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的外用中药组方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36231 阅读:5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4 23:11
一种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的外用中药组方及其使用方法,该外用中药组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天麻10~20份,白附子4~8份,磁石20~40份,石菖蒲6~18份,泽泻10~20份,生姜6~18份。上述药方的使用方法是将外用中药组方制作成外用贴敷,贴敷风池穴和翳风穴等穴位,以其穴性相合,能治风止眩。本组方以外用形式给药,诸药合用,以辛散之力刺激局部穴位,激发经气运行,有“开穴”之用,达到开通经穴,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其“祛风、化痰、补虚”的治疗作用。同时兼顾上、中、下三焦通道,通过疏利三焦而达效,即天麻平抑上焦之气逆,石菖蒲开辟中焦秽浊之气,泽泻渗利下焦之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眩晕的外用药,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历代经典对眩晕的认识各自不同:认为本证的病因病理,有因外邪致病,有因内因肝风、内火、体质虚弱等有关。清.陈修园总结为“风”、“火”、“痰”、“虚”等几个方面的因素。历代医家皆有“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之论点。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说:“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丹溪心法?头眩》中则强调“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提出了痰水致眩学说。“百病皆为痰作祟”。机体气机失调、气化失常,则痰湿阻滞;阴阳不能正常维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或风火挟痰上冲,上扰清窍,蒙蔽清阳则发为眩晕。《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中言:“所谓风气甚,而头目眩运者”;《素问?至真要大论》则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甚则耳鸣眩转”。因此中医认为,肝为风木之脏,主动主升。忧郁恼怒,可致肝气不调,气郁化火或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上扰清窍,可发为眩晕。本病乃是本虚标实之证,多由虚实兼杂合而为病。风痰上扰型眩晕的发作常有几方面因素,或平素体内风痰湿偏盛;或感受外邪、外风扰动、体内水饮上泛清窍,故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或情志不畅,肝气不调,肝风内动,挟痰上扰清阳,发为眩晕。风痰上扰型眩晕与现代医学高脂血症、高血压病、椎动脉型颈椎病、卒中先兆等病相关。发病往往结合颈椎动脉供血不足,交感神经受刺激等多种复杂因素。本病病情复杂,发无定时,发则坐卧难安、痛苦不堪;甚则呕吐、耳鸣;有时药物难以施食,无法奏效。【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本组方以外用形式给药,诸药合用,标本兼治;以辛散之力刺激局部穴位,激发经气运行,有“开穴”之用,达到开通经穴,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其“祛风、化痰、补虚”的治疗作用。同时兼顾上、中、下三焦通道,通过疏利三焦而达效,即天麻平抑上焦之气逆,石菖蒲开辟中焦秽浊之气,泽泻渗利下焦之湿气。本专利技术的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的外用中药组方由以下6味中药制备而成:天麻,白附子,磁石,石菖蒲,泽泻,生姜。本专利技术的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的外用中药组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天麻10?20份,白附子4?8份,磁石20?40份,石菖蒲6?18份,泽湾10?20份,生姜6?18份。优选地,所述外用中药组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天麻15份,白附子6份,磁石30份,石菖蒲12份,泽泻15份,生姜12份。优选地,所述外用中药组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天麻11份,白附子5份,磁石23份,石菖蒲8份,泽泻12份,生姜7份。优选地,所述外用中药组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天麻13份,白附子7份,磁石26份,石菖蒲10份,泽泻13份,生姜10份。优选地,所述外用中药组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天麻14份,白附子6份,磁石28份,石菖蒲11份,泽泻15份,生姜13份。