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电流电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2552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3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电流电感器,该电感器包括上磁芯、下磁芯、电极,所述上磁芯、下磁芯上各设置有两条电极槽,所述上磁芯、下磁芯有电极槽的面贴合,贴合后构成一个方体,上下的两个电极槽形成一个方形的通孔,所述电极的两个平行电极片置于电极槽内,其两边端部分别露出于上磁芯、下磁芯外部,所述电极为一个整体,呈U字型,其两个平行电极脚方向与上磁芯、下磁芯的电极槽之间的中柱平行,该两个电极脚作为有效电极脚用,所述电极的相对于两个有效电极脚的另一端,设置有平行于两个有效电极脚方向上的第三电极脚,作为器件在PCB板加固电极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廉,薄型化,高可靠,成品良品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感器,具体是指一种应用于电脑、空调和通信服务器、无线基站电源等产品中的大电流电感器
技术介绍
电感作为储能和滤波元件,在电子设备中被广泛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感器越来越趋于小型化,体积重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尤其在电脑、空调和通信产品,无线基站电源等电子设备中使用了大量高频的耐大电流滤波电感,电感具有工作电流大、安匝数高、具有普通的贴片电感封装等优点。目前许多电脑主板、手机电路板、空调控制板、无线基站电源使用大电流电感组列做成的滤波电路,具有超大功率和超强的稳定性,但随着电子设备终端客户竞争日益激烈,要求元器件厂家使用的元器件越来越小型化以及高性能要求的发展趋势,基于现有大电流电感的结构,很多客户都要求厂家做到大功率的同时电感器体积要尽量小,特别是高度要求特别苛刻,通常要求4.0mm以下,目前主流大电流电感器,此高度限制在设计上并不能做到大功率的要求。传统的电极在成型后运输、产线操作上容易变形,两相大电流电感器端子平面度不平整。本技术电感器针对此问题,通过研究验证,设计一种新型结构的电感器,来解决这些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大电流电感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大电流电感器,该电感器包括上磁芯、下磁芯、电极,所述上磁芯、下磁芯上各设置有两条电极槽,所述上磁芯、下磁芯有电极槽的面贴合,贴合后构成一个方体,上下的两个电极槽形成一个方形的通孔,所述电极的两个平行电极脚置于电极槽内,其两边端部分别露出于上磁芯、下磁芯外部,所述电极为一个整体,呈U字型,其两个平行电极脚方向与上磁芯、下磁芯的电极槽之间的中柱平行,该两个电极脚作为有效电极脚用,所述电极的相对于两个有效电极脚的另一端,设置有平行于两个有效电极脚方向上的第三电极脚,作为器件在PCB板加固电极脚。进一步的,所述上磁芯、下磁芯贴合后构成的方体为长方体或正方体。进一步的,所述上磁芯、下磁芯上的电极槽也可以设置成2组,在电极槽上放置2组电极,2组电极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地放置在电极槽内。进一步的,所述上磁芯、下磁芯由屏蔽软磁材料制作而成,上磁芯、下磁芯之间贴合面可通过直接研磨做气隙,也可通过胶纸垫片或环氧树脂胶水做气隙。进一步的,所述电极的方形脚柱、方形柱的端部露出于上磁芯或下磁芯的端面。进一步的,所述电极的方形脚柱、方形柱的端部离上磁芯或下磁芯的端面距离0.10 mm以上。进一步的,所述方形脚柱与方形柱之间的距离长度为上磁芯或下磁芯电极槽的长度。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廉,薄型化,高可靠,成品良品率高。