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对小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0114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内部二氧化碳筒的啤酒小桶,所述二氧化碳筒可从外部分接,维持恒压的降压机构连接到二氧化碳筒上,在小桶的上边缘上还设置有龙头。依照本发明专利技术,龙头在其端部与一上升管路连接;龙头包括外管,一内管可滑动地布置在所述外管中,而所述外管密封保持在小桶护套中;上升管路终止在外管的端部接头,所述内管包括突起部,当龙头处于推入状态时,所述突起部关闭上升管路。在内管的头部有一个出口,在前面有一个带有柱塞的按钮,所述柱塞连接于朝向内管的头部变窄的锥形部,所述锥形部位于与内管相连的圆锥体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明涉及一种啤酒小桶,特别是一种带有牢固安装的龙头的小的容器,即所谓的派对小桶。这种小桶早就是已知的,例如可参见我们自己以前的号码为198 35 569的专利。
技术介绍
这种小桶使用设置在底部的龙头,所述龙头可滑入小桶的内部,这样,小桶必须站立在框架上,或者邻近桌面的一边,以便要盛装的玻璃杯可以搁在下面。这很不方便。这些小桶的另一个缺点是,在内部二氧化碳压力降低到完全不能流动之后,必须排空它们。因而,如果不立即排空小桶,小桶的容纳物会分别跑气或者遭受细菌污染。在US 6745922 B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分配饮料、特别是啤酒的容器,其包括在它的内部的气体压力容器,所述气体压力容器永久地使容器内部保持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的压力水平上。独立于该压力单元,设置了一个与上升管路连接的龙头,所述龙头通过向下压缩弹簧,打开阀以便经由上升管路传送饮料至龙头。龙头必须分开设置,即,这样再次使用时可以清洁龙头,否则细菌会在上面沉积、孳生。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创造这样的一种小桶,在这种小桶中,可以在小桶护套表面的上边缘上设置龙头,以便能够在小桶底部的高度之上盛满玻璃杯,并且在该小桶中,确保保持二氧化碳的过压,避免小桶的容纳物接触外界空气,并且将龙头结合到小桶中。利用带有内部二氧化碳筒的啤酒小桶来解决这个问题,所述内部二氧化碳筒从外部分接(tapped),维持恒定压力的降压机构连接到所述内部二氧化碳筒上,而且,在小桶的上边缘设置一龙头,所述龙头在其端部与一上升管路连接,所述龙头包括一外管,一内管可滑动地布置在所述外管中,而外管密封保持在小桶护套中。上升管路终止在外管的端部接头,所述内管包括突起部,当龙头在推入状态时,所述突起部关闭上升管路,在内管的头部有一出口,在前面有一带有柱塞的按钮,所述柱塞与朝向内管的头部变窄的锥形部相连接,锥形部位于与内管连接的圆锥体中。优选的构造体现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除了在顶部设置龙头以及避免与空气接触的事实以外,本技术方案的其他具体好处如下所述。在分接二氧化碳筒后,或者在外界温度下,小桶的容纳物处于相应高的压力下。一方面,这容易地导致龙头泄漏;另一方面,啤酒只是过多起泡,以致在能够饮用之前必须长时间等待。而且,过多的泡沫对于味道有副作用。依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锥形部和与其邻接的圆锥体表面提供了一个非常大的密封表面;在锥形部的根部施加有小桶压力,并且成比例地将锥形部的根部密封至该压力,这样,将会改善拉出龙头时的密封。但是,与此同时,若柱塞工作,则锥形部被推回,并释放较长的锥形空隙。在此,轻轻地释放啤酒,龙头的出口不会产生过多的泡沫。在一种尤其简单的方式中,这里的圆锥体是推入内管的插件的一部分,由于小桶的压力施加在所述插件上,所以所述插件基本上不需要固定。在这方面,必须设置例如限制器(stop),不活动时,插件或锥形部分别终止在柱塞前的一段微小的距离。另外,柱塞设置有一密封唇部,不活动时,密封唇部靠在内管的颈部上。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密封件允许上升管路非常简单地连接到龙头上。它包括端部接头,在该端部接头中,在龙头的内部环境中突起部邻接该端部接头的护套表面,并覆盖上升管路的上端,突起部最好切有狭缝,这样,它可以弹性地被推入。借助按钮,可分别操作柱塞或锥形阀,按钮也可以是一种杠杆机构,其在朝着内部滑动圆锥体之后,又返回到它的被释放前的起动位置,例如可以是借助小桶压力的弹性支撑机构(spring-supported)。在上午(a.m.)出版的专利说明书中披露了利用橡胶按钮操作龙头的一种优选的改进,其中,还示出了在小桶的金属薄壁上的紧固。同样的紧固方式还可用于带有二氧化碳筒的高压发生器的安装。所述装置布置在小桶的深长的上底部的开口中,这样,可以从顶部分接筒;而且,由此维持了堆放性。第一实施例规定,在阀单元已经安装到盖中以及与防护用筒外壳组装在一起时,将在此处分接气体筒。