堆叠和打包,输出机构(6)将打包好的物料输送出生产线至指定地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物料输入、排列、叠包、打包、输出的全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解放了劳动力;在叠包与打包中均无冲击,不易破包,减小了资源的浪费;同时不需要人的参与,可以将整个生产线封闭起来环保无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物流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货物叠包与打包自动生产线
技术介绍
物流成本高居不下,据统计近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保持在18%左右,是发达国家的2倍,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约6.5%,我国物流成本明显偏高。小袋包装货物在物流中比重很大,例如大米粮食、塑料颗粒以及水泥化肥等,但这类包装类型的货物的转运方式落后,在物流的各个环节均通过人力单包搬运,虽然专利ZL201120491347.2提供了一种较为便捷的方案,即利用一种转运集装包将小包货物叠加捆扎成大包再借助吊机搬运至运输工具上,但是其有以下问题:I)其只是解决了货物的叠包码垛问题,其打包、输出还是必须要人力参与,并没有显著改善劳动环境和劳动强度,尤其体现在像水泥类大粉尘、有余热的货物,严重威胁着劳动者的健康;2)该专利技术是通过人力打包,因此劳动者不同的工作状态打包的结实程度、可靠性不同,以致在转运中出现散包的现象;3)货物的叠包依靠重力,过程中伴随较大冲击,有很大扬尘,虽有灰尘收集装置但效果不佳;4)每次只是完成一小袋包装货物的叠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物流打包的成本高、自动化程度低、污染大、可靠性差、健康危害大等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货物叠包与打包自动生产线。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货物叠包与打包自动生产线,包括输入机构1、位姿调整机构2、排列机构3、推送机构4、叠料与打包机构5、输出机构6、托盘输入机构7,输入机构I通过辊筒输送机或输送带将上游灌装好的小袋物料输入至生产线;位姿调整机构2将物料拉开一定间距用于位姿调整;排列机构3完成物料的有序排列;推送机构4将物料推送至下一工序用于叠料与打包;叠料与打包机构5用于物料的堆叠和打包,并将打包完成的物料送入下一工序。位姿调整机构2,包括拉距机构201、转向机构202和挡块203,位姿调整机构2安装在输入机构的下一工位,并与输入机构I工位对接,拉距机构201是输送带,输送速度高于输入机构I的速度;转向机构202的输送带的左侧安装挡块203。排列机构3,包括有辊筒组301、挡板302和过渡板303,挡板302安装在辊筒组301的末端用于限制物料的位置极限,过渡板303安装在辊筒组301的右侧,过渡板303上开设凹槽,与辊筒组301的辊筒间距相等;三根辊筒为一组,三根辊筒用链条相连,中间的一根辊筒与驱动电机相连作为主动辊筒,一组辊筒的宽度与一包物料的宽度相等。推送机构4,包括推板401、平板402、第一链轮机构403、第一电机404、第二电机405、上框架406、下框架407、第二链轮机构408、第三链轮机构409,上框架406安装在下框架407的水平导槽4071内,上框架406且与第二链轮机构408相连从而能够水平运动,第二链轮机构408的链轮与第二电机405相连,推板401安装在上框架406的垂直导槽4061上,推板401的上梁安装第一链轮机构403的链条,第一电机404安装在上框架406的上部,驱动第一链轮机构403,平板402两侧各有两个滑块,安装在下框架407中间的导轨上,平板402通过两侧的第三链轮机构409驱动可以水平进出运动。托盘输入机构7,包括托盘701、第一辊筒输送机702和打包带703,第一辊筒输送机702将托盘701和打包带703送进叠料与打包机构5用于叠料与打包,打包带703两端各有一个吊环和锁扣,打包带703安装在托盘701上。叠料与打包机构5,包括支撑托架501、第二辊筒输送机502、门架503、第四链轮机构504、对重块505、第三电机506、硬臂吊钩507、硬臂抓手508和外框架509。门架503上端安装第四链轮机构504,第四链轮机构504由第三电机506驱动,第四链轮机构504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托架501,另一端安装对重块505,支撑托架501上面安装第二辊筒输送机502,第二辊筒输送机502接受第一辊筒输送机702输送过来的托盘701,硬臂吊钩507和硬臂抓手508分别安装在外框架509的第一横梁5091和第二横梁5092上,均能通过滚轮电机的驱动下在横梁上运动。