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微波缓苏干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2731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3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微波缓苏干燥方法,属于农业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新鲜收获的水稻去除杂质,通风干燥,使水稻中水分含量降至23%~25%,再密封置于4℃下保存;2)将步骤1)中水稻置于温度59~65℃、风速1~2m/s下热风干燥,使水稻中水分含量降至17.5%~18.5%;3)将步骤2)中水稻置于微波功率119~202W下缓苏50~55s;4)将步骤3)中水稻置于温度50~58℃、风速1~2m/s下热风干燥,使水稻中水分含量降至14.5%~15.5%;5)将步骤4)中水稻置于微波功率119~202W下缓苏50~55s,通风降温,利用余热使水稻中水分含量降至12.5%~13.5%,即可。该方法能有效提高稻谷品质,提高整精米率,降低爆腰率,并缩短干燥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农业与食品加工

技术介绍
我国南方稻谷收获期集中,稻谷含水率多在22%?28%以上,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存放极易发热、变质,必须及时降至安全水分进行储藏。然而,水稻是一种热敏性的作物,干燥速度过快或者参数选择不当容易产生爆腰。目前,水稻干燥多采用连续式热风干燥。如公布号CN 105010528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稻谷四段式保鲜干燥工艺,包括:1)暂存仓增温降水,在鲜谷暂存仓内,利用通风管网和干燥系统余热,对高水分的鲜谷用大风量降低稻谷表层水分至20%?24%,每吨鲜谷通风量控制在60?300m3/h之间,通风温度10?40°C,通风时间每天4?20h,废气相对湿度80 %?100 % ; 2)初级塔快速降水,使鲜谷中水分降至18%,期间每吨鲜谷通风量控制在40?200m3/h之间,通风温度55?75°C,干燥时间与缓苏时间比1:1?4,废气相对湿度75 %?95 % ; 3)干燥机保鲜干燥,使稻谷中水分降至16 %,期间控制干燥机每吨鲜谷通风量在30?200m3/h之间,通风温度40?60°C,干燥时间与缓苏时间比1:4?10,废气相对湿度70%?90% ;4)平房仓地笼静置保鲜降水,使稻谷中水分降至14.5%,每吨鲜谷通风量控制在10?100m3/h之间,通风温度O?40°C,通风时间与缓苏时间比1:2?10,通风空气相对湿度40%?75%。该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水分稻谷的保鲜干燥问题,减少碎米并提高整精米率,但是由于传热与传质方向相反,使得粮层外部温度高而内部水分含量大,谷粒易爆腰,无法保证干燥后水稻品质,并且干燥时间过长,通常在10小时以上,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该方法能消除粮层内外温度差和湿度差,提高整精米率和爆腰率,同时缩短干燥时间,提高干燥效率。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水稻微波缓苏干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水稻预处理:新鲜收获的水稻去除杂质,通风干燥,使水稻中水分含量降至23 %?25%,再密封置于4°C下保存;2)—次热风处理:将步骤I)中水稻置于温度59?65°C、风速I?2m/s下热风干燥,使水稻中水分含量降至17.5%?18.5%;3)—次微波处理:将步骤2)中水稻置于微波功率119?202W下缓苏50?55s,使水稻层水分梯度和温度梯度降低;4)二次热风处理:将步骤3)中水稻置于温度50?58°C、风速I?2m/s下热风干燥,使水稻中水分含量降至14.5%?15.5%;5)二次微波处理与降温:将步骤4)中水稻置于微波功率119?202W下缓苏50?55s,通风降温,利用余热使水稻中水分含量降至12.5%?13.5%,S卩可。 步骤I)中通风可置于阴凉通风处,也可调整风速1.5?2.5m/s。步骤I)中干燥后水稻中水分含量降至24%。步骤2)中热风干燥的温度优选60°C,风速1.5m/s。步骤3)中缓苏的微波功率优选180W,时间50?55s。步骤4)中热风干燥的温度优选50°C,风速1.5m/s。步骤5)中缓苏的微波功率优选119W,时间50?55s。步骤5)中通风可置于通风处,也可调整风速1.5?2.5m/s。