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蒸气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26530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3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对从收纳在框架内的各设备产生的热量的上下方向移动加以抑制的汽油蒸气回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汽油蒸气回收装置(100)的特征在于,在框架(120)内把冷凝塔(2)以及吸附解吸塔(4)配置在比汽油蒸气泵(1)以及解吸用泵(5)靠上方的位置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汽油蒸气回收装置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08/069403、国际申请日为2008年10月27日、国家申请号为200880130454.3、专利技术名称为“汽油蒸气回收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回收气化的汽油(以下称为汽油蒸气)的汽油蒸气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机动车的油箱内部在下部贮存汽油液体,在上部有汽油蒸气以饱和状态存在。当在加油站向油箱供给汽油时,存在于油箱内的汽油蒸气从供油口被逐出,向大气中排放。这样,若汽油蒸气保持原样向大气中排放的话,则成为光化学烟雾的原因,发展成对人体或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问题。因此,开发对汽油蒸气进行回收、冷却、再利用的汽油蒸气回收装置,现已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技术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3)。由汽油蒸气回收装置回收的汽油蒸气,由将填充了防冻液(例如载冷剂(丙二醇等)或汽油、煤油那样的石油系列物质)的冷凝塔(汽油蒸气冷凝容器)的内部导通的汽油蒸气冷凝管冷却,并被排放。当以该状态被排放时,在用于排放而导通的配管周围产生结露。对此,考虑了例如通过对由栗加压的高温的汽油蒸气和排向大气的低温的空气(含有未被回收而剩下的若干量的汽油蒸气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使排向大气空气的温度上升的方法。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843271号公报(第7?9页,图1)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77563号公报(第5?10页,图1)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198604号公报(第4?7页,图2)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为了防止在上述的方法中产生结露,必须另设热交换器,不仅增加了产品成本,也增加了配管处理的限制。另外,因为在排向大气的空气中含有若干量的汽油蒸气,所以,混有可燃成分的空气排出流入到例如汽油蒸气回收装置的电气部件区域(以下称为非防爆区域),这是不理想的。另外,在排向大气的空气中还残留有微量的汽油臭气的成分,由于这些成分飞散,也会给加油站内的使用者带来不适感。进而,若为在汽油蒸气回收装置设置吸附解吸塔、使用填充到该吸附解吸塔的吸附剂(例如硅胶或沸石、活性炭等)回收汽油蒸气的汽油蒸气回收装置的话,则在将由吸附剂吸附的汽油成分解吸时,从汽油蒸气回收装置的外部取入空气,当在该解吸用途的空气中混入有排放的汽油成分时,在吸附剂上会附着多余量的汽油成分,使得吸附剂的性能降低。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第一目是提供抑制从收纳在框架内的各设备产生的热量的上下方向移动的汽油蒸气回收装置。在第一目的以外,其第二目的是提供防止把空气排向大气的配管结露的汽油蒸气回收装置。另外,在第一目的以及第二目的以外,其第三目的是提供抑制汽油臭气成分飞散的汽油蒸气回收装置。进而,在第一目的、第二目的以及第三目的以外,其第四目的是提供排向大气的空气和用于解吸而吸入的空气不会混合的汽油蒸气回收装置。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汽油蒸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油蒸气回收装置具有:汽油蒸气栗,该汽油蒸气栗吸引从油箱排出的汽油蒸气;冷凝塔,该冷凝塔在内部填充载冷剂,冷却由所述汽油蒸气栗吸引的汽油蒸气;吸附解吸塔,该吸附解吸塔利用吸附剂吸附由所述汽油蒸气栗吸引的汽油蒸气,将吸附在所述吸附剂中的汽油蒸气解吸;解吸用栗,该解吸用栗向所述吸附解吸塔供给解吸用空气;和框架,该框架在内部收纳所述汽油蒸气栗、所述冷凝塔、所述吸附解吸塔以及所述解吸用栗;在所述框架内,所述冷凝塔以及所述吸附解吸塔配置在比所述汽油蒸气栗以及所述解吸用栗靠上方的位置。