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客车模块化后悬梁结构,包括从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后悬前截面梁总成、连接纵梁总成和后悬后截面梁总成;所述连接纵梁总成包括对称设置的左连接纵梁总成和右连接纵梁总成;所述左连接纵梁总成的前端与右连接纵梁总成的前端之间嵌入安装有大棒梁总成;所述左连接纵梁总成和所述右连接纵梁总成之间连接有稳定杆支架总成。该模块化后悬梁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具有通用化强度高、劳动强度低、生产周期短、空间利用率高等特点,且满足客车轻量化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一种客车模块化后悬梁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客车
,具体涉及一种客车模块化后悬梁结构。
技术介绍
全承载客车由于其结构强度、被动安全性好的特点,在现在的高端大型客车上被广泛采用。全承载客车骨架是一种整体桁架式闭环结构,其主体是由大量的小矩形管焊接而成,因此,全承载客车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存在焊接劳动强度高、工作量大、焊接精度等需要各种工装保证的难题。而在一辆客车骨架上,焊接难度最大、精度要求最高的也就是前后悬架结构。对于两辆配备有相同后悬挂而其他结构不同的客车而言,由于其全承载整体式的设计特点,其后悬段也不相同,也需要不同的工装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模块化后悬梁结构,该模块化后悬梁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具有通用化强度高、劳动强度低、生产周期短、空间利用率高等特点,且满足客车轻量化的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客车模块化后悬梁结构,包括从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后悬前截面梁总成、连接纵梁总成和后悬后截面梁总成;所述连接纵梁总成包括对称设置的左连接纵梁总成和右连接纵梁总成;所述左连接纵梁总成的前端与右连接纵梁总成的前端之间嵌入安装有大棒梁总成;所述左连接纵梁总成和所述右连接纵梁总成之间连接有稳定杆支架总成。进一步的,所述后悬前截面梁总成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上横梁、第一中间横梁与第一下横梁、用于连接第一上横梁、第一中间横梁与第一下横梁的立柱以及安装在第一下横梁底部的下推力座总成;所述立柱包括依次对称设置的第一左立柱与第一右立柱、第一中左立柱与第一中右立柱;所述第一中间横梁的两端与第一左立柱、第一右立柱之间均设有第一加强斜撑;所述第一左立柱、第一右立柱、第一中左立柱、第一中右立柱与所述第一下横梁之间均设有第一立柱加强筋;所述第一左立柱与第一中左立柱之间、所述第一右立柱与第一中右立柱之间均设有立柱连接筋;所述下推力座总成包括对称设置的左下推力座总成和右下推力座总成;所述左下推力座总成与所述右下推力座总成之间设有下推力座加强横梁;所述第一下横梁与左下推力座总成、右下推力座总成之间均设有下推力座加强筋。进一步的,所述左连接纵梁总成和右连接纵梁总成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冲压成型的钢板冲压件以及安装在钢板冲压件上的加强板;所述钢板冲压件的底部设有用于避让后桥的凹槽;所述钢板冲压件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加强翻边;所述钢板冲压件上开设有大棒梁总成安装孔和若干轻量化通孔;所述加强板包括加强方板和三角形加强板。进一步的,所述后悬后截面梁总成包括后截面梁结构以及分别对称设置在后截面梁结构上的左后减震器支架总成与右后减震器支架总成、左后气囊支架总成与右后气囊支架总成、左气囊罩支架总成与右气囊罩支架总成。所述后截面梁结构包括中间后截面梁结构和对称设置在中间后截面梁结构左右两端的左后截面梁结构与右后截面梁结构;所述中间后截面梁结构包括第二左立柱、第二右立柱、连接在第二左立柱顶端与第二右立柱顶端之间的第二上横梁、连接在第二左立柱中段与第二右立柱中段之间的第二中间横梁、连接在第二上横梁与第二中间横梁之间的若干第一加强纵梁、安装在第二左立柱中下端内侧的第二中左立柱以及安装在第二右立柱中下端内侧的第二中右立柱;所述第二中间横梁的左右两端与第二中左立柱、第二中右立柱之间均设有第二立柱加强筋;所述左后截面梁结构和右后截面梁结构均包括第三上横梁、垂直连接在第三上横梁底部的纵向立柱、连接在纵向立柱中段与第二左立柱或第二右立柱之间的第三中间横梁、连接在第三上横梁外端部与纵向立柱外侧面之间的纵向立柱加强筋以及连接在第三上横梁与第三中间横梁之间的若干个第二加强纵梁;所述第三上横梁的内端与第二左立柱或第二右立柱之间设有第三立柱加强筋;所述纵向立柱为L型。