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科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给药器主体、设置在给药器主体内部且两端均为开口的给药孔、设置在给药孔内的测量板和调节杆,所述的测量板侧壁与给药孔内壁相抵设置且测量板滑动设置在给药孔内,所述的调节杆一端与测量板连接,调节杆另一端伸出给药孔并通过固定支架与给药器主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对不同计量的药物进行测量,使用方便,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内科用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内科病人的用药必须严格遵照医师规定的计量进行使用,使患者快速康复,药物的种类包括颗粒、粉剂和液体等,而用药计量的准备工作一般通过对应计量的器皿进行测量,用药准备完毕后,再将药物倒入患者的杯中,再兑水饮用,此过程中的器皿是定量的,当患者的用药包括多种且不同计量时,用药计量的测量很困难,造成用药不精准,而且用药测量工作费时费力,不方便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科用给药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对不同计量的药物进行测量,使用方便,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内科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给药器主体、设置在给药器主体内部且两端均为开口的给药孔、设置在给药孔内的测量板和调节杆,所述的测量板侧壁与给药孔内壁相抵设置且测量板滑动设置在给药孔内,所述的调节杆一端与测量板连接,调节杆另一端伸出给药孔并通过固定支架与给药器主体连接。所述的给药器主体的侧壁上设有观察孔,观察孔两端分别靠近给药器主体的顶端和底端设置,观察孔一侧设有与其匹配的计量刻度表。所述的测量板包括了测量板主体和设置在测量板主体外侧的密封圈,测量板主体通过密封圈与给药孔内壁相抵设置。所述的固定支架包括连接段和固定段,连接段底端与给药器主体连接固定,连接段顶端与固定段连接固定,固定段位于给药孔上方,固定段内开设有与调节杆匹配的通孔,通孔的轴心线方向与给药孔的轴心线方向相同,所述的调节杆穿过该通孔设置。所述的调节杆于给药孔外侧的端部设有一定位块。进一步地,还包括了一夹片,夹片设置的给药器主体外侧的中下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对不同计量的药物进行测量,使用方便,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I给药器主体、2计量刻度表、3观察孔、4安装台、5夹片、6连接段、7固定段、8调节杆、9定位块、10给药孔、11测量板主体、12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根据附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科用给药装置,包括给药器主体1、设置在给药器主体I内部且两端均为开口的给药孔10、设置在给药孔10内的测量板和调节杆8,所述的测量板侧壁与给药孔10内壁相抵设置且测量板滑动设置在给药孔10内,所述的调节杆8—端与测量板连接,调节杆8另一端伸出给药孔10并通过固定支架与给药器主体I连接;该结构中,通过给药孔10内的测量板可以对给药孔10进行封堵,使给药孔10内盛放定量的药物,测量板的滑动通过调节杆8在给药孔10外侧控制,通过调节杆8控制测量板的位置。所述的给药器主体I的侧壁上设有观察孔3,观察孔3两端分别靠近给药器主体I的顶端和底端设置,观察孔3—侧设有与其匹配的计量刻度表2,通过观察孔3可以直观看到给药孔10内的药物盛放情况,通过对应的计量刻度表2可以对测量板的位置进行设置,同时根据药物盛放情况查看是否足量。所述的测量板包括了测量板主体11和设置在测量板主体11外侧的密封圈12,测量板主体11通过密封圈12与给药孔10内壁相抵设置,使测量板主体11在滑动过程中保持与给药孔1内壁的密闭连接,防止药物渗透测量板与给药孔1内壁之间的空隙,影响药物计量的精准性。所述的固定支架包括连接段6和固定段7,连接段6底端与给药器主体I连接固定,连接段6顶端与固定段7连接固定,固定段7位于给药孔10上方,固定段7内开设有与调节杆8匹配的通孔,通孔的轴心线方向与给药孔10的轴心线方向相同,所述的调节杆8穿过该通孔设置,使调节杆8外侧端部进行固定,而且调节杆8只能在垂直方向上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测量板滑动,防止测量板倾斜。所述的调节杆8于给药孔10外侧的端部设有一定位块9,定位块9用于限制调节杆8的活动,防止其漏出固定段7的通孔。进一步地,还包括了一夹片5,夹片5设置的给药器主体I外侧的中下部,用于固定在杯子的侧壁上,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给药器主体I为圆柱状结构,给药器主体I外侧还设有固定夹片5的安装台4。该装置在使用时,给药器主体I通过夹片5固定在患者的杯子侧壁上,然后通过调节杆8对照计量刻度表2固定测量板的位置,然后对给药孔10内加药,通过观察孔3观察药物是否足量,加药完成后,通过调节杆8控制测量板,使测量板漏出给药孔10底部的开口,使药物通过给药孔10底部的开口进入患者的杯子,然后在杯子内加入适量的温水即可服用,操作方便,效率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内科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给药器主体、设置在给药器主体内部且两端均为开口的给药孔、设置在给药孔内的测量板和调节杆,所述的测量板侧壁与给药孔内壁相抵设置且测量板滑动设置在给药孔内,所述的调节杆一端与测量板连接,调节杆另一端伸出给药孔并通过固定支架与给药器主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科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给药器主体的侧壁上设有观察孔,观察孔两端分别靠近给药器主体的顶端和底端设置,观察孔一侧设有与其匹配的计量刻度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科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板包括了测量板主体和设置在测量板主体外侧的密封圈,测量板主体通过密封圈与给药孔内壁相抵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科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架包括连接段和固定段,连接段底端与给药器主体连接固定,连接段顶端与固定段连接固定,固定段位于给药孔上方,固定段内开设有与调节杆匹配的通孔,通孔的轴心线方向与给药孔的轴心线方向相同,所述的调节杆穿过该通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科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杆于给药孔外侧的端部设有一定位块。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科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了一夹片,夹片设置的给药器主体外侧的中下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内科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给药器主体、设置在给药器主体内部且两端均为开口的给药孔、设置在给药孔内的测量板和调节杆,所述的测量板侧壁与给药孔内壁相抵设置且测量板滑动设置在给药孔内,所述的调节杆一端与测量板连接,调节杆另一端伸出给药孔并通过固定支架与给药器主体连接;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对不同计量的药物进行测量,使用方便,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IPC分类】A61J7/04【公开号】CN205215750【申请号】CN201521102953【专利技术人】台卫卫 【申请人】台卫卫【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申请日】2015年12月1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科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给药器主体、设置在给药器主体内部且两端均为开口的给药孔、设置在给药孔内的测量板和调节杆,所述的测量板侧壁与给药孔内壁相抵设置且测量板滑动设置在给药孔内,所述的调节杆一端与测量板连接,调节杆另一端伸出给药孔并通过固定支架与给药器主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台卫卫,
申请(专利权)人:台卫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