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藻培养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1242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藻培养收集装置,涉及微藻培养系统领域。一种微藻培养收集装置,包括微藻培养池和微藻沉聚收集池,所述微藻沉聚收集池位于微藻培养池下方,所述微藻培养池与微藻沉聚收集池连通,所述微藻培养池外一端设置藻种罐,微藻培养池外另一端设置絮凝剂罐,微藻培养池内设置潜水灯,微藻培养池与微藻沉聚收集池为一体结构,两者中间设置过滤装置,微藻培养池和微藻沉聚收集池内均设置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顶部设置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在微藻培养池内部,微藻沉聚收集池底端设置收集管,微藻培养池和微藻沉聚收集池均为水泥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可以提高微藻培养效率,占地面积小,装置的安全性能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微藻培养领域,具体是一种微藻培养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微藻是一类在陆地、海洋分布广泛,营养丰富的植物,微藻细胞通过高效的光合作用,吸收CO2转换为脂肪或淀粉等碳水化合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放出O2,是一种光合利用度很高的自养植物,细胞代谢产生的多糖、蛋白质、色素等在食品、医药、基因工程、液体燃料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因此,微藻已成为生物能源研究领域新兴的热点之一,微藻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是现有的微藻培养收集装置,在进行微藻培养的时候还存在一些问题:1、现有的微藻培养装置中微藻培养池和微藻沉聚收集池是分离的,装置占地面积大,结构复杂。2、现有的微藻培养装置收集微藻比较麻烦,收集效率低下,专业的收集设备又比较复杂,而且在收集过程中容易对培养液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微藻培养收集装置,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能够节省空间,在微藻的收集过程中不会对培养液产生污染。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微藻培养收集装置,包括微藻培养池和微藻沉聚收集池,所述微藻沉聚收集池位于微藻培养池下方,所述微藻培养池与微藻沉聚收集池连通,所述微藻培养池外一端设置藻种罐,所述藻种罐内设置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上设置双向水栗,所述第一水管与微藻培养池连通,所述微藻培养池外另一端设置絮凝剂罐,所述絮凝剂罐内设置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上设置单向水栗,所述第二水管与微藻沉聚收集池连通,所述微藻培养池内设置潜水灯,所述微藻培养池和微藻沉聚收集池中间设置过滤装置。所述微藻培养池和微藻沉聚收集池内均设置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顶部设置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在微藻培养池内部。所述微藻沉聚收集池的横截面积从上向下逐渐缩小,呈倒圆台状。所述微藻沉聚收集池底端设置收集管。所述微藻培养池和微藻沉聚收集池均为水泥池。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所述微藻培养池与微藻沉聚收集池连通,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使用效率高,利用絮凝剂收集微藻能够提高收集效率。2、单向水栗和双向水栗的设置,过滤装置的使用不会使絮凝剂对微藻培养池产生污染。3、微藻培养池和微藻沉聚收集池均为水泥池,能够保证装置的坚固程度,提高装置安全性能。【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微藻培养池;2、藻种罐;3、第一水管;4、双向水栗;5、絮凝剂罐;6、第二水管;7、单向水栗;8、微藻沉聚收集池;9、潜水灯;10、过滤装置;11、搅拌叶片;12、连接板;13、收集管。【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一种微藻培养收集装置,包括微藻培养池I和微藻沉聚收集池8,所述微藻沉聚收集池8位于微藻培养池I下方,所述微藻培养池I与微藻沉聚收集池8连通,所述微藻培养池I外一端设置藻种罐2,所述藻种罐2内设置第一水管3,所述第一水管3上设置双向水栗4,所述第一水管3与微藻培养池I连通,所述微藻培养池I外另一端设置絮凝剂罐5,所述絮凝剂罐5内设置第二水管6,所述第二水管6上设置单向水栗7,所述第二水管6与微藻沉聚收集池8连通,所述微藻培养池I内设置潜水灯9,可以提供均匀的光照条件,有利于微藻的快速生长。