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单元、背光光源组件及液晶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29086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3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单元、背光光源组件及液晶显示设备,该背光单元包括:上基层、下基层、荧光层和滤光层;所述背光单元设置于背光光源的上方;其中,所述下基层位于所述上基层与所述背光光源之间;所述上基层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基层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所述荧光层;所述下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所述滤光层。可见,所述荧光层所产生的第三波长光无需经过所述滤光层,因此,所述荧光层所产生的第三波长光的亮度很高,从而提高了背光光源组件的出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单元、背光光源组件及液晶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液晶电视的色域范围一般是68%_72%左右,其色域范围不能提供非常完美的色彩效果。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消费者对电视的画质要求越来越高,提高背光光源组件的色域范围成为行业内的发展趋势。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滤光层将背光光源组件中产生的红色光和绿色光中所掺杂的黄光波段的光线滤除掉,以提高背光光源组件中红色光和绿色光的色纯度,实现高色域。由于滤光层对红色光和绿色光很难做到100 %的透过率,因此,可能会造成红色光和绿色光的亮度损失,从而降低了背光光源组件的出光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单元、背光光源组件及液晶显示设备,提高了背光光源组件的出光效率。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单元,所述背光单元设置于背光光源的上方,所述背光光源周围的预设范围内填充有第一荧光材料;所述背光光源用于产生第一波长光,所述第一荧光材料用于在所述第一波长光的照射下产生第二波长光;所述背光单元,包括:上基层、下基层、荧光层和滤光层;其中,所述下基层位于所述上基层与所述背光光源之间;所述上基层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基层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所述荧光层;所述下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所述滤光层;所述荧光层用于在所述第一波长光的照射下产生第三波长光;所述滤光层用于透射所述第一波长光和所述第二波长光,且用于吸收或反射所述第三波长光。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光源组件,包括:支撑单元、背光光源以及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支撑单元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侧面与所述凹槽的底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所述背光单元固定于所述凹槽的顶部,与所述凹槽形成腔体;所述背光光源固定于所述凹槽的底部。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背光光源组件;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光源组件的上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背光单元包括:上基层、下基层、荧光层和滤光层;所述背光单元设置于背光光源的上方;其中,所述下基层位于所述上基层与所述背光光源之间;所述上基层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基层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所述荧光层;所述下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所述滤光层;可见,所述荧光层所产生的第三波长光无需经过所述滤光层,因此,所述荧光层所产生的第三波长光的亮度很高,从而提高了背光光源组件的出光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背光光谱及滤光层透过率曲线;图2A为本专利技术背光单元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滤光层的透过率曲线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背光单元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背光光源组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背光光源组件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背光光源组件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背光光源组件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滤光层的透过率曲线二;图9为本专利技术液晶显不设备实施例的结构不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现有的背光光源组件中,滤光层通常会设置在红色荧光层和绿色荧光层的上方,以通过所述滤光层将所述红色荧光层所产生的红色光和所述绿色荧光层所产生的绿色光中所掺杂的无效波段(如黄光波段)的光线都滤除掉,以提高背光光源组件中红色光和绿色光的色纯度。由于滤光层对红色光和绿色光很难做到100%的透过率,因此,可能会造成红色光和绿色光的亮度损失,从而降低了背光光源组件的出光效率。例如,图1为背光光谱及滤光层透过率曲线,如图1所示,红色荧光层产生的红色光谱的半波宽比较窄,由于滤光层的透过率不是100%,因此,若将红色荧光层设置在滤光层下方必然会造成红色光的亮度损失。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绿色荧光层和红色荧光层分离设置,并将滤光层设置在第一荧光层的下部,以降低所述第一荧光层所产生的光的亮度损失;其中,所述第一荧光层包括:红色荧光层和绿色荧光层二者中在受激发后不会产生无效波段的荧光层。可选地,所述滤光层可以为陷波滤光片(通常也被称作带阻或者带抑制滤光片),它可以透过绝大多数波长的光,但是将特定波长范围内(阻带)的光衰减到非常低的水平。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单元、背光光源组件及液晶显示设备进行详细说明。图2A为本专利技术背光单元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A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单元20包括:上基层201、下基层202、荧光层203和滤光层204;所述背光单元20设置于背光光源(图中未示出)的上方;其中,所述下基层202位于所述上基层201与所述背光光源之间;所述上基层201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基层202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所述荧光层203;所述下基层202的下表面设置有所述滤光层204。可选地,所述上基层201和所述下基层202可以为玻璃材质,或者为其它透过性较好且有一定硬度的光学材料,以便于光可以透过所述上基层201和所述下基层202。可选地,所述背光单元设置于背光光源组件中背光光源的上方,所述背光光源周围的预设范围内填充有第一荧光材料(如绿色荧光材料);所述背光光源用于产生第一波长光(如蓝色光),所述第一荧光材料用于在所述第一波长光的照射下产生第二波长光(如绿色光),可选地,所述第一荧光材料在所述第一波长光的照射下还可能产生第四波长光(如黄色光);其中,所述滤光层204用于透射所述第一波长光和所述第二波长光(其余波段的光被所述滤光层204吸收或者反射),如图2B所示(图2B为滤光层的透过率曲线一),对于560±20nm以下波段的光(包括所述第二波长光)全部透过,对于其它波段的光(如所述第四波长光)被所述滤光层204吸收或者反射,即所述第四波长光不会透射过所述滤光层204,所述滤光层204将所述第四波长光滤除掉了,可选地,所述滤光层204可以为镀膜滤光层;所述荧光层203用于在所述第一波长光的照射下产生第三波长光(如红色光,即所述荧光层203的半波宽很窄,在所述第一波长光的照射下不会产生所述第四波长光)。由于所述产生的第三波长光的发散角度很大,可能会朝下照射,可选地,所述滤光层204还用于吸收所述第三波长光;或者,为了使朝下照射的第三波长光会朝上传输以提高第三波长光的亮度,所述滤光层204用于反射所述第三波长光。可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背光单元中所述第一波长光、所述第二波长光和所述第四波长光需要经过所述滤光层204,以将所述第四波长光滤除掉,而所述第三波长光无需经过所述滤光层204,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背光单元中的第三波长光的亮度很高,从而提高了背光光源组件的出光效率。可选地,所述滤光层的允许透过波段可根据所述荧光层203的半波宽和所产生的第三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单元设置于背光光源的上方,所述背光光源周围的预设范围内填充有第一荧光材料;所述背光光源用于产生第一波长光,所述第一荧光材料用于在所述第一波长光的照射下产生第二波长光;所述背光单元,包括:上基层、下基层、荧光层和滤光层;其中,所述下基层位于所述上基层与所述背光光源之间;所述上基层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基层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所述荧光层;所述下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所述滤光层;所述荧光层用于在所述第一波长光的照射下产生第三波长光;所述滤光层用于透射所述第一波长光和所述第二波长光,且用于吸收或反射所述第三波长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富琳黄顺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