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水稻微波缓苏干燥采用分程干燥方式,在不同干燥阶段采用不同的干燥温度,同时将热风干燥与微波缓苏有机结合,一、二次热风处理与微波缓苏交替进行,工艺简单,操作简便,不仅能快速消除粮层中湿度差与温度差,弥补传统热风干燥中因传热传质方向相反引起的粮层外部温度高、内部水分含量大的不足,提升稻谷品质,在出糙率77%?79%条件下整精米率提高至61%?69%,爆腰率降至6%?12%。并且当新收获水稻水分含量为23%?25%时,可将传统热风干燥时间10小时以上缩短至I小时左右,能显著提高干燥效率,节约干燥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下述实施例仅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实施例1水稻微波缓苏干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水稻预处理:新鲜收获的信阳杂交籼稻去除杂质,先置于阴凉通风(风速2m/s)处干燥4min,使水稻中水分含量降至24%,再用密封袋封存,置于4°C冰箱中保存;2)—次热风处理:将步骤I)中水稻置于温度60°C、风速1.5m/s下热风快速干燥,水稻层厚度2?3cm,干燥时间20min,使水稻中水分含量降至18% ;3)—次微波处理:将步骤2)中水稻置于微波功率180W下缓苏50s,降低水稻层水分梯度和温度梯度;4) 二次热风处理:将步骤3)中水稻置于温度50°C、风速1.5m/s下(较低温度)热风干燥1min,使水稻中水分含量降至15% ;5)二次微波处理与降温:将步骤4)中水稻置于微波功率119W下缓苏50s,通风(风速1.5m/s)降温,利用余热使水稻中水分含量进一步降至13%,入仓储存,即可。本实施例中总干燥时间为52min,水稻经微波缓苏干燥处理后整精米率为69%,月旨肪酸值16.8mg/1 OOg (以KOH计),爆腰率6 %。实施例2水稻微波缓苏干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水稻预处理:新鲜收获的信阳杂交籼稻去除杂质,先置于阴凉通风(风速2m/s)处干燥4min,使水稻中水分含量降至24%,再用密封袋封存,置于4°C冰箱中保存;2)—次热风处理:将步骤I)中水稻置于温度60°C、风速2m/s下热风快速干燥,水稻层层厚度2?3cm,干燥时间21min,使水稻中水分含量降至18% ;3)—次微波处理:将步骤2)中水稻置于微波功率180W下缓苏55s,降低水稻层水分梯度和温度梯度;4) 二次热风处理:将步骤3)中水稻置于温度55°C、风速2m/s下(较低温度)热风干燥IImin,使水稻中水分含量降至14.5% ;5)二次微波处理与降温:将步骤4)中水稻置于微波功率119W下缓苏55s,通风(风速1.5m/s)降温,利用余热使水稻中水分含量进一步降至13%,入仓储存,即可。本实施例中总干燥时间为54min,水稻经微波缓苏干燥处理后整精米率为67%,月旨肪酸值17.6mg/100g(以KOH计),爆腰率7%。实施例3水稻微波缓苏干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水稻预处理:新鲜收获的信阳杂交籼稻去除杂质,先置于阴凉通风(风速2m/s)处干燥4min,使水稻中水分含量降至24%,再用密封袋封存,置于4°C冰箱中保存;2)—次热风处理:将步骤I)中水稻置于温度65°C、风速lm/s下热风快速干燥,水稻层层厚度2?3cm,干燥时间18min,使水稻中水分含量降至18.5% ;3)—次微波处理:将步骤2)中水稻置于微波功率180W下缓苏55s,降低水稻层水分梯度和温度梯度;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稻微波缓苏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水稻预处理:新鲜收获的水稻去除杂质,通风干燥,使水稻中水分含量降至23%~25%,再密封置于4℃下保存;2)一次热风处理:将步骤1)中水稻置于温度59~65℃、风速1~2m/s下热风干燥,使水稻中水分含量降至17.5%~18.5%;3)一次微波处理:将步骤2)中水稻置于微波功率119~202W下缓苏50~55s;4)二次热风处理:将步骤3)中水稻置于温度50~58℃、风速1~2m/s下热风干燥,使水稻中水分含量降至14.5%~15.5%;5)二次微波处理与降温:将步骤4)中水稻置于微波功率119~202W下缓苏50~55s,通风降温,利用余热使水稻中水分含量降至12.5%~13.5%,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学熊瑞张棋黄敬于斌罗磊白喜婷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