优选地,所述外用中药组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天麻15份,白附子6.5份,磁石29份,石菖蒲13份,泽泻16份,生姜11份。优选地,所述外用中药组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天麻16份,白附子7份,磁石33份,石菖蒲15份,泽泻17份,生姜14份。优选地,所述外用中药组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天麻18份,白附子7.5份,磁石35份,石菖蒲16份,泽湾18份,生姜15份。优选地,所述外用中药组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天麻19份,白附子8份,磁石38份,石菖蒲18份,泽泻19份,生姜17份。上述的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的外用中药组方的使用方法为:将外用中药组方制作成外用贴敷,贴敷风池穴和翳风穴等穴位,以其穴性相合,能治风止眩。中医“眩晕”一病,以“风、痰、虚”为其主要病因病机特点。中医历代医家皆有“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之论点。故而,本组方着眼于“风、痰、虚,’三病因病机特点,从组方配伍入手。其中,白附子、天麻、磁石三味主治风: 天麻平肝熄风化痰之力尤佳;辅以磁石潜阳熄风,稳定神经系统。白附子性辛甘温,辛散之力长于治风化痰;《本草经疏》载:白附子“性燥而升,风药中阳草也,……风性升腾,辛湿善散,故能主面上百病而行药势也。”白附子性热主升为阳明之要药,所以能荣于面。白附子具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作用。石菖蒲、泽泻二味主治痰:石菖蒲功用辟秽开窍,宣气通痰;泽泻利水渗湿,现代研究表明其有梳理人体水液代谢、治疗内耳性眩晕症的功效。方中生姜辛开一味温阳补虚、化痰开浊、振奋元阳。概临床上“风痰上扰型”眩晕患者多本虚标实,故为兼顾内外、扶正以能祛邪,并以其辛散之力并助其余诸药发挥效力、激发身体代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是本组方以外用形式给药,诸药合用,以辛散之力刺激局部穴位,激发经气运行,有“开穴”之用,达到开通经穴,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其“风、痰、虚”的治疗作用。二是针对兼见“阴虚”病人,穴位贴敷可取“三阴交”,以达滋阴、祛痰、息风功效。三是本组方除却针对“风、痰、虚”三病机而治,同时兼顾上、中、下三焦通道,通过疏利三焦而达效:天麻平抑上焦之气逆,石菖蒲开辟中焦秽浊之气,泽泻渗利下焦之湿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更容易地被理解,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详细的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的外用中药组方的处方组成为:天麻,白附子,磁石,石菖蒲,泽泻,生姜。实施例1 上述处方中各味药的具体配药为:天麻15克,白附子6克,磁石30克,石菖蒲12克,泽泻15克,生姜12克。实施例2 上述处方中各味药的具体配药为:天麻11克,白附子5克,磁石23克,石菖蒲8克,泽泻12克,生姜7克。实施例3 上述处方中各味药的具体配药为:天麻13克,白附子7克,磁石26克,石菖蒲10克,泽泻13克,生姜10克。实施例4 上述处方中各味药的具体配药为:天麻14克,白附子6克,磁石28克,石菖蒲11克,泽泻15克,生姜13克。实施例5 上述处方中各味药的具体配药为:天麻15克,白附子6.5克,磁石29克,石菖蒲13克,泽泻16克,生姜11克。实施例6 上述处方中各味药的具体配药为:天麻16克,白附子7克,磁石33克,石菖蒲15克,泽泻17克,生姜14克。实施例7 上述处方中各味药的具体配药为:天麻18克,白附子7.5克,磁石35克,石菖蒲16克,泽泻18克,生姜15克。实施例8 上述处方中各味药的具体配药为:天麻19克,白附子8克,磁石38克,石菖蒲18克,泽泻19克,生姜17克。我院经多年临床实践证明对风痰上扰型眩晕有良好疗效。五年多来我科在门诊使用近200例。实践证明只要符合风痰上扰型眩晕患者有效率可达90%以上。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的外用中药组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中药组方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天麻,白附子,磁石,石菖蒲,泽泻,生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痰上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的外用中药组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中药组方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天麻,白附子,磁石,石菖蒲,泽泻,生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瑛邱展业柯俊华薛善乐柯典闪张学曦蔡树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张丽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