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摩托车的可变车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18648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23:50
本专利公开了用于摩托车的可变车座,包括依次铰接的前车座、中车座和后车座,且铰接处设有固定装置,前车座、中车座和后车座的底端均设有高度调节机构,后车座的后部设有可收折的靠背,靠背与后车座之间铰接,靠背的底部设有支撑装置。本专利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根据人体差异进行调整高度和舒适度的用于摩托车可变车座。

Variable saddle for motorcycle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variable for motorcycle, including front seat, car seat and rear seat are hinged, and the joint is provided with a fixing device, front seat, car seat and rear seat bottom end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height adjusting mechanism, the rear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foldable backrest hinged between the backrest and the back seat. The backrest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seat which can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the human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摩托车的可变车座
技术介绍
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摩托车分为街车,公路赛摩托车,越野摩托车,巡航车,旅行车等。摩托车的车座通常固定于摩托车的上部,为了增加摩托车车座的舒适性,通常车座均由软质的填充物填充,且根据人体体型设计。但是,由于人体的体型有差异,因此,摩托车的车座通常无法满足大多数人的舒适感,另外,摩托车的车座高度通常是固定的,根据型号而定,而之所以现有的摩托车车座固定,是由于摩托车在运行的过程中震动较大,而高度调节通常是利用高度调节杆来调节,因此,无法支撑人体的重量,通常会出现不牢固的现象,因此急需一种可根据人体差异进行调整高度和舒适度的摩托车车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根据人体差异进行调整高度和舒适度的用于摩托车可变车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摩托车的可变车座,包括依次铰接的前车座、中车座和后车座,且铰接处设有固定装置,前车座、中车座和后车座的底端均设有高度调节机构,后车座的后部设有可收折的靠背,靠背与后车座之间铰接,靠背的底部设有支撑装置。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用于摩托车的可变车座,将原有的整体式摩托车车座本体更改为由依次铰接的前车座、中车座和后车座组成,可根据人体的体位变化调整前车座、中车座和后车座之间的角度关系,从而提高人体舒适性体验;固定装置起固定铰接处调整后的状态的作用。高度调节机构可在整体上调节前车座、中车座和后车座的高度,从而适应于不同人体体型的需求。靠背用于人体后背的支撑力,并根据需要调节靠背与后车座之间的角度,提高舒适度。支撑装置其支撑作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可根据人体的需要调节前车座、中车座和后车座之间的角度并固定,且可根据需要调节高度,另外,还可用靠背支撑人体背部,由此来根据人体的差异性调节摩托车车座,满足人体的高度需求和舒适性体验。进一步,所述的前车座、中车座和后车座的铰接方式为枢接,且枢接孔的内壁设有螺纹,固定装置为螺栓,螺栓穿过枢接孔。枢接是最简单的连接方式,枢接孔内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栓,由于螺栓的连接方式相比销轴的连接方式更稳固,因此,更好地固定调节后的角度。进一步,所述的前车座、中车座和后车座之间的枢接件之间为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即在相邻枢接件之间采用球铰接,从而限定前车座、中车座和后车座的枢接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便于螺栓插入固定。进一步,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前车座、中车座和后车座底部的多个横向设置的凸轮条,凸轮条的一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扳手。多个凸轮条可根据扳手的角度变化而转动,从而改变凸轮条的竖向的高度,进而调节前车座、中车座和后车座的高度,而多个凸轮条同时使得高度变化,在摩托车运行的过程中,即使震动较大,也仅能使少量的凸轮条发生位移变化,并不影响整体的高度变化,从而稳定调节后的高度。进一步,所述的凸轮条的横断面呈长方形,且长方形的转角处为弧形过度。跟怒长方形的长度和宽度在竖向的高度差异不同调节高度,且长方形的底面接触面积大,更稳定。进一步,还包括有垫板,垫板的上部设有横向设有的凹槽,凹槽的两侧设有凸台,所述的凸轮条与凹槽转动连接。垫板上的凹槽与凸轮条转动连接,使得凸轮条在凹槽内转动,长方形的凸轮条可根据转角处的圆滑过渡转动,凸台则用于调节后的底部放置,平整、稳定更牢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摩托车的可变车座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中:前车座1、中车座2、后车座3、枢接件4、凸轮条5、扳手6、垫板7、凹槽8、凸台9、靠背10、支撑杆11。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用于摩托车的可变车座,包括依次枢接的前车座1、中车座2和后车座3,枢接孔的内壁设有螺纹,固定装置为螺栓,螺栓穿过枢接孔,前车座1、中车座2和后车座3之间的枢接件4之间为球铰接,且球铰接与枢接孔的内螺纹线之间设有间隙,避免螺栓穿过时接触铰接球;前车座1、中车座2和后车座3的底端均设有高度调节机构,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前车座1、中车座2和后车座3底部的多个横向设置的凸轮条5,凸轮条5的横断面呈长方形,且长方形的转角处为弧形过度,凸轮条5的一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扳手6,还包括有垫板7,垫板7的上部设有横向设有的凹槽8,凹槽8的两侧设有凸台9,所述的凸轮条5与凹槽8转动连接,后车座3的后部设有可收折的靠背10,可收折的靠背10由相铰接的条形板组成,靠背10与后车座3之间铰接,靠背10的底部设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与靠背10的条形板可折叠连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调节舒适度时,拔出螺栓,根据人体的需求围绕枢接件4转动前车座1、中车座2和后车座3之间的角度,将前车座1和后车座3相对调节高点,而中车座2相对前高后低即可,然后将螺栓插入枢接孔中并旋进,在插入的过程中,球铰接一直保证前车座1、中车座2和后车座3相连接,从而调节出与人体体型相匹配的座形;调节高度时,扳动扳手6,扳手6使得长方形的凸轮条5在凹槽8内转动,直至长方形的凸轮条5的的高度方向为竖向时,凸轮条5的短边转动至凹槽8的凸台9时,即使前车座1、中车座2和后车座3的位置升高,高度调节完毕;需要靠背10时,将条形板的靠背10展开,用支撑杆11支撑即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摩托车的可变车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铰接的前车座、中车座和后车座,且铰接处设有固定装置,前车座、中车座和后车座的底端均设有高度调节机构,后车座的后部设有可收折的靠背,靠背与后车座之间铰接,靠背的底部设有支撑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摩托车的可变车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铰接的前车座、中车座和后车座,且铰接处设有固定装置,前车座、中车座和后车座的底端均设有高度调节机构,后车座的后部设有可收折的靠背,靠背与后车座之间铰接,靠背的底部设有支撑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可变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车座、中车座和后车座的铰接方式为枢接,且枢接孔的内壁设有螺纹,固定装置为螺栓,螺栓穿过枢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可变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车座、中车座和后车座之间的枢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腾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