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能泵,包括电机、泵壳体、叶轮、集水器和外壳,其特征在于:集水器安装在外壳顶部,外壳的底部连接泵壳体,外壳为双层,外壳的内层内安装有电机,电机轴和安装在泵壳体内的叶轮连接,电机外壳与外壳的内层壁紧贴,外壳的双层之间形成一过流腔,集水器中央设置有进水口,其底部有与过流腔顶部连通的连接孔,在过流腔底部有连接孔连通泵壳体的进水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热能设备电机运行时产生的能耗通过发热装置将流过过流腔的液体进行加热,达到既冷却电机又能将电机热能进行回收利用的目的,同时由于在电机轴上设有热采集通道,这样就可对电机转子中间的热量进行采集使用,提高热能设备的可靠度,达到降低水泵温升、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热循环设备,特别是一种在供热系统中既可以使液体进行循环又可以对循环时产生的能耗转化成热能,进行利用。
技术介绍
热循环水泵配套常规电机,运行时电机会发热,必须配套风叶,对电机外壳进行冷却,可以预防电机温度上升(产生的热量占电机运行能耗的7%左右),烧坏电机。这样既浪费风叶能耗,又会产生噪音。因此亟待对现有的热循环水泵的构造进行改进,以实现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热循环水泵配套常规电机需要配套风叶对电机进行降温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将热循环水泵的电机热回收利用,并减去电机降温风叶的热循环水泵,它将电机在输送介质时电能耗产生的热进行利用,将所获得的热经特殊设计的发热装置(热能转化率90%左右)进行高效发热,而由于设备不需要风叶,去除了产生噪音的根源。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方式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热能泵,包括电机、泵壳体、叶轮、集水器和外壳,其特征在于:集水器安装在外壳顶部,外壳的底部连接泵壳体,外壳为双层,外壳的内层内安装有电机,电机轴和安装在泵壳体内的叶轮连接,电机外壳与外壳的内层壁紧贴,外壳的双层之间形成一过流腔,集水器中央设置有进水口,其底部有与过流腔顶部连通的连接孔,在过流腔底部有连接孔连通泵壳体的进水孔。电机的轴为中空轴在中空轴内安装有导流管,导流管位于中空轴内,在导流管位于中空轴内的顶端开设有一开口,导流管下端的开口伸出电机轴的顶端,在电机的中空轴上开设一开口,开口位于泵壳体的进水口处,开口内侧连通中空轴内。在电机轴的轴承安装座内设置有冷却腔,冷却腔上设置有机油注入管口。在过流腔内设置有若干根导流片,导流片呈螺旋状,导流片从过流腔顶部往底部延伸。导流片从过流腔顶部往底部延伸的旋转角度为245°,导流片的高度为过流腔厚度的1/7,导流片的厚度为导流片的高度的1/3。导流片的螺距从顶部呈渐增至中间又渐减到底部,即两端的螺距往中间是渐增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采用如上结构,热能设备工作时液体由集水器进入,然后通过连通孔进入到过流腔,再通过连通孔进入到汇流腔,最后由汇流腔进入到叶轮,由叶轮将液体增压后输送到使用用户,热能设备马达运行时产生的能耗通过发热装置将流过过流腔的液体进行加热,达到既冷却马达又能将马达热能进行回收利用的目的,同时由于在马达轴上设有热采集通道,这样就可对马达转子中间的热量进行采集使用,提高热能设备的可靠度,达到降低水泵温升、噪音。尤其采用了过流腔内设置导流片,大大降低了噪音,设置导流片后,其噪音和未设置相比降低60%,达到静音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种热能泵,包括电机、泵壳体、叶轮、集水器和外壳,其特征在于:集水器安装在外壳顶部,夕卜壳的底部连接泵壳体,外壳为双层,外壳的内层内安装有电机,电机轴和安装在泵壳体内的叶轮连接,电机外壳与外壳的内层壁紧贴,外壳的双层之间形成一过流腔,集水器中央设置有进水口,其底部有与过流腔顶部连通的连接孔,在过流腔底部有连接孔连通泵壳体的进水孔。电机的轴为中空轴在中空轴内安装有导流管,导流管位于中空轴内,在导流管位于中空轴内的顶端开设有一开口,导流管下端的开口伸出电机轴的顶端,在电机的中空轴上开设一开口,开口位于泵壳体的进水口处,开口内侧连通中空轴内。在电机轴的轴承安装座内设置有冷却腔(图中未画),冷却腔上设置有机油注入管口(图中未画)。在过流腔内设置有若干根导流片(图中未画),导流片呈螺旋状,导流片从过流腔顶部往底部延伸。