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车辆用逆变器的薄膜电容器模块。其薄膜电容器模块,包括:多个薄膜电容器单位元件,在被一对金属化薄膜缠绕的形状下,在其两端面形成P极电极与N极电极;P极母线,紧固于在所述多个薄膜电容器单位元件的一侧端面形成的所述P极电极;N极母线,紧固于在所述多个薄膜电容器单位元件的另一侧端面形成的所述N极电极;上侧散热片,形成在所述P极母线上;及下侧散热片,形成在所述N极母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薄膜电容器模块,更详细地说涉及使用为车辆用逆变器的DC-母线电容器的薄膜电容器模块。
技术介绍
最近,正在急速开发利用电来行驶的电动汽车的技术。电动汽车包括:产生旋转力的电机;将电源提供给电机的电池;用于控制电机的旋转数的逆变器;将为了电力储存于电池的充电器;及用于产生车辆用12V电源的低DC逆变器。上述零部件的特征为起到按照目的变换电能的形态的作用,将交流电源变换为直流、将低电压直流变换为高电压直流,或以相反的形态将高电压直流变换为低电压直流。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电压纹波能够给周边的电器元件带来坏影响,为了削弱这种影响,会使用直流母线电容器(LINK CAPACITOR),而作为DC-母线电容器正在广泛使用薄膜电容器。其薄膜电容器为不仅在工业方面也是在逆变器系统领域广泛使用的零部件,在控制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的逆变器中,将薄膜电容器使用为直流输入端,用于去除直流母线电压(DC link voltage)的脉动电压(ripple voltage),并根据平滑及切换操作吸收产生的高频纹波电流。但是,因为高频纹波电流(high-frequency ripple current),薄膜电容器会在使用中发热,这使薄膜电容器的内部温度上升导致缩短寿命,最终会降低整个逆变器系统的性能。为了改善上述问题,现有的薄膜电容器具有如图1所示的冷却构造。具体地说,将上下配置的两个薄膜电容器单位元件124构成一组,来构成一个薄膜电容器元件模块126。这时,由(+ )、(_)极母线(bus bar) 125连接上下两个薄膜电容器单位元件124的两端来构成一个薄膜电容器元件模块126。如上所述在组装由两个单位元件124构成的薄膜电容器元件模块126之后,组装成多个组来构成具有必要容量的薄膜电容器,并由隔壁122区划的外壳121的各个收纳空间123收纳所需个数的薄膜电容器元件模块126。在这里,所述外壳121由导热性好且散热性能好的诸如铝的金属材料制作,并且由将其内部空间区划成多个收纳空间123的多个隔壁122间隔固定距离形成一体。在如上所述构造的外壳121内部空间中被隔壁122区划的各个收纳空间123收纳由母线125组装的薄膜电容器元件模块126,之后以在外壳121的各个收纳空间123收容的元件模块126之间注入环氧树脂之后进行硬化,以其硬化方法在外壳121的内部空间成型元件模块126。如此可在外壳121内部空间绝缘及固定各个薄膜电容器单位元件124。之后,为了覆盖外壳121的内部空间的上面,将(+)极的主线板127A与(_)极的主线板127B熔化或焊接(钎焊)于外壳121的上面,这时由插入于两个主线板127A、128B之间的绝缘纸128绝缘两个主线板127A、128B。各个主线板127A、128B作为铜合金(copper alloy)材质的导电板(conductiveplate ),使相同极的母线125与主线板127A、127B相互接触,而以介入绝缘材料(未图示)的状态绝缘各个主线板与不同极的母线125。如上所述若将主线板127A、128B覆盖外壳121上面,则完成薄膜电容器模块120的组装。以上现有技术的薄膜电容器为,为了通过外壳121向散热板(未图示)传达产生的热来进行散热,通过散热板的冷却销(未图示)在内部直接接收薄膜电容器元件模块的热并向外部排出的冷却构造,具有更加优秀的冷却性能的同时能够延长电容器的寿命及确保逆变器性能稳定,其中所述散热板通过外壳121的隔壁122内部空间插入到薄膜电容器元件模块126之间。但是,这种现有技术的薄膜电容器的构造,因为在用于导热的金属材料的外壳121的内部空间形成隔壁122,因此具有整体重量及体积变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减少整体重量及体积,提供无需用于导热的金属材料的外壳与隔壁构造也能够提高冷却性能的薄膜电容器模块。(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的车辆用逆变器的薄膜电容器模块,作为在车辆用逆变器使用为DC-母线电容器的薄膜电容器模块,包括:多个薄膜电容器单位元件,在被一对金属化薄膜缠绕的形状下,在其两端面形成P极电极与N极电极;P极母线,紧固于在所述多个薄膜电容器单位元件的一侧端面形成的所述P极电极;N极母线,紧固于在所述多个薄膜电容器单位元件的另一侧端面形成的所述N极电极;上侧散热片,形成在所述P极母线上;及下侧散热片,形成在所述N极母线上。(技术的效果)根据本技术,由在薄膜电容器单位元件的上、下部紧固母线(busbar)的构造来进行固定,因此无需用于导热的金属材料的外壳及充填环氧树脂等,因此可减少成本、整体重量及体积,并且将组装工序简单化,进而可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生产性。【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说明现有的薄膜电容器模块的构造与制造过程的图面。图2是立体地示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辆用逆变器的薄膜电容器模块的构造的立体图。图3是沿着图2的剖面线A-A’切割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上所述,现有的薄膜电容器模块中,在其内部空间形成隔壁,而被其隔壁区分的外壳的各个收纳空间收纳薄膜电容器单位元件,并且为了固定并绝缘在各个收纳空间收纳的单位元件而装饰了环氧树脂,但是这种构造因为在外壳内部空间形成的隔壁构造,存在增加重量及体积的缺点。因此,为了减少电容器的体积与重量,提出了无需具有导热性的金属材料的外壳与隔壁构造的设计,也能够提高冷却性能的双面冷却方式的电容器模块。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记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图2是立体地示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辆用逆变器的薄膜电容器模块的构造的立体图。图3是沿着图2的剖面线A-A’切割的剖面图。参照图2及图3,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辆用逆变器的薄膜电容器模块包括多个薄膜电容器单位元件110、P极母线120、N极母线130、绝缘纸140及散热片(heat sink)150-l、150-2o多个薄膜电容器单位元件110可分别构成为,将一对金属化薄膜卷曲,并在其两端面形成电极。金属化薄膜(metalized films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电容器模块,作为在车辆用逆变器使用为DC‑母线电容器的薄膜电容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薄膜电容器单位元件,在被一对金属化薄膜缠绕的形状下,在其两端面形成P极电极与N极电极;P极母线,紧固于在所述多个薄膜电容器单位元件的一侧端面形成的所述P极电极;N极母线,紧固于在所述多个薄膜电容器单位元件的另一侧端面形成的所述N极电极;上侧散热片,形成在所述P极母线上;及下侧散热片,形成在所述N极母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成宇,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