所述微藻培养池I与微藻沉聚收集池8为一体结构,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使用效率高。所述微藻培养池I与微藻沉聚收集池8中间设置过滤装置10。单向水栗7和双向水栗4的设置,过滤装置10的使用不会使絮凝剂对培养池产生污染。进一步的,所述微藻培养池I和微藻沉聚收集池8内均设置搅拌叶片11,所述搅拌叶片11顶部设置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固定在微藻培养池I内部。有利于微藻的流动,增加培养池内空气,提高微藻培养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微藻沉聚收集池8的横截面积从上向下逐渐缩小,呈倒圆台状。有利于微藻沉聚收集池8内的微藻沉降,且微藻沉淀池的开口越小越有利于微藻的收集。进一步的,所述微藻沉聚收集池8底端设置收集管13。通过收集管13收集微藻沉聚收集池8内的微藻,能够实现微藻的连续培养。进一步的,所述微藻培养池I和微藻沉聚收集池8均为水泥池,能够保证装置的坚固程度,提高装置安全性能。实施例1:—种微藻培养收集装置,包括微藻培养池I和微藻沉聚收集池8,所述微藻沉聚收集池8位于微藻培养池I下方,所述微藻培养池I与微藻沉聚收集池8连通,所述微藻培养池I外一端设置藻种罐2,所述藻种罐2内设置第一水管3,所述第一水管3上设置双向水栗4,所述第一水管3与微藻培养池I连通,所述微藻培养池I外另一端设置絮凝剂罐5,所述絮凝剂罐5内设置第二水管6,所述第二水管6上设置单向水栗7,所述第二水管6与微藻沉聚收集池8连通,所述微藻培养池I内设置潜水灯9,可以提供均匀的光照条件,有利于微藻的快速生长。所述微藻培养池I与微藻沉聚收集池8为一体结构,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使用效率高。所述微藻培养池I与微藻沉聚收集池8中间设置过滤装置10。单向水栗7和双向水栗4的设置,过滤装置10的使用不会使絮凝剂对培养池产生污染。所述微藻培养池I和微藻沉聚收集池8内均设置搅拌叶片11,所述搅拌叶片11顶部设置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固定在微藻培养池I内部。搅拌叶片有利于微藻的流动,增加培养池内空气,提高微藻培养效率。所述微藻沉聚收集池8的横截面积从上向下逐渐缩小,呈倒圆台状。这有利于微藻沉聚收集池8内的微藻沉降,且微藻沉淀池的开口越小越有利于微藻的收集。所述微藻沉聚收集池8底端设置收集管13。当微藻达到一定浓度时,一小部分回收到藻种罐2,剩下的通过收集管13回收,直至装置放空,放入新的培养液,实现微藻的连续培养。所述微藻培养池I和微藻沉聚收集池8均为水泥池,能够保证装置的坚固程度,提高装置安全性能。【主权项】1.一种微藻培养收集装置,包括微藻培养池(I)和微藻沉聚收集池(8),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沉聚收集池(8)位于微藻培养池(I)下方,所述微藻培养池(I)与微藻沉聚收集池(8)连通,所述微藻培养池(I)外一端设置藻种罐(2),所述藻种罐(2)内设置第一水管(3),所述第一水管(3)上设置双向水栗(4),所述第一水管(3)与微藻培养池(I)连通,所述微藻培养池(I)外另一端设置絮凝剂罐(5),所述絮凝剂罐(5)内设置第二水管(6),所述第二水管(6)上设置单向水栗(7),所述第二水管(6)与微藻沉聚收集池(8)连通,所述微藻培养池(I)内设置潜水灯(9),所述微藻培养池(I)与微藻沉聚收集池(8)中间设置过滤装置(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藻培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培养池(I)和微藻沉聚收集池(8)内均设置搅拌叶片(11),所述搅拌叶片(11)顶部设置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固定在微藻培养池(I)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藻培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沉聚收集池(8)的横截面积从上向下逐渐缩小,呈倒圆台状。4.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藻培养收集装置,包括微藻培养池(1)和微藻沉聚收集池(8),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沉聚收集池(8)位于微藻培养池(1)下方,所述微藻培养池(1)与微藻沉聚收集池(8)连通,所述微藻培养池(1)外一端设置藻种罐(2),所述藻种罐(2)内设置第一水管(3),所述第一水管(3)上设置双向水泵(4),所述第一水管(3)与微藻培养池(1)连通,所述微藻培养池(1)外另一端设置絮凝剂罐(5),所述絮凝剂罐(5)内设置第二水管(6),所述第二水管(6)上设置单向水泵(7),所述第二水管(6)与微藻沉聚收集池(8)连通,所述微藻培养池(1)内设置潜水灯(9),所述微藻培养池(1)与微藻沉聚收集池(8)中间设置过滤装置(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婷冉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