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新型子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2435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3 0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新型子口结构,包括轮胎本体,胎面设置有花纹块和沟槽,胎冠至胎圈部位为胎侧,其特征在于,胎侧自轮胎断面水平轴以下至轮辋轮缘在轮胎上的对应线之间设置有坡状突起,坡状突起沿胎侧起点沿光滑曲线状轮廓逐渐升高,胎体帘布层外侧的钢丝包布宽度为110~150mm。高支撑性胎侧为整个轮胎提供更高的支撑性能,使轮胎的负荷能力提高20%。相同使用条件下由子口病象造成的轮胎退赔率降低10%,并且可用于矿山自卸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新型子口结构,其特征为:轮胎子口结构采用全新材料分布,通过加宽钢丝子口包布提高其在胎圈内外反包高度,为了保证胎体反包与钢丝包布之间的差级,相应提高胎体反包高度,同时,在钢丝包布内外端点处分别加贴尼龙包布,提高子口部位的强度和支撑性能。加大三角胶硬胶,避免使用压痕造成子口部位早期损坏。配合轮胎胎侧全新轮廓,主要为自轮胎水平轴以下逐渐过渡凸起至轮辋轮缘装配线以上对应线,对应线以下至胎踵部位曲线与轮辋装配线适应。该技术有利于提高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子口强度和支撑性,杜绝轮胎使用过程中轮辋轮缘碰撞变形、漏气,提高轮胎的负荷能力和使用寿命。
技术介绍
无内胎轮胎相比有内胎轮胎,具有生热低、耐刺扎、安全性能高等优点。但受轮辋轮缘偏低,对轮胎子口支撑性能低,且轮辋轮缘在使用过程中受碰撞变形,造成轮辋与轮胎子口瞬间脱离,引起轮胎损坏,影响无内胎轮胎负荷能力及在恶劣路况下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无内胎轮胎轮辋轮缘低,对轮胎支撑性能低,且轮辋轮缘在使用过程中受碰撞变形,造成轮辋与轮胎子口瞬间脱离,引起轮胎损坏的问题,实现载重无内胎轮胎在工程车上装配替代有内胎轮胎,实现自卸车使用轮胎的升级换代。本技术涉及一种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新型子口结构,包括轮胎本体,胎面设置有花纹块和沟槽,胎冠至胎圈部位为胎侧,胎侧自轮胎断面水平轴以下至轮辋轮缘在轮胎上的对应线之间设置有坡状突起,坡状突起沿胎侧起点沿光滑曲线状轮廓逐渐升高,胎体帘布层外侧的钢丝包布宽度为110 ?150mm。所述轮胎的胎体宽度为820?830mmo所述钢丝包布内端点加贴有一层尼龙包布。所述钢丝包布外端点加贴有两层有差级的尼龙包布。轮胎胎侧自轮胎断面水平轴以下逐渐过渡凸起至轮辋轮缘在轮胎上的对应线以上,凸起高度为O?20mm。自轮胎水平轴以下逐渐过渡凸起至轮辋轮缘装配线以上对应线与轮辋轮缘装配线距离为O?20mm。轮辋轮缘装配线以下至胎踵部位曲线与轮辋装配线相适应。所述轮胎胎内起点端点的高度为30?40mm。这种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高支撑性胎侧为整个轮胎提供更高的支撑性能,使轮胎的负荷能力提高20%。相同使用条件下由子口病象造成的轮胎退赔率降低10%,并且可用于矿山自卸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轮胎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胎侧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胎侧示意图;图中:1、胎侧,2、钢丝包布,3、尼龙包布,4、胎体帘布,5、胎圈填充胶硬胶、6、胎侧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一种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新型子口结构,它的主要特点集中在轮胎子口部位材料分布及轮胎胎侧自轮胎断面水平轴以下逐渐过渡向轮胎外侧凸起至轮辋轮缘在轮胎对应线之上,该技术有利于提高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子口支撑性,杜绝轮胎使用过程中轮辋轮缘碰撞变形、漏气,提高轮胎的负荷能力和使用寿命。主要特点如下:1、增加钢丝包布宽度(尺寸或与相应连接部件间的位置关系等详细描述)150mm(普通100以内),提高其内外端点高度,避开应力应变能集中区域,增加子口部位的支撑性能。2、增加胎体宽度(尺寸或与相应连接部件间的位置关系等详细描述)820-830mm(普通800),保证其与加宽的钢丝包布保持合理差级,差级在0_50mm。端点位于胎侧凸起部位对应胎里位置,在轮胎使用过程中,有效降低变形引起的剪切生热,避免轮胎出现子口问题。