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灸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1293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灸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底壁,侧壁以及连接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的弧形壁,所述底壁的内表面上设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包括设在前端的向外突出的圆弧部,所述突起部和圆弧部内填充有混合粉末或颗粒材料,所述混合粉末或颗粒材料包括中药、磁石、托玛琳中的至少2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罐体上的突起部能产生热感刺激,刺激强度适宜,长时间使用不容易起泡,治疗时操作方便,把罐体翻过来让罐底突起部接触到穴位或者痛点,再把罐体翻过去扣在皮肤表面即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罐体采用医用硅胶制成,寿命长,不易损坏,降低了使用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突起部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圆形的凸起,在治疗的同时可以起到按摩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保健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灸罐
技术介绍
针灸是针刺和灸疗的合称,常用的灸疗是用艾点燃后灸患处或穴位,而天灸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其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泡的治疗方法,常用的天灸是冬病夏治中的三伏天天灸疗法。传统天灸的治疗保健效果虽然显著,但存在使用不方便、易发泡形成皮损、成本高等缺点。而天灸罐兼具天灸和拔罐疗法的优点,又克服了其中的不足,是把针灸疗法推广到每个家庭,达到人人健康较为理想的工具。天灸罐是将天灸疗法的中药有效成分提炼出来后,混合在医用硅胶中制成拔罐器,拔在相应部位药物缓慢释放,具有天灸和拔罐疗法的双重作用的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灸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底壁,侧壁以及连接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的弧形壁,所述底壁的内表面上设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包括设在前端的向外突出的圆弧部,所述突起部和圆弧部内填充有混合粉末或颗粒材料,所述混合粉末或颗粒材料包括中药、磁石、托玛琳中的至少2种。进一步,所述罐体,所述突起部由医用娃胶制成。进一步,所述中药包括细辛,白芥子,桂枝,生姜,元胡,甘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进一步,所述突起部的高度低于所述罐体的罐口设置,所述突起部的高度与所述罐体的高度之比为2:3。进一步,所述突起部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圆形的弹性的凸起。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罐体上的突起部能产生热感刺激,刺激强度适宜,长时间使用不容易起泡,治疗时操作方便,把罐体翻过来让罐底突起部接触到穴位或者痛点,再把罐体翻过去扣在皮肤表面即可;本技术的罐体采用医用硅胶制成,寿命长,不易损坏,降低了使用成本;本技术突起部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圆形的凸起,在治疗的同时可以起到按摩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不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图3的剖视图。图中:1.罐体、11.底壁、12.弧形壁、13.侧壁、2.突起部、3.圆弧部、4.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灸罐,包括罐体I,所述罐体I包括底壁11,侧壁13以及连接所述底壁11和所述侧壁13的弧形壁12,所述底壁11的内表面上设有突起部2,所述突起部2包括设在前端的向外突出的圆弧部3,所述突起部2和圆弧部3内填充有混合粉末或颗粒材料,所述混合粉末或颗粒材料包括中药、磁石、托玛琳中的至少2种,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其中,所述罐体I,所述突起部2由医用硅胶制成,寿命长,不易损坏,降低了使用成本。本技术中,所述中药包括细辛,白芥子,桂枝,生姜,元胡,甘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其中,细辛治疗散寒祛风,温肺化饮;白芥子可以通络止痛,温肺豁痰利气;桂枝主要治疗风寒表证,寒湿痹痛;生姜主要可以开胃健脾,促进食欲,驱寒暖身;元胡主要用于治疗全身各部气滞血瘀之痛;甘遂主治水肿胀满,留饮,结胸等。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突起部2的高度低于所述罐体I的罐口设置,所述突起部2的高度与所述罐体I的高度之比为2:3。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突起部2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圆形的弹性的凸起4,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以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本技术的灸罐治疗时操作方便,把罐体翻过来让罐底突起部接触到穴位或者痛点,再把罐体翻过去扣在皮肤表面即可,取罐时直接拔下或按压周边皮肤让空气进入罐内。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灸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I),所述罐体(I)包括底壁(11),侧壁(13)以及连接所述底壁(11)和所述侧壁(13)的弧形壁(12),所述底壁(11)的内表面上设有突起部(2),所述突起部(2)包括设在前端的向外突出的圆弧部(3),所述突起部(2)和圆弧部(3)内填充有混合粉末或颗粒材料,所述混合粉末或颗粒材料包括中药、磁石、托玛琳中的至少2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灸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I),所述突起部(2)由医用娃胶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灸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包括细辛,白芥子,桂枝,生姜,元胡,甘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灸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2)的高度低于所述罐体(I)的罐口设置,所述突起部(2)的高度与所述罐体(I)的高度之比为2: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灸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2)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圆形的弹性的凸起(4)。【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灸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底壁,侧壁以及连接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的弧形壁,所述底壁的内表面上设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包括设在前端的向外突出的圆弧部,所述突起部和圆弧部内填充有混合粉末或颗粒材料,所述混合粉末或颗粒材料包括中药、磁石、托玛琳中的至少2种。本技术罐体上的突起部能产生热感刺激,刺激强度适宜,长时间使用不容易起泡,治疗时操作方便,把罐体翻过来让罐底突起部接触到穴位或者痛点,再把罐体翻过去扣在皮肤表面即可;本技术的罐体采用医用硅胶制成,寿命长,不易损坏,降低了使用成本;本技术突起部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圆形的凸起,在治疗的同时可以起到按摩作用。【IPC分类】A61H39/04, A61H39/06【公开号】CN205215702【申请号】CN201520873561【专利技术人】吴正刚 【申请人】天津市中健国康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申请日】2015年11月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灸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包括底壁(11),侧壁(13)以及连接所述底壁(11)和所述侧壁(13)的弧形壁(12),所述底壁(11)的内表面上设有突起部(2),所述突起部(2)包括设在前端的向外突出的圆弧部(3),所述突起部(2)和圆弧部(3)内填充有混合粉末或颗粒材料,所述混合粉末或颗粒材料包括中药、磁石、托玛琳中的至少2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正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中健国康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