本技术包括上磁芯、下磁芯、电极,通过电极脚延展方向与中柱平行,中柱磨气隙控制电感量的设计,合理运用了磁路空间,解决传统大电流电感器因结构限制的高度问题,满足客户需要;并且电极的合理设计使电极在成型后运输、产线操作上不容易变形,有效解决传统的两相大电流电感器端子平面度不平整的问题,节约客户PCB板焊盘的设计面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大电流电感器爆炸I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大电流电感器爆炸2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大电流电感器组装I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大电流电感器组装2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的大电流电感器爆炸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的大电流电感器组装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的大电流电感器电极方向相反爆炸图。图8为图7的组装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的大电流电感器电极方向相同爆炸图。图10为图9的组装图。图11本技术实施例4中的大电流电感器磁芯厚度相同爆炸图。图12为图11的组装图。附图中标记:上磁芯1、电极2、下磁芯3、第二上磁芯4、第二电极5、第二下磁芯6、第三上磁芯7、第三电极8、第三下磁芯9、第四上磁芯10、第四电极11、第四下磁芯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实施例1:如图1?4,本技术大电流电感器,该电感器包括上磁芯1、下磁芯3、电极2,所述上磁芯1、下磁芯3呈相同对称的E形状磁芯,各设置有两条电极槽,所述上磁芯1、下磁芯3有电极槽的面贴合,贴合后构成一个方体,上下的两个电极槽形成一个方形的通孔,所述电极2的两个平行电极片置于电极槽内。在本实施例1中,上磁芯I与下磁芯3的大小一致,如图3?4,两个磁芯贴合后,构成长方体。所述上磁芯1、下磁芯3由屏蔽软磁材料制作而成,上磁芯1、下磁芯3之间贴合面可通过直接研磨做气隙,也可通过胶纸垫片或环氧树脂胶水做气隙。实施例2:如图5?6,第二上磁芯4呈I型状,第二下磁芯6呈E型,第二下磁芯6的厚度大于第二上磁芯4,中间的电极槽放置第二电极5,两个磁芯贴合后,构成长方体。所述第二上磁芯4、第二下磁芯6由屏蔽软磁材料制作而成,第二上磁芯4、第二下磁芯6之间贴合面可通过直接研磨做气隙,也可通过胶纸垫片或环氧树脂胶水做气隙。实施例3:如图7?10,第三上磁芯7、第三下磁芯9上的电极槽设置成2组,在电极槽上放置2组第三电极8,2组第三电极8的方向相反放置在电极槽内。所述第三上磁芯7、第三下磁芯9由屏蔽软磁材料制作而成,第三上磁芯7、第三下磁芯9之间贴合面可通过直接研磨做气隙,也可通过胶纸垫片或环氧树脂胶水做气隙。实施例4:如图11?12,第四上磁芯10、第四电极11、第四下磁芯12,构成大电流电感器,所述第四上磁芯10、第四下磁芯12的厚度相同。所述第四上磁芯10、第四下磁芯12由屏蔽软磁材料制作而成,第四上磁芯10、第四下磁芯12之间贴合面可通过直接研磨做气隙,也可通过胶纸垫片或环氧树脂胶水做气隙。本技术结构、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廉,薄型化,高可靠,成品良品率高。本技术包括上磁芯、下磁芯、电极,通过电极脚延展方向与中柱平行,中柱磨气隙控制电感量的设计,合理运用了磁路空间,解决传统大电流电感器因结构限制的高度问题,满足客户需要;并且电极的合理设计使电极在成型后运输、产线操作上不容易变形,有效解决传统的两相大电流电感器端子平面度不平整的问题,节约客户PCB板焊盘的设计面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大电流电感器,其特征在于:该电感器包括上磁芯(I)、下磁芯(3)、电极(2),所述上磁芯(I)、下磁芯(3)上各设置有两条电极槽,所述上磁芯(I)、下磁芯(3)有电极槽的面贴合,贴合后构成一个方体,上下的两个电极槽形成一个方形的通孔,所述电极(2)的两个平行电极脚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大电流电感器,其特征在于:该电感器包括上磁芯(1)、下磁芯(3)、电极(2),所述上磁芯(1)、下磁芯(3)上各设置有两条电极槽,所述上磁芯(1)、下磁芯(3)有电极槽的面贴合,贴合后构成一个方体,上下的两个电极槽形成一个方形的通孔,所述电极(2)的两个平行电极脚置于电极槽内,其两边端部分别露出于上磁芯(1)、下磁芯(3)外部,所述电极(2)为一个整体,呈U字型,其两个平行电极脚方向与上磁芯(1)、下磁芯(3)的电极槽之间的中柱平行,该两个电极脚作为有效电极脚用,所述电极(2)的相对于两个有效电极脚的另一端,设置有平行于两个有效电极脚方向上的第三电极脚,作为器件在PCB板加固电极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晋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