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安瓿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9715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传送安瓿的装置,主要用于安瓿的灌装、封口机上配套使用。包括一个连续输送安瓿的第一输送部件,一个间歇式驱动的第二输送部件,第一输送部件为绞龙输送器,在其出口端有一个360°以内的环形槽,其槽深从绞龙的出口端外径圆滑过渡至绞龙的底径,并与绞龙的螺旋线相吻接,在第一输送部件和第二输送部件之间仅有一个中间传送部件。它结构简单,运行平稳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送安瓿(细颈针剂瓶)的装置,主要在安瓿的灌装封口机上配套使用。
技术介绍
专利号99804753.8公开了一种装置,它将安瓿从一个连续驱动的输送轮(此前一般尚需用绞龙将混乱状态的安瓿整理成有序的分离状态),送到间歇式驱动的传动齿板上。该装置采用了两套传动齿板,作为它们之间的中间传送机构,结构复杂,调试、保养、维修也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可靠的传送安瓿的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传送安瓿的装置,包括一个连续输送安瓿的第一输送部件,一个间歇式驱动的第二输送部件,所述第一输送部件为绞龙输送器,在绞龙输送器的出口端360°以内有非螺旋的环形槽,环形槽的槽深从绞龙的出口处外径圆滑过渡至绞龙的底径后与其螺旋线的底径相吻接,安瓿运行到此处被扶正并被快速推出绞龙,在第一输送部件和第二输送部件之间有将安瓿从第一输送部件传送于第二输送部件的一个中间传送部件。中间传送部件有两个直线板结构的上下对称的上齿板和下齿板。其中,上齿板的安装位置高于第二输送部件的条板形输送齿板,下齿板的安装位置低于第二输送部件的条板形输送齿板,两板的纵向中心线与第一输送部件的中心线重合,两齿板组成一个传送器一道固定在杆上,杆套装在滑块中,滑块套装在导向杆上,导向杆由轴承块支承,滑块的驱动机构为凸轮控制机构或伺服电机。该中间传送部件分别进行一个沿第一、第二输送部件输送方向的左右运动和将安瓿松开的前后运动。绞龙输送器的出口端最好在90°范围内为非螺旋的环形槽,环形槽的槽深从绞龙的出口处的外径圆滑过渡至绞龙的底径并与螺旋线底径吻接。安瓿在较短的时间内扶正并被迅速推出绞龙,完全进入由中间传动部件的控制之中。本专利技术的显著进步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工作可靠、操作维护方便。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及结构和工作原理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简化主体图。图2为图1状态下的简化俯视图。图3为绞龙的局部主视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图中1、第一输送部件2、第二输送部件3、绞龙输送器4、环形槽 5、中间传送部件6、上齿板7、下齿板 8、杆 9、滑块10、导向杆 11、轴承块 12、输送网带13、导向件 14、靠板 15、护瓶栏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一个连续输送安瓿的第一输送部件1,一个间歇式驱动的第二输送部件2,常用的第一输送部件1一般由输送网带12和绞龙、出瓶拨轮组成,绞龙将输送网带送过来的混乱状态的安瓿整理成有序分离流动状态,并将安瓿逐个地向右推进至出瓶拨轮,进而转换成连续输送部件。本专利技术采用绞龙输送器3直接将输送网带12送过来的安瓿整理成有序的连续输送部件1,省去了出瓶拨轮,结构简化。为了克服直接用绞龙输送器3作为连续输送部件出瓶不畅,碎瓶率过高的不足,在绞龙输送器3的出口端一定的范围内(360°以内,最佳为90°)为非螺旋的环形槽4,该环形槽4的槽深从绞龙的出口处外径圆滑过渡至绞龙的底径并与绞龙的螺旋线底径相吻接,这样带来两大优点1、安瓿在绞龙输送器3中随绞龙的升角而倾斜,由于环形槽升角为零,安瓿运动至此被扶正;2、由于环形槽的深度从绞龙的外径圆滑过渡至绞龙的底径并与绞龙的螺旋线相吻接,安瓿在此段运行中被平稳地迅速推出绞龙进入中间传送部件5,克服了碎瓶率高、噪音大的缺陷,突破了采用绞龙输送器3直接连续输送的技术难关。