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压帽及应用该抗压帽的车辆防撞设备的吸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2056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3 0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压帽,包括锥状的帽体;所述帽体为中空结构,其各面上均设有防护层,且帽体外径大的一端端面为平面。所述防护层为镀锌层或堆焊的镍合金层。所述帽体的锥度值为75±5°。所述帽体的壁厚为3-4.5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保证装配后的吸能装置整体的吸能效果,在其内部设置加强结构,保证抗压帽在受冲击时不会先于吸能管损坏,确保吸能装置的吸能缓冲效果,有效保证车辆安全。

Pressure resistant cap and energy absorbing device of vehicle anti-collis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ressure resistant cap, which comprises a conical cap body, wherein the cap body is a hollow structure, and a protective layer is arranged on each surface. The protective layer is a galvanized layer or a nickel alloy layer welded. The taper value of the cap body is 75 + / - 5 degrees. The wall thickness of the cap body is 3-4.5mm.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ensure the assembly after the energy absorbing device of the whole energy absorption effect, strengthened in their internal structure, ensure the compressive cap under impact will not precede the energy absorbing tube damage, ensure the energy absorbing effect of energy absorption buffer device,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载防撞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抗压帽及应用该抗压帽的车辆防撞设备的吸能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诞生给人类生活带来种种方便,同时造成交通事故不断增加,车祸也给人类带来很多阴影,司乘人员在出行的时候渴望人车得到更多保护。车辆在以较高速行驶撞击前方障碍物时,车辆会受到很大的冲量,产生较大的阻碍加速度使得车辆由高速瞬间降至静止,原本较大的动能几乎全部转化成车辆的内能,使得车辆受到严重的破坏和变形,导致驾驶舱内人员的伤亡。因此在车辆设计中,通常采用在车辆前部安装一吸收这些能量的吸能盒。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吸能盒其结构强度不高,没有合理的布排加强劲,吸能效果不佳,尤其是对于载重量较大的危化品运输车辆来说,在受到撞击时不能很好地吸收能量,效果甚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抗压帽及应用该抗压帽的车辆防撞设备的吸能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抗压帽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吸能装置整体的吸能效果差的缺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抗压帽,包括锥状的帽体;所述帽体为中空结构,其各面上均设有防护层,且帽体外径大的一端端面为平面。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层为镀锌层或堆焊的镍合金层。进一步的,所述帽体的锥度值为75±5°。进一步的,所述帽体的壁厚为3-4.5mm。进一步的,所述帽体采用Q235钢或Q236钢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帽体内壁设有加强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结构为垂直所述帽体轴向设置的加强板。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结构为横截面呈“十”字形的支撑件。一种车辆防撞设备的吸能装置,包括上述抗压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抗压帽及应用该抗压帽的车辆防撞设备的吸能装置具有以下优势:结构设计合理,保证装配后的吸能装置整体的吸能效果,在其内部设置加强结构,保证抗压帽在受冲击时不会先于吸能管损坏,确保吸能装置的吸能缓冲效果,有效保证车辆安全。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设有加强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设有支撑件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设有折边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帽体;2-加强板;3-支撑件;4-折边。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抗压帽,如图1至4所示,包括锥状的帽体1;所述帽体1为中空结构,其各面上均设有防护层,且帽体1外径大的一端端面为平面。需要说明的是,采用圆锥状的帽体1,与采用诸如矩形等形状的结构相比,其结构稳定性好,更能满足碰撞时对吸能管的压缩要求。其中,所述防护层为镀锌层或堆焊的镍合金层,有效防止帽体生锈,并且增加帽体1表面的摩擦系数,以确保该抗压帽在碰撞过程中,对吸能管进行有效的压缩。其中,所述帽体1的锥度值为75±5°,该锥度值在碰撞过程中,对吸能管施力最佳,使得吸能管的溃缩按照预定的方式进行,能充分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减少碰撞冲击带来的损害。其中,所述帽体1的壁厚为3-4.5mm,帽体1一般采用Q235钢或Q236钢,可以是锻压成型。在确保有足够强度,满足吸能装置中的结构强度要求,又不会过多的增加重量,以保证防碰撞整体设备质量在合理范围内。其中,所述帽体1内壁设有加强结构。可以是垂直所述帽体轴向设置的加强板2,也可以是横截面呈“十”字形的支撑件3。这样,就在尽量减小帽体1壁厚,进而在减小了帽体1重量的情况下,又可以通过加强结构保证足够的强度,满足需要。一种车辆防撞设备的吸能装置,包括上述抗压帽。另外,为了方便与吸能管等部件连接,可以在帽体1外径大的一端设有折边4,该折边垂直于帽体1轴向,其外端面为平面,可以使得撞击载荷合理的分配在该帽体的端面上。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保证装配后的吸能装置整体的吸能效果,在其内部设置加强结构,保证抗压帽在受冲击时不会先于吸能管损坏,确保吸能装置的吸能缓冲效果,有效保证车辆安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压帽,其特征在于:包括锥状的帽体;所述帽体为中空结构,其各面上均设有防护层,且帽体外径大的一端端面为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压帽,其特征在于:包括锥状的帽体;所述帽体为中空结构,其各面上均设有防护层,且帽体外径大的一端端面为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为镀锌层或堆焊的镍合金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的锥度值为75±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的壁厚为3-4.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扬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华安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