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遮线盖的机箱,在设有物理接口的机箱一侧连接有遮线盖,所述遮线盖包括用于遮挡机箱侧部的遮挡结构部,所述遮挡结构部的两侧设有连接翼,所述连接翼与机箱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遮线盖可以转动,既实现了理线,也达到了保护连接线的目的,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通讯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带遮线盖的机箱。
技术介绍
电子、通信机箱属于电子控制仪器的一种规格,其设定的目的在于统一仪器的外形尺寸和方便快速组装抽换和维护。机箱提供空间给电源、主机板、各种扩展板卡、软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等储存设备,并通过机箱内部的支撑、支架、各种螺丝或卡子夹子等连接件将以上各种零配件牢固固定在机箱内部,形成一个集约型的整体。机箱的外壳保护着板卡、电源及储存设备,能防压、防冲击、防尘,并且还能施展防电磁干扰、辐射的功能,起屏蔽电磁辐射的作用。机箱由于要和外界进行通信,因此通常在机箱的侧面设置多个物理接口,物理接口通过连接线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由于机箱使用的环境因素不同,如灰尘、搬运或使用中的偶然碰撞等,连接线容易被触及使得接触出现松动,物理接口与连接线的接头处容易堆积尘土,长久使用容易导致接触不良,使得机箱在使用过程中缺乏安全性、可靠性。目前出现了使用塑料线槽来实现理线的方法,在机箱的外部配置通用塑料线槽,连接线通过塑料线槽实现走线,但是这些通用塑料线槽外置在机箱外面,且与机箱为不同材质,缺乏整体性,塑料线槽需要单独使用多个螺钉来固定,操作麻烦,而且塑料线槽不能解决接头处容易被触及的问题。此外,在机箱内预留一定的固定空间用来理线,虽然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这种方法占用了机箱的空间,使得机箱难以做到小巧、美观,设备安装以及接线时需要拆装改版,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保护连接线且防止积尘的带遮线盖的机箱。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种带遮线盖的机箱,在设有物理接口的机箱一侧连接有遮线盖,所述遮线盖包括用于遮挡机箱侧部的遮挡结构部,所述遮挡结构部的两侧设有连接翼,所述连接翼与机箱活动连接。遮挡结构部与要实现遮挡的机箱侧部大小相适应,使得遮挡结构部可以实现对引出的连接线的遮挡保护,避免连接线被触及以及积尘积土的问题;遮挡结构部通过连接翼与机箱活动连接,使得遮线盖可实现转动,方便理线时候的操作而无需进行拆装。所述遮挡结构部包括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所述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相互垂直,使得遮线盖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遮挡板与设有物理接口的侧面相对垂直,第二遮挡板则与之相对平行,所述第一遮挡板的两侧与连接翼相连。通常来说,这些通信、电子机箱都为方形结构,通过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的相配合,可以使得机箱的一体性更强。设备接线时,翻起遮线盖,以方便进行接线操作。设备没有完全安装完成时,或者日后需要经常接线、维护,则将遮线盖旋转至闭合状态即可,即旋转至遮挡连接线即可,日后再次操作时,翻起遮线盖,方便快捷。所述遮挡结构部还包括有第三遮挡板,所述第三遮挡板与第二遮挡板连接,且两者相互垂直。第三遮挡板的设置使得第二遮挡板与第三遮挡板之间形成一钩状结构,对连接线有一种固定走线的效果,使得连接线排布更为整齐。所述遮线盖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遮挡板与机箱的上表面相接触。遮线盖旋转至闭合时,为防止遮线盖旋转过度,故需要将第一遮挡板设置为与机箱上表面相接触,机箱上表面阻碍第一遮挡板继续旋转,起限位的作用。所述连接翼上设有旋转轴钉,且机箱侧面设有与旋转轴钉相配合的旋转定位孔。在安装的时候,用力张开连接翼,使得连接翼上的旋转轴钉对正并滑入箱体侧面的旋转定位孔内,使得遮挡结构部通过连接翼实现转动,即活动连接。遮线盖可用钢板制造,也可以用其它材料制造,使得制备的遮线盖具备弹性,以连接翼可以张开为标准。旋转轴钉不能太长,以便旋转轴钉能够滑入旋转定位孔。所述连接翼上还设有锁定螺钉,所述机箱侧面则设有与锁定螺钉相配合的螺孔。当设备接线完成后,或不需要对设备频繁接线更换时,可利用锁定螺钉来锁定遮线盖,以免发生意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遮线盖能实现对机箱连接线的良好遮挡保护,使得连接线不会被意外触碰,同时防止积尘的发生影响接触性能,使得机箱一体性更强;遮线盖采用卡式安装,可以实现翻转,设备安装、接线很方便,且拆装容易。