导流片从过流腔顶部往底部延伸的旋转角度为245°,导流片的高度为过流腔厚度的1/7,导流片的厚度为导流片的高度的1/3。导流片的螺距从顶部呈渐增至中间又渐减到底部,即两端的螺距往中间是渐增的。如图1所示:电机1、泵壳体2、叶轮3、集水器4、外壳5、外壳的内层13,电机I分别和集水器4和泵壳体2连接,外壳5和内层13之间形成过流腔6,叶轮3安装在泵壳体2中,电机I的轴和叶轮3连接,在集水器3上开有连接孔7,泵壳体2和电机I间形成汇流腔8,在过流腔6和汇流腔8之间开有进水孔9,在集水器4上还开有进水管口 10,这样水源由进水管口 10进入到本专利技术的设备中,然后通过连接孔7进入到过流腔6,再通过进水孔9进入到叶轮3,由叶轮3将液体增压输送到使用用户,由于流过过流腔6的液体将内层13包围,而电机外壳与内层13壁紧贴,因此电机I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就可通过内层13对流过的液体进行加热达到热能回收利用节能的目的,同时又可对热能设备电机I进行有效冷却,由于热能设备取消了散热风扇以此保证热能设备正常工作。当电机I的电机轴采用中空设计,在电机I的电机轴开设有开口 11,在电机轴内安装有导流管12,水通过开口 11进入到电机I的轴中,从中空轴往压力小的上方流动,再从导流管12的顶部流入导流管12,最后从导流管12下端的开口流出电机轴的顶端,这样就会将电机I运行时的内部转子的热量采集带走,达到延长轴承寿命和杜绝轴承油脂融化而产生噪音。当然在一定的情况下,电机I的轴也可以不采用中空结构。可以在电机轴的轴承安装座内的冷却腔内注入机油,打开注入管口,将机油注入轴承安装座内的冷却腔。这样也可以将电机转动时,轴承产生的热通过冷却腔吸收,并传导到流过的水流中,可以降低轴承的工作温度,也可以增加所取的热。在过流腔内设置有若干根导流片(图中未画),导流片呈螺旋状,导流片从过流腔顶部往底部延伸。导流片从过流腔顶部往底部延伸的旋转角度为245°,导流片的高度为过流腔厚度的1/7,导流片的厚度为导流片的高度的1/3。在设置了导流片后,水流在通过过流腔时,运行平稳,其水流产生的噪音大大降低,在进行不同根数的导流片试验中,其噪音和未加相比降低了 50%。而采用了导流片的螺距从顶部呈渐增至中间又渐减到底部,即两端的螺距往中间是渐增的后,更加是水流平顺,其降低噪音和未加导流片相比降低了 60%。以一台常用75kw的热循环水泵为例,运行一年=75kw*860大卡热量(一度电产生的热量)*24小时*365天*90%的热量转化率=508518000大卡热量,相当于100吨煤的发热量。由此可以看到,本专利技术的实现可以大大降低能耗,实现节能减排。【主权项】1.一种热能泵,包括电机、泵壳体、叶轮、集水器和外壳,其特征在于:集水器安装在外壳顶部,外壳的底部连接泵壳体,外壳为双层,外壳的内层内安装有电机,电机轴和安装在泵壳体内的叶轮连接,电机外壳与外壳的内层壁紧贴,外壳的双层之间形成一过流腔,集水器中央设置有进水口,其底部有与过流腔顶部连通的连接孔,在过流腔底部有连接孔连通泵壳体的进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能泵,其特征在于:电机的轴为中空轴在中空轴内安装有导流管,导流管位于中空轴内,在导流管位于中空轴内的顶端开设有一开口,导流管下端的开口伸出电机轴的顶端,在电机的中空轴上开设一开口,开口位于泵壳体的进水口处,开口内侧连通中空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能泵,其特征在于:在电机轴的轴承安装座内设置有冷却腔,冷却腔上设置有机油注入管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能泵,其特征在于:在过流腔内设置有若干根导流片,导流片呈螺旋状,导流片从过流腔顶部往底部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能泵,包括电机、泵壳体、叶轮、集水器和外壳,其特征在于:集水器安装在外壳顶部,外壳的底部连接泵壳体,外壳为双层,外壳的内层内安装有电机,电机轴和安装在泵壳体内的叶轮连接,电机外壳与外壳的内层壁紧贴,外壳的双层之间形成一过流腔,集水器中央设置有进水口,其底部有与过流腔顶部连通的连接孔,在过流腔底部有连接孔连通泵壳体的进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学聪,谭红全,张敬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熊猫机械集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