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寇直珍专利>正文

贮液高位放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0833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贮液高位放液装置,主要用于罐或槽储存腐蚀性液体向外输送的一种装置。其特点是用一根主液管(1)设置在罐体(5)内外两侧,在跨越罐体(5)顶部的主液管(1)上设有控制小孔(3)和引动管(2),并都与主液管(1)连通。用一种溶剂介质注入引动管(2),并同时控制小孔(3)的启闭状态进行排空、引动。从而实现贮液高位放液,解决传统的贮罐、贮槽低位放液长期存在的跑、冒、滴、漏。提高罐或槽的使用寿命。实现无泄漏、无污染放液。(*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贮液高位放液装置,主要用于储存腐蚀性液体从贮罐或贮槽内向外输送的一种装置。适用于冶金、石化、机械、轻访等工业。传统的贮罐、贮槽放液,通常是用低位阀门放出。由于贮罐内储存的腐蚀性液体,在重力场作用下,长期存在跑、冒、滴、漏。给使用、检修带来不便。既造成资源浪费,又污染了环境。此外有一种简易的软管高位虹吸式。常用于实验室、药剂等小型场合的溶液放出。使用效果虽好,但不能适应工业性生产需要。对于用量大、腐蚀性液体的输放,实施难度大、操作可靠性、安全性差。本技术的任务是设计一种贮液高位放液装置,解决储存腐蚀性液体时,长期低位放液存在的跑、冒、滴、漏,改传统的贮罐、贮槽底部开孔放液为顶部向外输液。从而提高贮罐、贮槽的使用寿命。达到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目的。其解决方案是用一根主液管(1)设置在罐体(5)内外两侧。内侧的主液管(1)连接有底阀(4)伸入罐(5)内。外侧主液管(1)的出口端有一个较低的位置。在跨越罐体(5)顶部的主液管(1),作成一定形状,并在它上面设有接头控制小孔(3)和引动管(2)均与主液管(1)相通。见附附图说明图1。本装置中,引动管(2)是用于输液前向主液管(1)内灌注引动介质,并配合控制小孔(3)的开和闭二个状态的控制,实现主液管(1)内的排空、引动作用。就能在短时间里使罐(5)内的贮液顺利地流经主液管(1)向外输送。控制小孔(3)不但具有上述作用,而且还具有破坏主液管(1)内的真空,随时都能控制输液的停止。本技术装置与现有的输液、放液方法相比具有选材易、投资少、制作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检修易、周期长;无泄漏、无污染、安全可靠。有明显的效果,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实施例附图1,在灌注引动介质的引动管(2)的进口端可安装手动或电动控制阀,并与引动介质源相连接。控制小孔(3)用一根软管连接,即为毛细管控制。可进行较远距离控制小孔(3)的开闭状态,就能实现贮液的高位放液。实施例附图2、图3,在主液管(1)的出口端连接一个阀门(6),另将控制小孔和引动管合为一根管子(9),用带有密封垫(7)的螺纹盖(8)与管子(9)螺纹密封连接,具有打开易、关闭严的作用。即可实现一次性灌注引动介质,用出口阀(6)就能控制输送液体的目的。权利要求一种贮液高位放液装置,特别适用于贮罐、贮槽储存有腐蚀性液体的放出,它的主体主液管(1)设置在跨越罐体(5)的内外两侧,内侧的主液管(1)连接有底阀(4)伸入罐(5)内,外侧的主液管(1)的出口有一个较低的位置,其特征在于跨越罐体(5)顶部的主液管(1)上,设有接头控制小孔(3)和引动管(2),并都与主液管(1)相连通。专利摘要贮液高位放液装置,主要用于罐或槽储存腐蚀性液体向外输送的一种装置。其特点是用一根主液管(1)设置在罐体(5)内外两侧,在跨越罐体(5)顶部的主液管(1)上设有控制小孔(3)和引动管(2),并都与主液管(1)连通。用一种溶剂介质注入引动管(2),并同时控制小孔(3)的启闭状态进行排空、引动。从而实现贮液高位放液,解决传统的贮罐、贮槽低位放液长期存在的跑、冒、滴、漏。提高罐或槽的使用寿命。实现无泄漏、无污染放液。文档编号B67D99/00GK2080509SQ9021718公开日1991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1990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1990年7月28日专利技术者寇直珍 申请人:寇直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贮液高位放液装置,特别适用于贮罐、贮槽储存有腐蚀性液体的放出,它的主体主液管(1)设置在跨越罐体(5)的内外两侧,内侧的主液管(1)连接有底阀(4)伸入罐(5)内,外侧的主液管(1)的出口有一个较低的位置,其特征在于跨越罐体(5)顶部的主液管(1)上,设有接头控制小孔(3)和引动管(2),并都与主液管(1)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直珍
申请(专利权)人:寇直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