【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遮线盖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3为遮线盖翻起状态示意图;其中,1、机箱;11、旋转定位孔;12、螺孔;2、遮线盖;21、第一遮挡板;22、第二遮挡板;23、第三遮挡板;3、连接翼;31、旋转轴钉;32、锁定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带遮线盖的机箱,在设有物理接口的机箱I 一侧连接有遮线盖2,所述遮线盖2包括与机箱I侧部大小相适应的遮挡结构部,所述遮挡结构部的两侧设有连接翼3,所述连接翼3上设有旋转轴钉31和锁定螺钉32,且机箱I侧面分别设有与旋转轴钉31和锁定螺钉32相配合的旋转定位孔11和螺孔12。具体为,所述遮挡结构部包括第一遮挡板21和第二遮挡板22,所述第一遮挡板21和第二遮挡板22相互垂直,使得遮线盖2处于闭合状态时,如图2所示,第一遮挡板21与设有物理接口的侧面相对垂直,第二遮挡板22则与之相对平行,第一遮挡板21的两侧与连接翼3相连,且其与机箱的上表面接触,还包括有第三遮挡板23,所述第三遮挡板23与第二遮挡板22垂直连接。如图2和3所示,遮线盖2可以实现闭合和翻起状态,从而达到既能保护连接线,也能方便接线工作。【主权项】1.一种带遮线盖的机箱,其特征在于,在设有物理接口的机箱一侧连接有遮线盖,所述遮线盖包括用于遮挡机箱侧部的遮挡结构部,所述遮挡结构部的两侧设有连接翼,所述连接翼与机箱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遮线盖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结构部包括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所述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相互垂直,使得遮线盖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遮挡板与设有物理接口的侧面相对垂直,第二遮挡板则与之相对平行,所述第一遮挡板的两侧与连接翼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遮线盖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结构部还包括有第三遮挡板,所述第三遮挡板与第二遮挡板连接,且两者相互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遮线盖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线盖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遮挡板与机箱的上表面相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遮线盖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翼上设有旋转轴钉,且机箱侧面设有与旋转轴钉相配合的旋转定位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遮线盖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翼上还设有锁定螺钉,所述机箱侧面则设有与锁定螺钉相配合的螺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遮线盖的机箱,在设有物理接口的机箱一侧连接有遮线盖,所述遮线盖包括用于遮挡机箱侧部的遮挡结构部,所述遮挡结构部的两侧设有连接翼,所述连接翼与机箱活动连接。本技术中的遮线盖可以转动,既实现了理线,也达到了保护连接线的目的,结构简单,拆装方便。【IPC分类】G06F1/18【公开号】CN205229916【申请号】CN201520756076【专利技术人】吴均寿, 丘春森, 程晓鹏, 刘双广 【申请人】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申请日】2015年9月2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遮线盖的机箱,其特征在于,在设有物理接口的机箱一侧连接有遮线盖,所述遮线盖包括用于遮挡机箱侧部的遮挡结构部,所述遮挡结构部的两侧设有连接翼,所述连接翼与机箱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均寿,丘春森,程晓鹏,刘双广,
申请(专利权)人: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