在这种情况下,从筒排出的气体渗入压缩空间,同时,累积压力,以便借助阀(以减压阀的形式)来密封住该空间,直到阀单元被操作。如果需要,从外面操作阀单元,以便克服气体压力施加的力,打开上述的密封阀,这样,气体能够从压缩空间渗入压力调节空间。并设有弹簧系统,这样两个空间中的压力状况随后彼此抵消,以便在阀单元的内部将压力调节到大约1.0到1.5巴(bar)。当达到这个压力时,减压阀再次关闭。当阀单元的内部比液体容器的内部空间的压力高时,气体从阀单元逸出并进入容器的内部空间。但是,如果液体容器的内部压力高于阀单元,则止回阀将防止液体从容器的主空间渗入阀单元的压力调节空间中。可选择地,只有在需要补偿液体容器中的压力降低的时间点上,筒从外部分接才有效。在分接筒以及调节密封阀至上述的压力平衡的同时来触发阀单元更有效。在这个改进中,甚至有可能提供一种止回阀。然而,代替或者另外地,筒的分接可以通过套筒形状的内罩来进行,所述内罩的转动运动引起相连的分接点在气体筒的嘴部方向上的轴向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在阀单元的外罩中存在可转动的内罩,这样,只有当气体筒被分接时,气体才能从压力调节空间逸出;例如,因为只有在该转动运动之后,内罩的侧壁和阀单元的外罩上的孔才使得一个在另一个的顶上,以便气体能够进入容器的内部空间。依照本专利技术的阀单元可以以任意密封方式紧固在液体容器的相应的孔中。该孔最好偏心地位于液体容器的盖区域中。例如,阀单元的阀安装架的上端区域可以与排气阀塞连接,除了紧固和密封功能外,所述排气阀塞还具有触发装置,用于将一力传递给阀单元的内部,如果该排气阀塞与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结合一起使用,则所述阀单元将克服气体压力,打开上述压缩空间的密封阀。作为替代,也可以设置只在液体容器完全安装和封闭之后才能够分接依照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气体筒的装置。排气阀塞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密封区域/闭塞爪(latching claws)可使其作为一个用于依照本专利技术的阀单元的密封塞,利用该密封塞,阀单元锚固在液体容器的孔中。不利用排气阀塞,也可以借助于密封装置直接将阀单元插入液体容器的孔中。总之,当依照本专利技术的阀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安全系统时是有利的,利用该安全系统,可以降低压力调节空间中的过高的压力,并排出到外面,即排到液体容器的外界中。就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而言,该系统还可以卸载液体容器中的过压。但是,如果设置了止回阀,则不需要该系统。此外,在分接点的非常接近的地方的密封故障的情况下需要附加第二安全系统,该第二安全系统会将空间中存在的不期望的过压从空间中引出并卸载到外面。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更加详细地解释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小桶的断面,以及图2详细地示出了龙头。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所述小桶1设有二氧化碳筒2,所述二氧化碳筒2布置在小桶的内部、且在减压器3的内部。它包括如上所述的弹簧机构,弹簧机构为小桶的内部提供了一个可定义的恒压状态。如图所示,通过长钉(spike)19从上方分接二氧化碳筒2。此外,小桶的内部包括一上升管路6,所述上升管路6终止于接头9,接头9属于龙头5的一部分。该龙头由牢固地连接到所述小桶壁上的外管7和可滑动地布置在外管内的内管8构成,所述外管的端部延续到接头9。在内管8中设置了一个可自由活动的锥形部15,通过小桶1的内部压力,将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内部二氧化碳筒(2)的啤酒小桶(1),所述二氧化碳筒(2)可从外部分接,维持恒压的降压机构(3)连接到二氧化碳筒(2)上,在小桶的上边缘(4)上还设置有龙头(5),具有下列特征:    a)龙头(5)在其端部与一上升管路(6)连接;    b)龙头包括外管(7),内管(8)可滑动地布置在所述外管(7)中,而所述外管密封保持在小桶护套中;    c)上升管路(6)终止于所述外管的端部接头(9);    d)所述内管(8)包括突起部(10),当龙头(5)处于推入状态时,所述突起部(10)关闭上升管路(6);    e)在内管(8)的头部(11)中有一个出口(12),而且在前面有一个带有柱塞(14)的按钮(13);    f)所述柱塞(14)连接于朝向内管的头部(11)变窄的锥形部(15),所述锥形部位于与内管(8)相连的圆锥体(16)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京特格里特曼
申请(专利权)人:京特格里特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