输出机构6,包括第三辊筒输送机601,将打包完成的物料最终输送至需要地点。进一步,增加托盘循环机构可以将输出的托盘701进行循环至托盘输入机构6中。再进一步,可以在排列机构的左侧也扩展一套叠料与打包机构5、输出机构6、托盘输入机构7和托盘循环机构,便可以使打包效率翻倍。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路是:输入机构I通过辊筒输送机或输送带将上游灌装好的小袋物料输入至生产线,输入的物料位姿未必整齐、符合要求,排列机构2的拉距机构201和位姿调整机构202使原本纵向排列的物料包旋转90度成为横向排列,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物料在输送带或辊筒的输送下进入排列机构3,在挡板302的作用下,第一包物料不可能无限制的向前输送,而是停止在挡板302处,而待排列好四包物料后,推送机构4的推板401将四包物料推至平板402,推板401暂时不复位,此时平板402收缩至排列机构3下方,而四包物料被推板401挡住不能跟随平板运动,从而落入叠料与打包机构5上的托盘701中,托盘701中有事先安装好的打包带703,硬臂吊钩507和硬臂抓手508在此时分别吊起和抓住打包带703的吊环和锁扣,完成第一层四包的叠包后,支撑托架501下降一层物料的高度,同时硬臂吊钩507和硬臂抓手508向中间移动一段距离;推板401上升一层物料的高度,在水平方向随上框架406复位至初始位置,再下降一层物料高度复位至垂直方向高度,完成两个方向的复位,推板401的上下运动通过第一链轮机构403实现,推板401的水平运动通过第二链轮机构408实现,需要两个方向的运动是由于在叠包时也有物料在排列,为避免干涉所以需要上升一段距离,如此往复循环4次,共叠五层后,硬臂抓手508将打包带703两端的锁扣锁上,完成一次打包,并将其输送至需要地点。以每层四包共五层为例,则一次可以打包20包物料,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扩展打包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专利技术实现了物料输入、排列、叠包、打包、输出的全自动生产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解放了劳动力;在叠包与打包中均无冲击,因此即便是水泥、面粉类货物扬尘也很小,同时也不易破包,减小了资源的浪费;同时不需要人的参与,可以将整个生产线封闭起来环保无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无外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输入机构、位姿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排列机构和推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叠料与打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硬臂吊钩和硬臂抓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具有两侧打包功能的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和2所示,货物叠包与打包自动生产线,包括输入机构1、位姿调整机构2、排列机构3、推送机构4、叠料与打包机构5、输出机构6、托盘输入机构7,输入机构I通过棍筒输送机或输送带将上游灌装好的小袋物料输入至生产线;位姿调整机构2将物料拉开一定间距用于位姿调整;排列机构3完成物料的有序排列;推送机构4将物料推送至下一工序用于叠料与打包;叠料与打包机构5用于物料的堆叠和打包,并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货物叠包与打包自动生产线

【技术保护点】
货物叠包与打包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机构(1)、位姿调整机构(2)、排列机构(3)、推送机构(4)、叠料与打包机构(5)、输出机构(6)、托盘输入机构(7),输入机构(1)通过辊筒输送机或输送带将上游灌装好的小袋物料输入至生产线;位姿调整机构(2)将物料拉开一定间距用于位姿调整;排列机构(3)完成物料的有序排列;推送机构(4)将物料推送至下一工序用于叠料与打包;叠料与打包机构(5)用于物料的堆叠和打包,并将打包完成的物料送入下一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志安陈永良李琛吴灵东朱文成
申请(专利权)人:厉志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