3、钢丝包布内端点加贴一层尼龙包布,减少端点剪切生热,同时有效避免子口内裂的出现。4、钢丝包布外端点加贴两层有差级的尼龙包布,增加子口部位的强度。5、加大胎圈填充胶硬胶的面积(尺寸或与相应连接部件间的位置关系等详细描述),减小子口部位变形,避免使用压痕造成早期损坏。6、为了配合新型材料分布设计,轮胎胎侧自轮胎断面水平轴以下逐渐过渡凸起至轮辋轮缘在轮胎上的对应线以上,凸起高度为0-20mm。自轮胎水平轴以下逐渐过渡凸起至轮辋轮缘装配线以上对应线与轮辋轮缘装配线距离为0-20mm。轮辋轮缘装配线以下至胎踵部位曲线与轮辋装配线适应。在胎侧凸起处增加胎侧填充胶体积,使增强的胎圈与柔软的胎侧之间有一个适宜的刚性过渡,防止应力集中,避免子口部位变形大引起生热高,造成胎圈部位脱层等问题的出现。胎内起点端点高度30-40_7、通过有限元仿真模拟分析,该设计有效降低轮胎胎圈部位应变能,使该部位生热低,有效避免早期损坏。【主权项】1.一种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新型子口结构,包括轮胎本体,胎面设置有花纹块和沟槽,胎冠至胎圈部位为胎侧,其特征在于,胎侧自轮胎断面水平轴以下至轮辋轮缘在轮胎上的对应线之间设置有坡状突起,坡状突起沿胎侧起点沿光滑曲线状轮廓逐渐升高,胎体帘布层外侧的钢丝包布宽度为110?150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新型子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的胎体宽度为820?830mmo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新型子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包布内端点加贴有一层尼龙包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新型子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包布外端点加贴有两层有差级的尼龙包布。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新型子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轮胎胎侧自轮胎断面水平轴以下逐渐过渡凸起至轮辋轮缘在轮胎上的对应线以上,凸起高度为O?20mm。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新型子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自轮胎水平轴以下逐渐过渡凸起至轮辋轮缘装配线以上,对应线与轮辋轮缘装配线距离为O?20mmo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新型子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轮辋轮缘装配线以下至胎踵部位曲线与轮辋装配线相适应。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新型子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属轮胎胎内起点端点的高度为30?40m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新型子口结构,包括轮胎本体,胎面设置有花纹块和沟槽,胎冠至胎圈部位为胎侧,其特征在于,胎侧自轮胎断面水平轴以下至轮辋轮缘在轮胎上的对应线之间设置有坡状突起,坡状突起沿胎侧起点沿光滑曲线状轮廓逐渐升高,胎体帘布层外侧的钢丝包布宽度为110~150mm。高支撑性胎侧为整个轮胎提供更高的支撑性能,使轮胎的负荷能力提高20%。相同使用条件下由子口病象造成的轮胎退赔率降低10%,并且可用于矿山自卸车。【IPC分类】B60C15/04【公开号】CN205220229【申请号】CN201520718182【专利技术人】戚顺青, 宫金荣, 赵翔, 刘晓芬 【申请人】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申请日】2015年9月1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新型子口结构,包括轮胎本体,胎面设置有花纹块和沟槽,胎冠至胎圈部位为胎侧,其特征在于,胎侧自轮胎断面水平轴以下至轮辋轮缘在轮胎上的对应线之间设置有坡状突起,坡状突起沿胎侧起点沿光滑曲线状轮廓逐渐升高,胎体帘布层外侧的钢丝包布宽度为110~15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顺青宫金荣赵翔刘晓芬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