在输送网带12的右端及绞龙输送器3末端环形槽4之前还有护瓶栏板15,进入绞龙输送器3的安瓿在未送入环形槽4被扶正推出之前,在护瓶栏板15的规范下有序向前运动。间歇式驱动的第二输送部件2为条板形输送齿板,其上的凹形缺口用于容纳多组安瓿并侧向相对绞龙输送器3偏置安装,缺口之间的中心距与绞龙的螺距一致,与图2中的导向件13配合工作,该导向件13左端一直延伸至绞龙输送器3,右端延伸至出瓶部件(图中未表示出来),条板形输送齿板输送的安瓿由一个可迎着导向件13移动的靠板14固定靠在导向件13上。在第一输送部件1和第二输送部件2之间有一个中间传送部件5。如图1所示中间传送部件5仅为一件,它有两个直板结构的上、下对称的上齿板6和下齿板7,其上有一组凹形缺口,它的作用与缺口的形状、缺口之间的距离和前述的第二输送部件2的条板形输送齿板相同,其中上齿板6的安装位置高于第二输送部件2中的条板形输送齿板,下齿板7的安装位置低于第二输送部件2中的条板形输送齿板,两板的纵向中心线与第一输送部件1的绞龙的中心线重合,当第二输送部件2中的条板形输送齿板运行过程中与中间传动部件5上下对称的上齿板6、下齿板7部分重叠时,可以穿越其中而不会发生干扰,上齿板6和下齿板7组成一个传送器一道固定在杆8上,杆8套装在滑块9中(即它们之间为动配合),滑块9又套装在导杆10上,导杆10由轴承块10支承,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杆8在滑块9中与上齿板6、下齿板7一同作垂直于安瓿轴线方向的前、后运动,滑块9在导杆10上与上齿板6、下齿板7一同沿上齿板6、下齿板7的纵向中心线左右运动,实现中间传送部件5分别进行沿第一、第二输送部件输送方向的前进运动和将安瓿松开的向后返回运动,其驱动机构(图中未表示出来)可以为凸轮控制机构或伺服电机,可直接作用在滑块9上。中间传送部件由两个简化到一个,由复杂转化为简单,技术上又是一个进步。它们之间的运动及协调是这样的以一个行程、10个安瓿为一组面对齿板凹形槽的方向为例进行说明。当绞龙输送器3如图1所示方向旋转,即可实现连续输送安瓿,中间传送部件5的两齿板一组为8个凹形缺口,从绞龙输送器3的出口端起从右至左一一与进入绞龙螺旋槽的安瓿对应、靠近并同步前进,经绞龙输送器3尾端的环形槽4的作用逐个推送进入中间传送部件5的齿板凹形缺口内并沿导向件13向右传送,当齿板最后一个凹形缺口即第8个凹形缺口开始进安瓿时,间歇式驱动的第二输送部件2的条板形输送齿板已向左返回到位,中间传送部件5的齿板继续前进。第8个凹形缺口送安瓿到位时,第二输送部件2的条板形输送齿板迅速向绞龙输送器3靠近,左端10个凹形缺口正对运行中的10个安瓿,其中最左端的两个凹形缺口正对绞龙输送器3出口端中的两个安瓿,其余8个一一正对中间传送部件5齿板中的安瓿,中间传送部件5的齿板将安瓿松开的向前运动并开始一向左作空行程返回,随着第二输送部件2中的条板形输送齿板向右运动,绞龙输送器3将末端两个安瓿补送至第二输送部件2中的条板形输送齿板中,该齿板10个凹形缺口中同时容纳10个为一组的安瓿,在补送两个安瓿期内,第二输送部件2中的条板形输送齿板的运行速度与第一输送部件1和中间传送部件5同步,中间传送部件5利用绞龙输送器3补送两个安瓿的时间返回到前述起始状态,第二输送部件2的条板形输送齿板脱离绞龙输送器3后(即前面两凹形缺口补进完安瓿后)带着10个安瓿快速向右行进,与此同时,中间传送部件5的上、下对称的8个凹形缺口从右边的第一个凹形缺口起在向右行进的过程中与绞龙输送器3配合逐一完成进安瓿的期间内,第二输送部件2的条板形输送齿板完成快速向右行进和松开安瓿向左返回的全过程,如前所述,重新对正运行中的10个安瓿。松开安瓿向左返回的时间即第二输送部件2的停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送安瓿的装置,包括一个连续输送安瓿的第一输送部件(1),一个间歇式驱动的第二输送部件(2),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部件(1)为绞龙输送器(3),在绞龙输送器(3)的出口端360°以内有非螺旋的环形槽(4),其环形槽(4)的槽深从绞龙的出口处外径圆滑过渡至绞龙的底径并与绞龙的螺旋线底径相吻接,在第一输送部件(1)和第二输送部件(2)之间有将安瓿从第一输送部件(1)传送到第二输送部件(2)的一个中间传送部件(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仕虎阳年生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楚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