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保护层垫块结构,包括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均呈半球状,第一、第二垫块的顶端面上沿各自的直径方向均开设有第一通槽,第一、第二垫块的顶端面的一侧均开设有两条与第一通槽垂直且相通的第二通槽,第一垫块与第二垫块为可翻转式连接,第一垫块上设置有扣座,第二垫块上设置有与扣座相适配且位置相对的卡扣,第一、第二垫块翻转扣合后能够使卡扣卡入扣座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上述钢筋保护层垫块的安装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第二垫块的扣合过程和两者间隙的填充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确保了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缩短了施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侧面、底面尤其是倾斜面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容易保证的区域。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土木工程中体量最大的结构形式,其耐久性不足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大量的结构物远远没有达到设计使用年限便出现钢筋锈蚀、混凝土剥落等严重影响结构适用性、安全性的问题。国内外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钢筋保护层厚度偏低且离散偏大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大量理论分析均表明钢筋开始锈蚀的时间与保护层厚度的平方呈正比,假如Icm厚的保护层厚度对应的钢筋锈蚀年限是10年的话,同等质量的混凝土,2cm厚的保护层厚度对应的钢筋锈蚀年限就是40年。实体结构中保护层厚度局部过小,主要是保护层垫块数量少或者垫块绑扎不牢,没起到支撑钢筋的作用。钢筋比较密集,保护层设计厚度比较小的结构物,大多采用星形垫块,而星形垫块的现有固定方式有两类,一类是用扎丝穿过垫块中央的圆孔将垫块绑扎在钢筋上,另外一类是在垫块端部设置一个夹子(金属夹或者塑料夹),直接将垫块安装在钢筋上。上述两类固定方法,都没有解决垫块绕着钢筋旋转的问题,垫块一旦发生旋转,保护层厚度就会变小,甚至变为零。对于局部曲率半径小,钢筋间距小,层数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物,在施工现场零散固定的底板上的垫块,容易发生侧翻,固定的侧面的垫块,容易绕钢筋旋转。零散固定的垫块,如果发生了侧翻或者旋转,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往往得不到纠正,有些是无法纠正,有些是来不及纠正。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钢筋保护层垫块结构,包括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均呈半球状,第一、第二垫块的顶端面上沿各自的直径方向均开设有第一通槽,第一、第二垫块的顶端面的一侧均开设有两条与第一通槽垂直且相通的第二通槽,第一垫块上未设置第二通槽的一侧与第二垫块上未设置第二通槽的一侧为可翻转式连接,第一垫块上设置了第二通槽的一侧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扣座,第二垫块上设置了第二通槽的一侧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扣座相适配且位置相对的卡扣,第一、第二垫块翻转扣合后能够使卡扣卡入扣座内,第一、第二垫块翻转扣合后,第一、第二垫块的第一通槽配合形成能够夹持钢筋的钢筋容置槽,第一、第二垫块的第二通槽分别配合形成两条填充槽。所述第一垫块上未设置第二通槽的一侧与第二垫块上未设置第二通槽的一侧通过枢接片相连,枢接片能够沿其自身的中心线对折。所述枢接片的截面呈U型,枢接片的一端与第一垫块固连、另一端与第二垫块固连,且连接后,枢接片的顶端面分别与第一、第二垫块的顶端面平齐。所述扣座中央开设有供卡扣穿过的通口,卡扣的一端与第二垫块固连、另一端设置有弯钩。所述卡扣、扣座以及枢接片均由金属制成。所述第一通槽呈半圆柱状,第一通槽的内径大于钢筋的公称直径。所述第一、第二垫块均由砂浆制成。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如上所述的钢筋保护层垫块结构的安装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I,根据钢筋保护层垫块的布置要求,将第一垫块放置在使其第一通槽与钢筋长度方向一致的位置; 步骤2,翻转第二垫块,使其扣合在第一垫块上; 步骤3,转动安装后的第一、第二垫块,检查卡扣是否紧密的扣合在扣座上;若有松动,将卡扣一端的弯钩再折一下以保证卡扣不松扣; 步骤4,混凝土浇筑时,通过填充槽向第一、第二垫块内填充水浆泥沙至填满第一、第二垫块内的缝隙,保证两者不绕钢筋转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本专利技术中的保护层垫块不仅能够起到支撑钢筋的作用,而且第一、第二垫块扣合之后两者的位置相对固定,在混凝土浇筑时用水浆泥沙填满两者之间的空隙部位,有效地防止了垫块绕钢筋旋转,在保证了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同时,缩短了施工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垫块和/或第二垫块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枢接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卡扣与扣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扣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卡扣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第二垫块未扣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第二垫块扣合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第二垫块完全扣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通槽2、第二通槽3、枢接片4、卡扣5、扣座6、弯钩7、通口8、第一垫块9、第二垫块10、钢筋11、填充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6、图7及图8所示,一种钢筋保护层垫块结构,包括第一垫块8和第二垫块9,第一垫块8和第二垫块9均呈半球状且两者均由砂浆制成,第一、第二垫块的顶端面上沿各自的直径方向均开设有第一通槽1,第一通槽I呈半圆柱状,第一通槽I的内径大于钢筋10的公称直径,第一、第二垫块的顶端面的一侧均开设有两条与第一通槽I垂直且相通的第二通槽2。如图2、图6、图7及图8所示,第一垫块8上未设置第二通槽2的一侧与第二垫块9上未设置第二通槽2的一侧为可翻转式连接,该可翻转式连接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所述第一垫块8上未设置第二通槽2的一侧与第二垫块9上未设置第二通槽2的一侧通过枢接片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保护层垫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均呈半球状,第一、第二垫块的顶端面上沿各自的直径方向均开设有第一通槽,第一、第二垫块的顶端面的一侧均开设有两条与第一通槽垂直且相通的第二通槽,第一垫块上未设置第二通槽的一侧与第二垫块上未设置第二通槽的一侧为可翻转式连接,第一垫块上设置了第二通槽的一侧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扣座,第二垫块上设置了第二通槽的一侧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扣座相适配且位置相对的卡扣,第一、第二垫块翻转扣合后能够使卡扣卡入扣座内,第一、第二垫块翻转扣合后,第一、第二垫块的第一通槽配合形成能够夹持钢筋的钢筋容置槽,第一、第二垫块的第二通槽分别配合形成两条填充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康克瑞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