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汽油蒸气回收装置,可以抑制从收纳在框架内的各设备产生的热量的上下方向的移动,能够实现汽油蒸气回收效率的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汽油蒸气回收装置整体的回路构成的示意构成图。图2是表示汽油蒸气回收装置的配置的一例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汽油蒸气回收装置的配置的另一例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汽油蒸气回收装置的配置的又一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 I:汽油蒸气栗,2:冷凝塔,3:气液分离器,4a:吸附解吸塔,4b:吸附解吸塔,5:解吸用栗,6:冷冻机,7:载冷剂,8:载冷剂栗,9a:吸附剂,9b:吸附剂,10:排出口,11:吸气口,12:载冷剂温度检测器,13a:吸附剂冷却器,13b:吸附剂冷却器,22:第一电磁阀,24:汽油冷凝器,26a:第二电磁阀,26b:第二电磁阀,27a:第三电磁阀,27b:第三电磁阀,28:第一减压阀,29:汽油吸附用配管,30:开闭阀,31:第二减压阀,32a:第四电磁阀,32b:第四电磁阀,33a:第五电磁阀,33b:第五电磁阀,35:汽油解吸用配管,36:排向大气用配管,41:压缩机,42:冷凝器,43:节流装置,44:制冷剂蒸发器,45:制冷剂配管,46:风机,54:载冷剂配管,55:液面计,100:汽油蒸气回收装置,101:汽油计量器,102:供油嘴,110:气隙,111:顶部面板,112:冷冻机面板,113:气隙面板,114:侧框,115:侧框,116:冷凝塔以及吸附解吸塔面板,117:解吸用栗面板,118:汽油蒸气栗面板,119:基座板,120:框架,121:设置基础,122:岛内型坑井,125:非防爆区域,A:汽油蒸气冷凝回路,A1:汽油蒸气吸附回路,A2:汽油蒸气解吸回路,B:制冷剂回路,C:载冷剂回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汽油蒸气回收装置100整体的回路构成的示意构成图。基于图1对汽油蒸气回收装置100的回路构成进行说明。该汽油蒸气回收装置100以冷凝塔冷却并回收所吸引的汽油蒸气,而且设有吸附或解吸汽油蒸气的两个吸附解吸塔,适当切换该两个吸附解吸塔的作用,对汽油蒸气进行回收(吸附)以及再利用(解吸)。另外,包含图1在内,在以下的附图中,各构成部件的大小关系有时会与实际的大小关系不同。汽油蒸气回收装置100连同用于向机动车等供给汽油的汽油计量器101—起设置在加油站等。另外,汽油蒸气回收装置100回收从机动车等的供油口排向大气中的汽油蒸气,进行再利用。该汽油蒸气回收装置100大体划分成由汽油蒸气冷凝回路A、制冷剂回路B和载冷剂回路C构成。另外,该汽油蒸气冷凝回路A由汽油蒸气吸附回路AjP汽油蒸气解吸回路A2构成。在由吸附解吸塔4a吸附汽油蒸气时的汽油蒸气吸附回路六工通过利用汽油吸附用配管29以及排向大气用配管36依次连接供油嘴102、第一电磁阀22、汽油蒸气栗1、汽油冷凝器24、气液分离器3、第二电磁阀26a、吸附解吸塔4a、第三电磁阀27a、第一减压阀28、排出口10而构成。在由吸附解吸塔4b吸附汽油蒸气时的汽油蒸气吸附回路六工通过利用汽油吸附用配管29依次连接供油嘴102、第一电磁阀22、汽油蒸气栗1、汽油冷凝器24、气液分离器3、第二电磁阀26b、吸附解吸塔4b、第三电磁阀27b、第一减压阀28、排出口 1而构成。即,通过控制第二电磁阀26a和第二电磁阀26b的切换和第三电磁阀27a和第三电磁阀27b的切换,以吸附解吸塔4a或吸附解吸塔4b中的一个吸附汽油蒸气。因此,汽油蒸气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油蒸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油蒸气回收装置具有:汽油蒸气泵,该汽油蒸气泵吸引从油箱排出的汽油蒸气,冷凝塔,该冷凝塔在内部填充载冷剂,冷却由所述汽油蒸气泵吸引的汽油蒸气,两个吸附解吸塔,该吸附解吸塔利用吸附剂吸附由所述汽油蒸气泵吸引的汽油蒸气,将吸附于所述吸附剂的汽油蒸气解吸,解吸用泵,该解吸用泵向所述吸附解吸塔供给解吸用空气,框架,该框架在内部收纳所述汽油蒸气泵、所述冷凝塔、所述吸附解吸塔以及所述解吸用泵,和排向大气用配管,该排向大气用配管将在所述吸附解吸塔之中作为吸附塔发挥作用的所述吸附解吸塔中吸附所述汽油蒸气后的空气导通;所述汽油蒸气回收装置构成为能够使所述吸附解吸塔之中的一个作为吸附塔发挥作用,使所述吸附解吸塔之中的另一个作为解吸塔发挥作用,交替地切换吸附和解吸,在所述框架内,所述冷凝塔以及所述吸附解吸塔配置在比所述汽油蒸气泵以及所述解吸用泵靠上方的位置;所述排向大气用配管经过发热区域,该发热区域设置有通过驱动而发热的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亮谷村泰宏杉本猛福原启三田中明关谷胜彦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