所述左后减震器支架总成与右后减震器支架总成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由左侧板、后侧板、右侧板围成的开口向前的U型件以及设置在U型件顶部的顶板;所述顶板上开设有后减震器装配孔;所述左后减震器支架总成、右后减震器支架总成分别焊接在左后截面梁结构、右后截面梁结构的第三上横梁和第三中间横梁上。所述左后气囊支架总成与右后气囊支架总成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后气囊盘和对称安装在后气囊盘上方的两个后气囊加强斜撑;所述后气囊盘上开设有后气囊装配孔;所述后气囊加强斜撑倾斜安装在后气囊盘的上方;所述后气囊加强斜撑的上端焊接在第三上横梁上;所述后气囊盘位于第三中间横梁的下方。所述左气囊罩支架总成与右气囊罩支架总成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上横板和焊接在上横板底部的下弯板;所述下弯板由依次折弯相连的3块平板组成;所述上横板上分别开设有后减震器支架总成安装缺口和后气囊支架总成安装缺口;所述上横板焊接在第三中间横梁后侧的下端。进一步的,所述大棒梁总成包括支撑横梁、对称安装在支撑横梁左右两端前侧的左前减震器支架总成与右前减震器支架总成、对称安装在支撑横梁底部的左前气囊支架总成与右前气囊支架总成、对称安装在支撑横梁底部的左上推力座总成与右上推力座总成、以及对称安装在支撑横梁左右两端前侧下部的左加强折弯件总成与右加强折弯件总成;所述左前减震器支架总成、左前气囊支架总成和左上推力座总成从外向内依次设置。所述支撑横梁为矩形管。所述左前减震器支架总成和右前减震器支架总成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减震器安装板以及对称安装在减震器安装板上方的两个减震器加强板;所述减震器安装板上开设有前减震器装配孔。所述左前气囊支架总成和右前气囊支架总成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前气囊盘、对称安装在前气囊盘前端底部的两个前气囊支架加强板、以及对称安装在前气囊盘后端上方的两个前气囊加强斜撑;所述前气囊盘上开设有前气囊装配孔;所述前气囊盘的前端为长方形,后端为半圆形。所述左上推力座总成与右上推力座总成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对称设置的左上推力座体与右上推力座体、设置在左上推力座体与右上推力座体上方的支撑板、以及安装在支撑板顶部的上推力座加强板;所述左上推力座体与右上推力座体上均开设有第二安装通孔。所述左加强折弯件总成与右加强折弯件总成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依次折弯相连的第一纵向折弯部、第一横向折弯部、第二纵向折弯部和第二横向折弯部,且所述第一纵向折弯部和第一横向折弯部上依次开设有相连通的前减震器支架安装缺口。进一步的,所述稳定杆支架总成包括稳定杆横梁以及对称安装在稳定杆横梁底部的左稳定杆支架与右稳定杆支架;所述左稳定杆支架和右稳定杆支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安装在稳定杆横梁底部的支撑立柱、安装在支撑立柱底部的稳定杆支撑板以及对称设置在支撑立柱前后两侧的两个稳定杆加强板。进一步的,所述左下推力座总成和右下推力座总成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对称设置的左下推力座体与右下推力座体以及由第一左侧封板、第一上侧封板、第一右侧封板和第一后侧封板围成的下推力座支撑结构;所述第一左侧封板安装在左下推力座体的左端;所述第一右侧封板安装在右下推力座体的右端;所述第一上侧封板安装在左下推力座体与右下推力座体的顶部,且该第一上侧封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左侧封板、第一右侧封板的顶部内侧相连;所述第一后侧封板安装在左下推力座体与右下推力座体的后端,且该第一后侧封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左侧封板、第一右侧封板的后端相连,该第一后侧封板的顶端内侧与第一上侧封板的后端相连。所述左下推力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客车模块化后悬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后悬前截面梁总成、连接纵梁总成和后悬后截面梁总成;所述连接纵梁总成包括对称设置的左连接纵梁总成和右连接纵梁总成;所述左连接纵梁总成的前端与右连接纵梁总成的前端之间嵌入安装有大棒梁总成;所述左连接纵梁总成和所述右连接纵梁总成之间连接有稳定杆支架总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成林,王孝来,严伟,汪俭,刘有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